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此頁
週一,三月28 2011 20:13

評價這個項目
(1投票)

漂白是一種多階段工藝,可提煉和提亮原紙漿。 目的是溶解(化學紙漿)或改性(機械紙漿)製漿過程中未去除的棕色木質素,同時保持紙漿纖維的完整性。 工廠通過改變漂白劑的順序、濃度和反應時間來生產定製紙漿。

每個漂白階段由其漂白劑、pH(酸度)、溫度和持續時間定義(表 1)。 在每個漂白階段之後,可以用苛性鹼洗滌紙漿,以在進入下一階段之前去除用過的漂白化學品和溶解的木質素。 在最後階段之後,紙漿被泵送通過一系列篩網和清潔器,以去除任何污染物,如污垢或塑料。 然後將其濃縮並輸送到倉庫。

表 1. 漂白劑及其使用條件

 

符號

濃度
代理人(%)

pH

一致性*
(%)

溫度
(°C)

時間(小時)

氯(Cl2)

C

2.5-8

2

3

20-60

0.5-1.5

氫氧化鈉 (NaOH)

E

1.5-4.2

11

10-12

<80

1-2

二氧化氯(ClO2)

D

~1

0-6

10-12

60-75

2-5

次氯酸鈉 (NaOCl)

H

1-2

9-11

10-12

30-50

0.5-3

氧氣(O.2)

O

1.2-1.9

7-8

25-33

90-130

0.3-1

過氧化氫(H2O2)

P

0.25

10

12

35-80

4

臭氧(O3)

Z

0.5-3.5

2-3

35-55

20-40

<0.1

酸洗(SO2)

A

4-6

1.8-5

1.5

30-50

0.25

連二亞硫酸鈉(NaS2O4)

Y

1-2

5.5-8

4-8

60-65

1-2

* 纖維在水溶液中的濃度。

從歷史上看,用於生產商品級漂白牛皮紙漿的最常見漂白順序是基於五階段 CEDED 工藝(符號定義見表 1)。 漂白的前兩個階段完成了脫木素過程,被認為是製漿的延伸。 由於對紙漿廠廢水中氯化有機物的環境問題,許多工廠用二氧化氯(ClO2) 對於一部分氯 (Cl2) 用於第一漂白階段 (CDEDED)並使用氧氣(O2) 第一次鹼提取過程中的預處理 (CDEODED)。 歐洲和北美目前的趨勢是用二氧化氯完全替代2 (例如,DEDED)或同時消除 Cl2 和二氧化氯2. 其中二氧化氯2 使用二氧化硫 (SO2) 在最後的洗滌階段作為“抗氯劑”添加以阻止 ClO2 反應和控制pH值。 新開發的無氯漂白程序(例如,OAZQP、OQPZP,其中 Q = 螯合)使用酶、O2, 臭氧 (O3), 過氧化氫 (H2O2)、過酸和螯合劑,例如乙二胺四乙酸 (EDTA)。 到 1993 年,全球有八家工廠採用了完全無氯漂白。由於這些較新的方法省去了酸性漂白步驟,因此酸洗是牛皮紙漂白初始階段的必要補充,以去除與纖維素結合的金屬。

亞硫酸鹽紙漿通常比硫酸鹽紙漿更容易漂白,因為它們的木質素含量較低。 短漂白工序(例如,CEH、DCEHD、P、HP、EPOP)可用於大多數紙張等級。 對於用於生產人造絲、玻璃紙等的溶解級亞硫酸鹽紙漿,半纖維素和木質素都被去除,需要更複雜的漂白順序(例如,C1C2ECDA)。 最後的酸洗既用於金屬控制,也用於抗氯目的。 溶解級亞硫酸鹽紙漿的廢水負荷要大得多,因為消耗瞭如此多的原木(典型產率為 50%)並且使用了更多的水。

術語 增亮 用於描述機械紙漿和其他高得率紙漿的漂白,因為它們是通過破壞髮色基團而不溶解木質素來漂白的。 增白劑包括 H2O2 和/或連二亞硫酸鈉 (NaS2O4). 歷史上,連二亞硫酸鋅 (ZnS2O4) 被普遍使用,但由於其在流出物中的毒性而被大量淘汰。 在漂白之前添加螯合劑以中和任何金屬離子,從而防止有色鹽的形成或 H 的分解2O2. 機械紙漿漂白的有效性取決於木材的種類。 木質素和提取物含量低的硬木(例如楊木和棉白楊)和軟木(例如雲杉和香脂)可以漂白到比樹脂含量更高的松樹和雪松更高的亮度水平。

 

上一頁

更多內容 8135 最後修改於 03 年 2011 月 23 日星期三 21:XNU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