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二月15 2011:18 21

案例研究:馬來西亞農藥毒性信息服務

評價這個項目
(3票)

簡介

不同於工業化國家關注的農藥危害問題,即慢性職業接觸和環境污染,農藥對許多發展中國家造成的主要威脅是急性中毒本身。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最近的一項估計顯示,每年發生嚴重中毒的人數為 3 萬,其中約有 220,000 人死亡。 更令人擔憂的是,根據對四個亞洲國家自我報告的輕微中毒的調查顯示,發展中國家每年有 25 萬農業工人面臨急性農藥中毒的危險(Jeyaratnam 1990 ).

在馬來西亞這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殺蟲劑的使用相對普遍。 僅在馬來西亞半島,就有約 1.5 萬公頃土地用於種植橡膠樹,0.6 萬公頃土地用於種植油棕樹。 近 4.3 萬人的就業與農業有關。

馬來西亞控制殺蟲劑的主要立法是 1974 年殺蟲劑法。該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註冊控制殺蟲劑的生產和進口。 控制的其他方麵包括銷售殺蟲劑的場所的許可和儲存它們以供銷售、殺蟲劑的適當標籤以及控制用於研究和教育目的的未註冊殺蟲劑的進口(Tan 等人,1992 年)。

當地農化行業進行的調查顯示,1987 年,估計有 715,000 名橡膠和油棕小農戶中的大多數使用百草枯(Shariff 1993)。 在十年期間(1979-1988),殺蟲劑佔馬來西亞 40.3 起人類中毒事件總數的 5,152%。 百草枯佔27.8%,其他除草劑佔1.7%,馬拉硫磷佔4.7%,其他有機磷佔2.1%,有機氯化合物佔2.6%,其他農藥佔1.4%。 每年,僅除草劑一項就花費了 230 億林吉特 (MYR)(Tara 等人,1989 年)。 據估計,約有 73% 的百草枯中毒是自殺性的,而意外事故佔 14%,職業接觸佔 1%(Jeyaratnam 1990)。

殺蟲劑引起的中毒案例尚未得到充分記錄。 然而,根據一些選定的研究,此類事件確實會發生。 一項調查顯示,在金馬倫高原種植蔬菜、花卉和水果的14.5名農民中,有4,531%的人中毒。 入院顯示,32.1%是意外農藥中毒,67.9%是自殺。 在水稻種植區丹絨加冷,72%的稻農在處理農藥時出現中毒症狀,而且很少戴合適的衣服、護目鏡、鞋子和呼吸面罩。 1989 年,448 名農藥工人在政府醫院接受了治療(Lee 1991)。

在以農業為主的地區進行的另一項研究(Awang 等人,1991 年)中,據報導,在一所教學醫院治療的 12.2 例中毒病例中,有 264% 是由殺蟲劑引起的。 在另一項研究中(Majid 等人,1991 年),血清假膽鹼酯酶水平被用作有機磷酸鹽暴露的指標,被發現在菜農中顯著降低:這些血液水平的降低程度取決於種植時間長短接觸這些殺蟲劑。

馬來西亞使用殺蟲劑引起了嚴重關注。 執行《職業安全與健康法》的馬來西亞工廠和機械部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不當處理農藥的事故率是其他行業的四倍,高達每千人93起。與每 1,000 人 23 人的全國平均水平相比(Rengam 1,000)。 這似乎表明有關安全的教育材料和信息不足,並且在處理農藥時明顯缺乏謹慎。 1991 年的一份報告還強調了大約 1994 頭牛的死亡,這些牛被懷疑是由於動物再次進入噴灑過的區域而導致百草枯中毒(新海峽時報 1994)。

顯然,不僅迫切需要收集數據,而且還需要促進對農藥使用相關人員的教育。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開發了農藥信息服務,並於 1989 年在全國啟動了試點信息系統。它是農藥信息服務的一部分 綜合藥物和毒物信息 服務 位於檳城馬來西亞理科大學(USM)的國家毒物中心(IDPIS)。

IDPIS 的主要目的是向衛生專業人員和公眾傳播有關健康相關問題的信息,尤其是關於藥物使用和毒物控制的信息(Razak 等人,1991 年)。

農藥信息服務,通過 可視圖文 系統,有一個受歡迎的副作用,為其他幾個對醫療保健很重要的數據庫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IDPIS 數據庫一直被用作開發其他數據庫的指南,用於管理與農藥、工業和家用化學品以及食品補充劑相關的信息。 這 害蟲資訊 系統就是這樣一種產品; 它是由 IDPIS 與農藥委員會(馬來西亞農藥監管機構)和馬來西亞-德國農藥項目合作發起的。 鑑於農藥使用的全國趨勢,這種安排在信息驗證和信息需求評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功。

該系統專注於馬來西亞註冊的農藥,但也可以滿足整個亞太地區的需求。 迄今為止,農藥信息系統已納入500多種生化活性物質的信息,列出了約3,000種市售產品及其概況。 該系統有兩種模式,即通過可視圖文系統以及通過使用 PC 的計算機網絡。 前者稱為 Pestinfo,而後者稱為 農藥信息系統 (見 圖1)。

