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生物污染的特徵和起源
儘管室內空氣中存在多種多樣的生物來源顆粒(生物顆粒),但在大多數室內工作環境中,微生物(微生物)對健康的影響最大。 除了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在內的微生物外,室內空氣還可能含有花粉粒、動物皮屑、昆蟲和蟎蟲的碎片及其排泄物(Wanner 等人,1993 年)。 除了這些顆粒的生物氣溶膠外,還可能存在從室內植物和微生物等活生物體中散發出來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花粉
花粉粒含有可能導致易感或特應性個體過敏反應的物質(過敏原),通常表現為“花粉症”或鼻炎。 這種過敏主要與室外環境有關; 在室內空氣中,花粉濃度通常比在室外空氣中低得多。 對於采暖、通風和空調 (HVAC) 系統在外部空氣入口處進行有效過濾的建築物,室外和室內空氣之間的花粉濃度差異最大。 窗式空調機組的室內花粉水平也低於自然通風建築物中的花粉水平。 某些室內工作環境的空氣可能會含有大量花粉,例如,出於美觀原因而存在大量開花植物的場所,或商業溫室。
皮屑
皮屑由細小的皮膚和毛髮/羽毛顆粒(以及相關的干燥唾液和尿液)組成,是強效過敏原的來源,可導致易感人群患上鼻炎或哮喘。 室內環境中皮屑的主要來源通常是貓和狗,但大鼠和小鼠(無論是寵物、實驗動物還是害蟲)、倉鼠、沙鼠(沙漠鼠的一種)、豚鼠和籠鳥可能是額外的來源來源。 來自這些以及來自農場和休閒動物(例如,馬)的皮屑可以帶入衣服中,但在工作環境中,最容易接觸到皮屑的可能是在動物飼養設施和實驗室或寄生蟲出沒的建築物中。
昆蟲
這些生物體及其排泄物也可能引起呼吸道和其他過敏反應,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似乎不會顯著增加空氣中的生物負載。 來自蟑螂的顆粒(特別是 德國小蠊 美洲大蠊) 在不衛生、炎熱和潮濕的工作環境中可能很重要。 接觸蟑螂和其他昆蟲(包括蝗蟲、象鼻蟲、甲蟲和果蠅)的顆粒可能是飼養設施和實驗室員工健康不良的原因。
蟎蟲
這些蛛形綱動物尤其與灰塵有關,但室內空氣中可能存在蜘蛛的這些微觀親屬的碎片及其排泄物(糞便)。 屋塵蟎, 塵蟎, 是最重要的物種。 與它的近親一樣,它是呼吸道過敏的主要原因。 它主要與家庭有關,在床上用品中含量特別多,但也存在於軟墊家具中。 有限的證據表明這種家具可能在辦公室中佔有一席之地。 與儲存食品和動物飼料相關的儲存蟎,例如, 蟎蟲, 食蟻獸 食蟻獸, 也可能對室內空氣產生過敏性碎片。 儘管它們最有可能影響處理散裝食品的農民和工人,例如 翼塵蟎, 倉庫蟎蟲可以存在於建築物的灰塵中,特別是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
病毒
就其引起的健康不良總量而言,病毒是非常重要的微生物,但它們不能在活細胞和組織之外獨立存在。 儘管有證據表明某些病毒在 HVAC 系統的循環空氣中傳播,但主要傳播方式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近距離吸入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氣溶膠,例如普通感冒和流感病毒,也很重要。 因此,在擁擠的場所感染率可能更高。 建築設計或管理方面沒有明顯的變化可以改變這種狀況。
菌
這些微生物根據它們的革蘭氏染色反應分為兩大類。 最常見的革蘭氏陽性類型起源於口、鼻、鼻咽和皮膚,即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和物種 氣球菌, 微球菌 鏈球菌. 革蘭氏陰性菌一般不多,但偶爾有 放線桿菌, 氣單胞菌, 黃桿菌 尤其是 假單胞菌 物種可能很突出。 軍團病的病因, 嗜肺軍團菌,可能存在於熱水供應和空調加濕器中,以及呼吸治療設備、按摩浴缸、水療中心和淋浴間中。 它通過此類裝置以含水氣溶膠的形式傳播,但也可能從附近的冷卻塔進入空氣中的建築物。 生存時間為 嗜肺軍團菌 在室內空氣中似乎不超過 15 分鐘。
