打印此頁
週三,二月16 2011:22 39

骨骼和關節

評價這個項目
(1投票)

骨骼和軟骨是構成骨骼系統的特殊結締組織的一部分。 骨骼是一種不斷自我更新的活組織。 骨骼的硬度非常適合提供機械支撐功能,而軟骨的彈性則適合關節的活動能力。 軟骨和骨骼都由專門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在細胞外產生和調節物質基質。 該基質富含膠原蛋白、蛋白多醣和非膠原蛋白。 礦物質也存在於骨基質中。

骨骼的外部稱為皮質,是密質骨。 海綿狀的內部(小梁骨)充滿了造血(造血)骨髓。 骨骼的內部和外部具有不同的代謝周轉率,對晚年骨質疏鬆症有重要影響。 骨小樑的自我再生速度比密質骨快,這就是為什麼骨質疏鬆症首先出現在脊柱的椎體中,因為它們有大的小梁部分。

顱骨和其他選定部位的骨骼直接通過骨形成(膜內骨化)形成,無需經過軟骨中間階段。 四肢的長骨通過稱為軟骨內骨化的過程從軟骨發育而來。 這個過程導致長骨的正常生長,骨折的修復,以及在成年後期,導致骨關節炎的關節中獨特的新骨形成。

成骨細胞是一種骨細胞,負責合成骨中的基質成分:獨特的膠原蛋白(I 型)和蛋白多醣。 成骨細胞還合成骨的其他非膠原蛋白。 這些蛋白質中的一些可以在血清中測量以確定骨轉換率。

另一種不同的骨細胞稱為破骨細胞。 破骨細胞負責骨的再吸收。 在正常情況下,舊骨組織被吸收,同時新骨組織生成。 骨骼通過產生溶解蛋白質的酶而被吸收。 骨轉換稱為重塑,通常是吸收和形成的平衡協調過程。 重塑受身體激素和局部生長因子的影響。

可移動的(動關節)關節形成於兩塊骨頭接合在一起的地方。 關節表面設計用於承重,並適應一定範圍的運動。 關節被纖維囊包圍,囊的內表面是滑膜,分泌滑液。 關節面由透明軟骨構成,軟骨下方是堅硬(軟骨下)骨的背襯。 在關節內,韌帶、肌腱和纖維軟骨結構(某些關節中的半月板,例如膝蓋)提供關節表面之間的穩定性和緊密貼合。 這些關節成分的特化細胞合成和維持基質大分子,這些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負責維持韌帶和肌腱的拉伸強度、支持血管和滑膜細胞成分的疏鬆結締組織、粘性滑液、透明軟骨的彈性和軟骨下骨的剛性強度。 這些關節部件相互依存,它們的關係如表1所示。

表 1. 關節組件的結構-功能關係和相互依賴性。

組件

結構體

操作功能

韌帶和肌腱

緻密的纖維結締組織

防止關節過度伸展,提供穩定性和強度

滑膜

乳暈、血管和細胞

分泌滑液,溶解(吞噬)滑液中的顆粒物質

滑液

粘性流體

為關節軟骨提供營養,在關節運動時潤滑軟骨

軟骨

堅硬的透明軟骨

構成關節面,承重,彈性響應壓縮

潮標

鈣化軟骨

將關節軟骨與下面的骨骼分開

軟骨下骨

有骨髓腔的硬骨

為接合面提供支撐; 骨髓腔為軟骨基部提供營養,是具有新骨形成潛力的細胞的來源

資料來源:Hamerman 和 Taylor 1993。

骨關節疾病精選

骨質減少是用於描述 X 射線檢測到的骨質減少的通用術語。 通常在早期階段沒有症狀,它最終可能表現為骨骼變弱。 下面列出的大多數情況都會引起骨質減少,儘管發生這種情況的機制不同。 例如,過多的甲狀旁腺激素會增強骨吸收,而鈣和磷酸鹽缺乏症(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通常是由於維生素 D 不足)會導致礦化不足。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骨骼的形成和吸收之間存在不平衡。 在絕經期左右的女性中,吸收通常占主導地位,這種情況稱為 I 型骨質疏鬆症。 在高齡,再吸收會再次占主導地位並導致 II 型骨質疏鬆症。 I 型骨質疏鬆症通常影響椎體骨丟失和塌陷,而 II 型骨質疏鬆症主要是髖部骨折。

骨關節炎(OA)是某些活動關節的主要慢性疾病,其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到 80 歲時,幾乎所有人的手指關節(赫伯登氏結節)都會腫大。 這通常具有非常有限的臨床意義。 易患骨關節炎的主要負重關節是髖、膝、足和脊柱小平面。 肩部雖然不承重,但也可能出現各種關節炎變化,包括肩袖撕裂、肱骨頭半脫位和蛋白水解酶含量高的積液——這種臨床表現通常被稱為“密爾沃基肩”並與嚴重的疼痛和運動受限。 OA 的主要變化主要是軟骨退化之一,但通常在 X 射線上可以看到稱為骨贅的新骨形成。

 

上一頁

更多內容 7485 最後修改於 11 年 2011 月 08 日星期一 59:XNU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