圖 1. 農藥信息系統中的信息流和相關訪問

INF040F2

害蟲資訊

Pestinfo 系統是該地區第一個可用的系統,並通過馬來西亞國家可視圖文系統 TELITA 運行。 TELITA 由馬來西亞電信公司運營,提供全國范圍的接入服務,既便宜又快捷。 TELITA 可以通過電視機和解碼器或配備有連接到電話網絡的調製解調器的計算機系統訪問 (Siraj 1990)。 這樣的系統很經濟,因為每次撥號只需 0.13 林吉特(不到 0.05 美元),接入時間僅需每分鐘 0.08 林吉特。 它的方法在國際上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既以專業為基礎,又以社區為基礎。 Pestinfo 中的信息與另外兩個密切相關的在線數據庫(稱為 藥系毒線) 以最大限度地提供給最終用戶的相關信息。

Pestinfo 可供公眾和專業人員訪問,包括農業部門的人員,無論是推廣人員還是現場工作人員。 所有數據庫都很好地集成,但又相互獨立,因此可以輕鬆訪問所有相關數據。 為此,USM 的 Pestinfo 按順序排列為至少 15 個子類別。

作為醫療保健提供者的最終用戶也能夠直接訪問 毒線,其中包含有關中毒情況下患者管理的更多專業細節。

Poisonline 本身實際上是一個基礎廣泛的信息模塊,涵蓋幾類毒物,包括藥物、工業和家用化學品、食品和化妝品。 它根據解剖系統提供有關中毒體徵和症狀、治療和管理方式以及中毒預防方面的信息。 還包括詳細的解毒信息和緊急處理程序。

網上的 中毒報告系統 是 Pestinfo 和 Poisonline 中的一項出色功能。 當遇到任何中毒案例時,此功能使最終用戶能夠通過專門設計的格式以電子方式進行一線報告。 它不僅允許自動記錄所有報告的案例,而且同時充當即時轉介系統,允許系統地進行後續工作。 也可以通過報告系統啟動適當的即時響應,以進一步協助用戶管理中毒案例。 通過中毒報告系統獲得的數據將自動存儲在基於PC的網絡系統中,以便生成統計報告。

此外,Pestinfo 的所有用戶將能夠訪問其他幾個用戶友好的公共教育數據庫,重點是健康,尤其是與製藥相關的領域。 這些數據庫旨在教育公眾正確使用化學品和藥物以及保持身體健康。 為此目的設計的主數據庫被指定 公共信息熱線.

公共教育的一個吸引人的特點是“詢問您的藥劑師”服務,該服務提供電子郵件服務,可以就與健康有關的任何主題進行問答。 所有用戶均可免費使用。

農藥信息系統

Pestinfo 的初步經驗導致了 農藥信息系統,它提供了信息處理的新可能性,以便在中毒情況下進行識別,並且可以作為推廣人員的參考媒介以及彙編中毒事件的手段,這有助於政策決策和健康規劃中心。 由於可視圖文系統不能完全滿足這些需求,因此使用 PC 開發了一個提供多種靈活搜索功能的應用程序。

如前所述,農藥信息服務由在 IBM 兼容 PC 上運行的用戶友好的基於網絡的微型計算機系統補充。 該應用程序稱為 農藥信息系統2.3版 並且專門設計用於維護最新文檔以及處理以電子方式或其他方式收到的中毒記錄。 可以指示它生成基線統計報告以及響應軟件中規定的其他數據操作請求。 因此,鑑於每台 PC 賦予它的附加處理和交互能力,它在檢索信息方面更加靈活。 它的設計使用 dBase3 Plus 並編譯在 快船夏季 5.0.

農藥信息系統包含其他相關信息,可以通過農藥名稱、成分、註冊號和製造商名稱或在該國註冊的每種產品的註冊人的名稱輕鬆訪問。 該系統的主菜單如圖 1 所示。該系統特別適合衛生專業人員和農業人員使用,因為它可以加載到便攜式計算機上。

迄今為止,在線收到的中毒案例中超過 50% 與殺蟲劑有關(Latiff 等人,1991 年)。 上述兩種運作模式的結合,無疑加強了農藥信息系統的運行,使得對更廣泛查詢的更快響應成為可能。

未來發展方向

向用戶彙編和傳播農藥信息的任務非常成功,儘管它是在非正式基礎上進行的。 隨著硬件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IDPIS 也有了新的方向。 例如,通過與支持和提供全國通信鏈接的網絡通信公司合作,基於網絡的應用程序也將鏈接到全國用戶。 這將進一步增強健康信息的可交流性,因為這種安排可確保為用戶和作為信息提供者的 IDPIS 提供經濟的解決方案。

目前,IDPIS 在兩個網絡上運行,即 令牌環乙太網路 - ENET,用於信息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圖 2)。 前者安裝在大學教學醫院。 兩個網絡都連接到 IBM RISC6000,這樣兩個網絡的服務器內的信息和資源可以共享和協調,為教育、培訓和研究提供便利。 這些網絡將被設計成納入藥物流行病學和毒物警戒領域的監測工具。

圖 2. 基於網絡的綜合毒品和毒物信息系統 (IDPIS)

INF040F3

1996 年,IDPIS 在互聯網上設立了自己的主頁,即馬來西亞毒品和毒藥網,網址為 http://prn.usm.my.

 

上一頁

更多內容 13287 最後修改於 26 年 2022 月 18 日星期二 41:XNUMX

" 免責聲明:國際勞工組織不對本門戶網站上以英語以外的任何其他語言呈現的內容負責,英語是原始內容的初始製作和同行評審所使用的語言。自此以來,某些統計數據尚未更新百科全書第 4 版的製作(1998 年)。”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