除了上述單細胞細菌外,還有產生氣生孢子的絲狀菌,即放線菌。 它們似乎與潮濕的結構材料有關,並可能散發出特有的泥土氣味。 其中兩種能夠在 60°C 下生長的細菌, 尾葉蕨 (以前 小多孢菌) and 普通嗜熱放線菌, 可能存在於加濕器和其他 HVAC 設備中。
菌類
真菌包括兩類:第一類是微小的酵母菌和黴菌,稱為微真菌;第二類是石膏真菌和腐木真菌,它們被稱為大型真菌,因為它們會產生肉眼可見的宏觀孢子體。 除單細胞酵母外,真菌還以絲狀物(菌絲)網絡(菌絲體)的形式在底物上定殖。 這些絲狀真菌從黴菌中的微觀孢子結構和大型真菌中的大孢子結構產生大量空氣分散的孢子。
房屋和非工業工作場所的空氣中有許多不同的黴菌孢子,但最常見的可能是 枝孢, 青黴, 曲霉 歐洲苜蓿. 室內空氣中的一些黴菌,例如 枝孢 spp.,在戶外的葉面和其他植物部位大量存在,尤其是在夏季。 然而,儘管室內空氣中的孢子可能來自室外, 枝孢 也能夠在室內潮濕的表面上生長和產生孢子,從而增加室內空氣的生物負載。 不同種類的 青黴 通常被認為起源於室內,因為 曲霉 歐洲苜蓿. 大多數室內空氣樣本中都含有酵母菌,偶爾也會大量存在。 粉紅酵母 紅酵母屬 or 孢子酵母屬 在空氣中的菌群中很突出,也可以從受黴菌影響的表面中分離出來。
建築物提供了範圍廣泛的生態位,其中存在死有機物質,這些物質充當營養物,可以被大多數真菌和細菌用於生長和孢子產生。 營養物質存在於以下材料中:木材; 紙張、油漆和其他表面塗層; 軟家具,如地毯和軟墊家具; 花盆中的土壤; 灰塵; 人和其他動物的皮屑和分泌物; 熟食及其原料。 是否發生任何生長取決於水分可用性。 細菌只能在飽和表面或 HVAC 排水盤、水庫等的水中生長。 有些黴菌還需要接近飽和的條件,但其他黴菌要求較低,可能會在潮濕而非完全飽和的材料上繁殖。 灰塵可以成為儲存庫,如果足夠潮濕,也可以成為黴菌的放大器。 因此,它是孢子的重要來源,當灰塵受到干擾時,孢子會在空氣中傳播。
原生動物
原生動物如 棘阿米巴 內萊里 是微小的單細胞動物,它們以 HVAC 系統的加濕器、水箱和排水盤中的細菌和其他有機顆粒為食。 這些原生動物的顆粒可能會被霧化,並被認為是加濕器發熱的可能原因。
微生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微生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MVOC) 的化學成分和氣味差異很大。 有些是由范圍廣泛的微生物產生的,而另一些則與特定物種有關。 所謂的蘑菇醇,1-octen-3-ol(具有新鮮蘑菇的氣味)是許多不同黴菌生產的酒精之一。 其他不太常見的黴菌揮發物包括 3,5-二甲基-1,2,4-三硫醇(描述為“惡臭”); 土臭素,或 1,10-二甲基-反式-9-癸醇(“泥土”); 和 6-戊基-α-吡喃酮(“椰子”、“霉味”)。 在細菌中,種類 假單胞菌 產生具有“發霉的馬鈴薯”氣味的吡嗪。 任何單個微生物的氣味都是 MVOC 複雜混合物的產物。
微生物室內空氣質量問題的歷史
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對家庭、學校和其他建築物中的空氣進行微生物學調查。 早期的調查有時關注不同類型建築物中空氣的相對微生物“純度”,以及它可能與居住者死亡率之間的任何關係。 1940 年代和 1950 年代現代容積式微生物空氣採樣器的發展與醫院病原體傳播的長期興趣相結合,導致對醫院空氣傳播的微生物進行系統調查,隨後對家庭空氣中已知的過敏性黴菌進行系統調查和公共建築和戶外。 其他工作在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針對職業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調查,如農民肺病、麥芽工人肺病和(棉花工人中的)棉菌病。 儘管在 1959 年首次描述了一組工人出現流感樣加濕器發熱,但又過了 XNUMX 到 XNUMX 年才報告其他病例。 然而,即使是現在,具體的原因也不得而知,儘管微生物已經受到牽連。 它們也被認為是“病態建築綜合症”的可能原因,但迄今為止這種聯繫的證據非常有限。
