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通信新技術不再是工業領域內的一套工具和生產方法。 正如加拿大傳播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 (Marshall McLuhan) 在 1960 年代所預測的那樣,它們已經成為風景,環繞在我們身邊。 新經濟的通信系統不僅構成了新的生產工具,而且構成了新的生產工具。 它們也是工作和經濟活動的新的和完全程序化的環境,它改變了一切,無論是在數量上(在工作和技能方面)還是在質量上(在控制和支配方面)。 考慮到轉型的規模,將這些變化視為從工業時代到後工業時代的範式轉變是恰當的。
範式轉變始於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初期的計算機化及其相關的工作自動化。 隨著計算機和通信的集成,這種轉變繼續進行,這在白領環境中創建了後台生產子系統和前台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融合的改進,集成從小型本地子系統擴展到大型國家和跨國單位,“後台”和“前台”操作完全集成。 漸漸地,通信方面變得更加重要,用於網絡的“網絡軟件”變得與獨立的硬件和軟件一樣重要。 到 1990 年代初期,對系統的看法也開始發生轉變。 公司和其他網絡被視為實現其他目的的一種手段,而網絡本身也被視為目的。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或高速公路,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後工業網絡基礎設施,並且範式已經完全轉變。 網絡已經成為新經濟的背景。 它們越來越多地成為進行商業交易的場所,並且不僅是金錢,而且是商品和服務以及工作本身的分配媒介。 網絡也是將工業經濟重新設計和重組為後工業經濟的關鍵——至少在由壟斷規模的跨國公司主導的國際經濟部門。 全球信息和生產網絡為這些公司提供了明顯優於新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優勢,從生產率到規模再到速度的每一項公司績效衡量標準。 如果他們願意,網絡可以使這些公司發起新一輪全球“殖民化”浪潮。
三種技術特別突出了正在發生的轉變的範圍:
- 信息高速公路
- 一種稱為“快速反應”的計劃工具
- 一種稱為“敏捷性”的生產組織策略。
高速公路代表了許多技術的融合,包括電視、視頻遊戲、互動購物和電子出版,以及計算機和通信的核心技術。 計算機和通信仍然是基石技術,支持並擴展所有其他技術的範圍。 自 1990 年代初以來,通過許多工業化國家對公路基礎設施的重大公共投資,這一範圍得到了顯著提升。 此外,儘管媒體對普通大眾高速公路的報導強調了它在教育和娛樂方面的潛力,但它的核心用途從一開始就是商業用途。 1994 年啟動的美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計劃的前身是當時的參議員戈爾 (Al Gore) 的 1988 年高性能計算法案,該法案專門針對大企業。 在加拿大,1994 年第一份關於信息高速公路的聯邦政府出版物將其稱為企業競爭力的工具。
快速響應 (QR) 可能只是意大利服裝連鎖店貝納通 (Benetton) 的一種有趣的營銷策略,但對於新的網絡中心而言。 最初的想法只是在銷售 Benetton 服裝的商店和公司總部之間建立一個在線反饋鏈接,在公司總部,實際製作不同款式、顏色和尺碼的衣服的工作外包給了當地的編織者。 自 1990 年代初以來,QR 已經為經濟的各個部門設定了新的績效標準。
在軍隊中,快速反應在波斯灣戰爭期間被用於生產創新的武器系統。 在工業上,它已被用於生產半定制牛仔褲和其他零售產品。 在服務部門,它被用來為社區提供醫療保健,公共服務支出的削減導致醫院關閉,機構服務減少或取消。 通過 QR 技術,在一個或兩個機構站點內發生的一系列階段或單獨活動已經成為並發階段的流暢相互作用和在許多不同站點內發生的分解行動。 然而,它們都是通過電子網絡和集中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協調的。 人們和工作組在不同的工作地點提供了必要的協調和整合,現在系統軟件編織和管理這些鏈接。