儘管真菌的過敏特性已得到充分認可,但直到 1988 年才出現了關於在非工業工作場所(魁北克醫院)吸入真菌毒素導致健康不佳的第一份報告(Mainville 等人,1988 年)。 工作人員極度疲勞的症狀歸因於孢子中的單端孢黴烯黴菌毒素 水蘇 綠色木黴,從那以後,一所大學的教師和其他員工中記錄了因暴露於黴菌毒素粉塵而導致的“慢性疲勞綜合症”。 第一個是辦公室工作人員生病的原因,一些健康影響是過敏性的,而另一些則更常與中毒有關(Johanning 等人,1993 年)。 在其他地方,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可能存在一些非過敏因素或與真菌相關的因素影響呼吸系統健康。 個別黴菌產生的黴菌毒素可能在這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吸入真菌的一些更普遍的屬性也有可能對呼吸系統健康有害。
與不良室內空氣質量相關的微生物及其對健康的影響
儘管病原體在室內空氣中相對少見,但已有大量報告將空氣傳播的微生物與多種過敏性疾病聯繫起來,包括:(1) 特應性過敏性皮炎; (2)鼻炎; (3) 哮喘; (4)加濕器發熱; (5) 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 (EAA),也稱為過敏性肺炎 (HP)。
作為室內空氣中生物氣溶膠的成分,真菌被認為比細菌更重要。 由於它們在潮濕的表面上以明顯的霉斑形式生長,因此真菌通常會清晰可見地指示建築物中的潮濕問題和潛在的健康危害。 黴菌生長對室內空氣黴菌菌群的數量和種類都有貢獻,否則這些菌群是不會存在的。 與革蘭氏陰性菌和放線菌一樣,親水性(“喜濕”)真菌是極端潮濕擴增部位(可見或隱藏)的指標,因此室內空氣質量差。 他們包括 鐮刀菌, 法瑪, 葡萄穗, 木黴, 烏氏菌屬, 酵母菌和更罕見的機會致病菌 煙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金魚草. 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干旱(“喜歡乾燥”)的高水平黴菌,在對水的需求較低時,可以表明存在不太濕潤但對生長仍然重要的擴增位點。 黴菌在室內灰塵中也很豐富,因此大量黴菌也可能是多塵大氣的標誌。 它們的範圍從輕微的耐旱性(能夠承受干燥條件) 枝孢 中度耐旱的物種 曲霉 雜色, 青黴 (例如, P. 橙皮 P. 產黃) 和極度乾燥的 青黴曲霉, 歐洲苜蓿 瓦勒米亞.
室內空氣中很少有真菌病原體,但 煙曲霉 其他一些可以侵入人體組織的機會性曲霉可能會在盆栽植物的土壤中生長。 金魚草 能夠在排水溝中生長。 儘管這些和其他機會性病原體的孢子,如 枯萎鐮刀菌 波氏擬南芥 不太可能對健康人有害,但對免疫力受損的人可能有害。
作為過敏性疾病的原因,空氣傳播的真菌比細菌重要得多,儘管看起來,至少在歐洲,真菌過敏原不如花粉、屋塵蟎和動物皮屑重要。 許多類型的真菌已被證明具有過敏性。 表 1 列出了室內空氣中最常被引用為鼻炎和哮喘病原體的一些真菌。 歐洲苜蓿 和室內灰塵中其他極端嗜熱的黴菌作為鼻炎和哮喘的原因可能比以前認識到的更重要。 由真菌引起的過敏性皮炎比鼻炎/哮喘少得多, 鏈格孢, 曲霉 枝孢 被牽連。 相對罕見的 EAA 病例被歸因於一系列不同的真菌,從酵母 孢子酵母屬 腐爛木頭的大型真菌 塞爾普拉 (表 2)。 一般認為,個體出現 EAA 症狀需要接觸每立方米空氣中至少一百萬甚至更多,可能一億左右的含過敏原的孢子。 這種程度的污染只可能發生在建築物中大量真菌生長的地方。
表 1. 室內空氣中可引起鼻炎和/或哮喘的真菌類型示例
鏈格孢 |
地黴屬 |
塞爾普拉 |
曲霉 |
毛可 |
葡萄穗 |
枝孢 |
青黴 |
莖黴屬/Ulocladium |
歐洲苜蓿 |
根黴屬 |
瓦勒米亞 |
鐮刀菌 |
紅酵母菌/孢子菌屬 |
|
表 2. 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被報告為與建築物相關的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的病因
類型 |
微生物 |
來源
|
菌 |
枯草芽孢桿菌 |
腐朽的木頭 |
|
尾葉蕨 |
加濕器 |
|
銅綠假單胞菌 |
加濕器
|
|
普通嗜熱放線菌 |
冷氣機
|
菌類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桑拿; 房間牆壁 |
|
頭孢菌屬 |
地下室; 加濕器 |
|
枝孢菌屬 |
不通風的浴室 |
|
毛黴屬 |
脈衝空氣加熱系統 |
|
青黴屬。 |
脈衝空氣加熱系統 加濕器 |
|
乾酪 |
房間牆壁 |
|
P. chrysogenum / P. cyclopium |
地板工程 |
|
淚珠蟲 |
受干腐影響的木材 |
|
孢子酵母屬 |
房間牆壁; 天花板 |
|
皮膚毛孢子菌 |
木頭; 消光 |
如前所述,吸入有毒物種的孢子會帶來潛在危害(Sorenson 1989;Miller 1993)。 它不僅僅是孢子 葡萄穗 其中含有高濃度的黴菌毒素。 雖然這種黴菌的孢子生長在潮濕建築物的牆紙和其他纖維素基材上並且也具有過敏性,但含有極強的黴菌毒素,其他更常見於室內空氣中的產毒黴菌包括 曲霉 (特別 雲芝) and 青黴 (例如, P. 橙皮 P. 綠色植物) and 木黴. 實驗證據表明,這些黴菌孢子中的一系列黴菌毒素具有免疫抑製作用,並強烈抑制對呼吸系統健康至關重要的肺巨噬細胞的清除和其他功能(Sorenson 1989)。
人們對黴菌或其細菌對應物在生長和孢子形成過程中產生的 MVOC 的健康影響知之甚少。 儘管許多 MVOC 的毒性似乎相對較低(Sorenson 1989),但坊間證據表明它們會引起人類頭痛、不適,甚至可能引起急性呼吸反應。
室內空氣中的細菌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因為菌群通常以皮膚和上呼吸道的革蘭氏陽性菌為主。 然而,這些細菌的高計數表明過度擁擠和通風不良。 存在大量革蘭氏陰性菌和/或 放線菌目 在空氣中表明它們正在擴散的 HVAC 系統中有非常潮濕的表面或材料、排水管或特別是加濕器。 一些革蘭氏陰性菌(或從它們的壁中提取的內毒素)已被證明會引起加濕器發熱的症狀。 偶爾,加濕器中的生長已經大到足以產生氣溶膠,其中含有足夠的過敏原細胞,導致 EAA 的急性肺炎樣症狀(見表 15)。
在極少數情況下,致病菌如 結核分枝桿菌 來自受感染個體的飛沫核可以通過再循環系統分散到封閉環境的所有部分。 雖然是病原體, 嗜肺軍團菌, 已從加濕器和空調中分離出來,大多數軍團菌病的爆發都與冷卻塔或淋浴間的氣溶膠有關。
建築設計變化的影響
多年來,建築物規模的增加伴隨著空氣處理系統的發展,最終形成了現代 HVAC 系統,導致室內工作環境中空氣中的生物負載發生了數量和質量的變化。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向能源使用最少的建築物設計的轉變導致建築物的發展大大減少了空氣的滲透和滲出,這使得空氣中的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積聚。 在這種“密閉”的建築物中,以前會排放到室外的水蒸氣會凝結在涼爽的表面上,為微生物的生長創造條件。 此外,僅為經濟效率而設計的 HVAC 系統通常會促進微生物生長,並對大型建築物的居住者構成健康風險。 例如,使用再循環水的加濕器會迅速受到污染並成為微生物的發生器,加濕水噴霧會使微生物霧化,過濾器位於此類微生物生成和霧化區域的上游而不是下游允許微生物繼續傳播工作場所的氣溶膠。 進氣口靠近冷卻塔或其他微生物來源,以及難以進入 HVAC 系統進行維護和清潔/消毒,也是可能危害健康的設計、操作和維護缺陷。 他們通過讓居住者接觸大量特定的空氣傳播微生物來實現這一點,而不是讓居住者接觸少量反映室外空氣的物種混合物,這應該是常態。
評價室內空氣質量的方法
微生物的空氣採樣