敏捷 是用於描述為地面上的實際站點提供必要流動性的術語。 敏捷性被認為是通過使用計算機通信重新設計生產過程的最後階段。 重組始於自動化子系統的集成,以創建更大的半控制操作系統。 這被稱為 計算機集成製造. 隨著這一階段涉及的系統穩步擴展,將分包商和供應商納入企業運營網絡,計算機集成製造讓位於 即時製造,它代表了範式轉變的“鉸鏈”,其中重新設計的生產系統被轉換(或“變形”)為一個新的時間敏感的生產過程概念。 精益生產,正如它所描述的那樣,重點從將機器集成到這個新流程中轉移到集成留下來操作系統的人員。 質量圈、全面質量管理和其他“文化培訓”計劃讓受過教育的員工認同管理層的生產力和競爭目標,並協助不斷微調生產過程以實現這些目標。 在 1990 年代初期,這種微調越來越多地轉向圍繞標準化規範和子系統協調操作。 重點也越來越多地從本地生產設施內的靈活性和互換性轉移到全球聯網設施之間的互換性。 在 1990 世紀 XNUMX 年代中期尚未實現的敏捷目標是在接入信息高速公路(並與插件兼容)的分佈式工作站點陣列之間靈活地分配工作。 相關的目標是創建和挖掘遍布全球的勞動力池,從自動化工廠、車間、診所和辦公室到私人住宅、地下室、車庫和卡車。
這種重組對就業的範圍和性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包括:
- 隨著機器和機器智能接管人類和人類智能過去所做的工作,結構性失業率上升
- 勞動力兩極分化加劇,一方面是那些工作過於努力、長期加班和從事全職工作的人,另一方面是那些構成越來越多邊緣“臨時”勞動力的人,受僱僅以兼職、臨時或短期合同為基礎
- 勞動過程的轉變,特別是對於第二組工人中的許多人來說,因為他們完全封閉在一個程序化的工作環境中,計算機既可以定義要完成的工作,又可以監控和衡量其績效。
從本質上講,工作關係正越來越多地從一個以勞動力、資本設備和管理為特色的開放系統轉變為一個封閉的控制論系統,工人是其中的一個功能部分,或者在服務部門,是一個有個性的人的延伸。 越來越多的人不再使用機器和工具工作,而是為機器工作,甚至在機器內部工作,作為完全編程的生產或信息處理系統的人類語音盒、手指和手臂。 它可以代表唐娜·哈拉維 (Donna Haraway) 所說的一種新的勞動控制論,其中勞動關係完全按照系統操作術語來定義和協商 (Haraway 1991)。
對這些趨勢幾乎沒有達成共識。 事實上,存在相當大的爭議,部分原因是缺乏對重要領域的研究,以及話語的僵化。 例如,經合組織每年 就業研究 1994 年拒絕將技術重組與 1980 年代以來工業化和工業化世界普遍存在的高得可憐的失業率聯繫起來。 該報告承認新技術產生了一些“勞動力替代”效應; 然而,它還假設公司“只要成功地將此類技術變革過程與產品創新和健全的營銷政策相結合,就能夠創造補償性就業”(OECD 1994)。
關於技術變革的討論至少在兩個方面是僵化的,其結果現在可能會誤導甚至誤導有關重組的辯論,就像他們打算告知的那樣。 首先,它追求一種狹隘抽象的經濟或“經濟”重組模式,不僅忽視了所涉及的社會層面,也忽視了所涉及的心理和文化層面。 其次,這種經濟模型存在嚴重缺陷。 它假設隨著技術通過自動化提高生產力,創新的新經濟活動和新就業將會出現,以彌補(儘管可能不具備相同的技能要求)在自動化階段失去的東西。 不僅新的經濟活動(以及它確實創造的新就業)出現在全球偏遠地區,而且自 1980 年代後期以來的大部分新經濟增長都是“無就業經濟增長”。 有時是完全自動化的生產和加工設施,在不增加員工的情況下,生產的產量是以前的兩倍和三倍。 或者它是完全自動化的新服務,例如電信中的呼叫轉移或金融中的多分支銀行業務,僅由軟件“生產”和“交付”。 半自動化工作也越來越多地從工人的有償手中轉移到消費者的無償手中。 使用數字電話的消費者現在通過一串計算機化的語音剪輯來“工作”以訂購商品和服務、註冊課程、協商政府服務以及獲得客戶服務。
重要的是要面對話語中的僵化,因為在這裡,經濟“供應方”問題與“勞動力市場”、社會和文化背景下的“需求方”問題的分離阻礙了發展所必需的信息的收集對新技術正在發生的事情達成共識。 例如,加拿大統計局進行了一些出色的宏觀研究,探索加拿大勞動力兩極分化的加劇。 這些是在 1988 年一項關於青年工資變化和中等工資下降的研究之後出現的(Myles、Picot 和 Wannell 1988)。 該研究記錄了 1981 年至 1986 年間幾乎每個工業部門和每個主要職業的中等職位(根據薪酬等級)的大規模空心化。此外,就業增長在最低工資水平和最高工資水平之間嚴重兩極分化。工資表(見圖 1)。
圖 1. 1981-1986 年全職同等職位的淨變化,按職業和工資水平分類(千美元)。
該研究似乎從宏觀層面證實了工作的計算機化以及相關的簡化和去技能化,這一時期技術重組的案例研究已經從資源行業到製造業再到服務業無處不在(Menzies 1989)。 一項後續研究開始時參考了論證工資差異擴大與技術變革之間存在聯繫的文獻(Morissette、Myles 和 Picot 1993)。 然而,它隨後僅限於嚴格審查“勞動力市場”因素,例如工作時間、性別、年齡和教育程度。 它得出的結論是,“每周和每年工作時間的兩極分化加劇是 1980 年代收入不平等加劇的主要原因”。 它迴避了計算機簡化工作與臨時勞動力的增加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即兼職臨時工的工作時間和收入遠低於標準週的價值。 相反,它以蹩腳的結尾說:“如果不斷變化的技術和相關的不斷變化的技能組合是故事的主要部分,那麼現有的數據源就不能勝任這項任務。”
現有的數據來源是案例研究,其中許多是由工會或婦女團體進行的。 他們的方法可能不是統一的標準。 然而,他們的發現表明了一種確定的模式。 在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初的一個又一個案例中,計算機系統的實施不是為了增強人們正在做的事情,而是為了取代他們或減少和控制他們正在做的事情(Menzies 1989)。 不僅裁員伴隨著大規模的計算機化,而且在廣泛的行業和職業中,全職員工也被兼職或其他臨時員工所取代。 從證據來看,尤其是基於訪談的研究,似乎很明顯,正是計算機簡化了工作——尤其是軟件接管了行政、規劃和管理——使得用兼職人員取代全職員工成為可能員工或將其從勞動力轉移到消費者的無償手中。
通常,技術變革伴隨著組織重組。 這包括工作分類級別的崩潰和計算機簡化任務的集成。 這通常導致圍繞計算機系統的工作流線化,以便工作可以完全由計算機系統定義,並且它的性能也可以由它監控和測量。 有時,這會導致一些再培訓或技能升級。 例如,在加拿大的汽車、航空航天和電子行業,報告一再指出設立了一個相當高級的新的多任務、多技能職位。 有時它被稱為電子技術員,或 ET。 在這裡,工作通常涉及監督多個自動化機器或子系統的運行、故障排除,甚至一些規劃和分析。 涉及的人員不僅要熟悉一些操作系統,有時還必須做一些簡單的編程,將不同的子系統編織在一起。 然而,隨著計算機化將創造性工作轉移給工程師和受薪程序員,這些職位通常也代表著高技能工具和貿易工作的逐漸減少。 然而,對於相關人員來說,這通常代表著工作挑戰和責任方面的巨大進步。
雖然有證據表明重新培訓技能,但這是少數趨勢,通常會影響更有特權的核心全職和完全加入工會的工業部門工人——其中大多數是男性。 更大的趨勢是去技能化,甚至是工作的退化,因為人們被封閉在嚴格編程和監控他們所做的一切的計算機操作環境中。 從本質上講,人是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人類延伸,而係統則負責所有必要的思考和決策。 這種新的工作形式在越來越多的工作領域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在女性集中的領域:文員、銷售和服務工作。
術語 麥克喬布 已成為這種新工作形式的流行代名詞,在這種工作形式中,計算機定義並控制要完成的工作。 到 1990 年代,該術語已應用於從快餐店到雜貨店結賬線到會計、保險理賠處理和其他類型的辦公室,甚至醫療保健領域的許多環境。 然而,到 1990 世紀 1990 年代中期,工作的計算機化出現了另一種趨勢——至少是信息處理工作。 這種趨勢被稱為“遠程辦公”。 一旦工作完全由計算機系統定義和控制,它也可以通過電子網絡去機構化並重新部署到遠程呼叫處理中心,或者通過計算機和調製解調器附件部署到在家中工作的遠程工作人員。 遠程辦公在 1991 世紀 40 年代中期開始成為一個主要的勞工問題,處理航空公司和酒店預訂、遠程銀行和保險服務工作、快遞和其他服務的呼叫中心激增。 此外,16 年的加拿大人口普查顯示,“在家”工作的勞動力增加了 20,000%,而整體勞動力的增幅為 10,000%。 它還發現,在這個不斷壯大的家庭勞動力大軍中,女性高度集中。 他們主要從事文書、銷售和服務工作。 他們工作的收入不到 XNUMX 加元,通常不到 XNUMX 加元——不足以維持生活,更不用說養家了。
根據趨勢,以及工作和經濟活動的技術格局如何構建和管理,遠程辦公可能會成為後福特主義工作模式——即高工資充分就業模式的繼承者——取代高工資- 與豐田和鈴木相關的增值模式和日本的“精益生產”。 然而,這兩種模式都可能盛行,不穩定的低工資遠程辦公模式更受女性、年輕工人和其他弱勢群體的認同,而後者更受男性的認同,男性擁有強大的工會、資歷和首都全職工作等額外優勢汽車、航空航天和電子等密集型產業。
遠程辦公的興起暴露出許多勞動問題:血汗工廠式剝削的危險,突出表現為與績效相關的薪酬上升,作為正常小時工資的附屬或替代; 人們在地下室或一居室公寓的臥室里安裝調製解調器和計算機,工作條件惡劣且令人虛弱,通常需要自己承擔管理費用和維護費用; 人們在孤立的矽電池中工作時的停滯、無聊和孤獨,沒有其他人的友情,也沒有集體組織的保護。 然而,最緊迫的勞工問題之一涉及新的勞工控制論,以及當人們的工作生活完全由計算機系統控制時會發生什麼。 很少有人研究工作的這些更定性的方面。 也許,他們需要一種更定性的講故事方法,而不是社會科學研究的更客觀化的方法。 在加拿大,兩部紀錄片揭示了計算機定義、計算機控制工作的個人經歷。 一部電影,“Quel Numéro/ What Number?” 由索菲·比索內特 (Sophie Bissonette) 執導,講述了電話接線員談論在長途呼叫處理中心的孤立工作隔間工作的情況。 計算機不僅控制著他們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還為他們提供有關他們工作表現的唯一反饋。 這是計算機對他們處理每個客戶電話所花費的平均時間 (AWT) 的反饋。 這些女性談到,作為計算機定義系統的一部分,她們已經很好地適應了“操作”,以至於她們“迷上了”試圖超過自己的 AWT 工作時間分數。 當個人活動的唯一背景和意義由計算機系統指定時,這是一種社會心理調整過程。
勞拉·斯凱 (Laura Sky) 執導的另一部電影《精益工作》記錄了通過全面質量管理文化培訓計劃取得的類似效果。 在這部電影中,工人並沒有完全封閉和隔離在一個完全由計算機編程的工作單元中,而是參與 TQM 團隊的汽車工人。 在這裡,共同管理和授權的花言巧語關閉了工人的看法。 培訓促使他們通過尋找微調方法來識別生產系統中內置的管理生產力目標。 (該管理計劃的日本原型嚴格按照系統術語將質量定義為“滿足要求的績效”(Davidow 和 Malone 1992)。)工會官員將該計劃稱為“壓力管理”。 與此同時,在許多工作場所,隨著員工發現自己被快節奏的技術及其伴隨的言論所驅使,重複性勞損和其他與壓力相關的疾病正在增加。
一項針對加拿大工作場所培訓的調查發現,公司提供的“培訓”中至少有一半是與全面質量管理相關的領域:企業溝通、領導力和其他“文化培訓”。 “與發展人力資本更緊密相關的培訓的報導要少得多。” 另一方面,在計算機技能培訓類別中,該研究發現接受這種培訓的人員發生了決定性的轉變——這種轉變在 1985 年之後顯著有利於管理人員、專業和技術人員(Betcherman 1994)。
有許多相互矛盾的趨勢。 例如,在某些工作場所(例如酒店),共同管理似乎名副其實。 在某些工作場所,工人使用新技術所做的工作比他們能夠或允許使用舊技術做的更多。 但總的來說,與新經濟重組相關的趨勢是用智能機器取代聰明人,以及使用機器來減少和控制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工作中。 核心問題不是創造就業機會或培訓新的計算機技能。 問題在於控制:人們開始受到控制論計算機系統的控制。 這需要在民主權利和基本人權都被破壞之前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