例如,在調查建築物中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時,為了確定其居住者健康狀況不佳的原因,需要收集既詳細又可靠的客觀數據。 由於普遍認為室內空氣的微生物狀況應反映室外空氣的微生物狀況 (ACGIH 1989),因此必須準確識別微生物並將其與當時室外空氣中的微生物進行比較。
空氣採樣器
允許在營養瓊脂凝膠上直接或間接培養活的空氣傳播細菌和真菌的取樣方法提供了最好的物種鑑定機會,因此最常使用。 瓊脂培養基被孵育,直到菌落從捕獲的生物顆粒中發展出來,並且可以計數和鑑定,或者傳代培養到其他培養基上以供進一步檢查。 細菌所需的瓊脂培養基與真菌所需的瓊脂培養基不同,有些細菌,例如, 嗜肺軍團菌, 只能在特殊的選擇性介質上隔離。 對於真菌,建議使用兩種培養基:一種是通用培養基,另一種是對乾性真菌的分離更具選擇性的培養基。 鑑定基於菌落的總體特徵和/或它們的微觀或生化特徵,並且需要相當多的技能和經驗。
可用的採樣方法範圍已經過充分審查(例如,Flannigan 1992 年;Wanner 等人 1993 年),此處僅提及最常用的系統。 可以通過被動收集從空氣中引力出來的微生物到含有瓊脂培養基的開放式培養皿中來進行粗略的評估。 使用這些沉降板獲得的結果是非體積的,受大氣湍流的強烈影響並且有利於收集大(重)孢子或孢子/細胞團塊。 因此,最好使用容積式空氣採樣器。 空氣中的顆粒撞擊瓊脂表面的衝擊採樣器被廣泛使用。 空氣通過旋轉瓊脂平板上方的狹縫(狹縫式衝擊取樣器)或通過瓊脂平板上方的穿孔圓盤(篩式衝擊取樣器)吸入。 儘管單級篩取樣器被廣泛使用,但一些研究人員更喜歡六級安德森取樣器。 當空氣通過其六個堆疊的鋁製部分中連續更細的孔時,顆粒會根據其空氣動力學尺寸被分選到不同的瓊脂板上。 因此,採樣器揭示了隨後培養瓊脂平板時形成菌落的顆粒大小,並指出不同生物體最有可能沉積在呼吸系統中的哪個位置。 一種採用不同原理的流行採樣器是 Reuter 離心採樣器。 由葉輪風扇吸入的空氣的離心加速導致顆粒以高速撞擊採樣筒襯裡塑料條中的瓊脂。
另一種採樣方法是在連接到低容量可充電泵的過濾器盒中的膜過濾器上收集微生物。 整個組件可以夾在皮帶或安全帶上,並用於在正常工作日收集個人樣本。 取樣後,可以將來自過濾器的小部分洗滌液和洗滌液的稀釋液散佈在一系列瓊脂培養基上,孵育並對活微生物進行計數。 過濾器採樣器的替代品是液體撞擊器,其中通過毛細管射流吸入的空氣中的顆粒撞擊並收集在液體中。 部分收集液和由其製備的稀釋液的處理方式與過濾取樣器的處理方式相同。
這些“可行的”採樣方法的一個嚴重缺陷是,它們評估的只是實際可培養的生物體,而這些生物體可能僅佔空氣孢子總數的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 然而,總計數(活細胞加上非活細胞)可以使用衝擊取樣器進行,其中顆粒收集在旋轉桿(旋轉臂衝擊取樣器)的粘性表面上或不同型號狹縫的塑料膠帶或玻璃顯微鏡載玻片上型撞擊取樣器。 計數是在顯微鏡下進行的,但只有相對較少的真菌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識別,即那些具有獨特孢子的真菌。 過濾取樣已被提及與評估活微生物有關,但它也是獲得總數的一種方法。 可以對鋪在瓊脂培養基上的相同洗滌液的一部分進行染色,並在顯微鏡下對微生物進行計數。 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從液體撞擊器中的收集液中進行總計數。
空氣採樣器的選擇和採樣策略
使用哪種採樣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研究人員的經驗,但選擇對於定量和定性原因都很重要。 例如,與六級採樣器相比,單級衝擊採樣器的瓊脂板在採樣過程中更容易“超載”孢子,導致培養板過度生長,並在空氣傳播評估中出現嚴重的定量和定性錯誤人口。 不同採樣器的操作方式、採樣時間以及從環境空氣中去除不同大小顆粒、從氣流中提取顆粒並將其收集在表面或液體中的效率都有很大差異。 由於這些差異,不可能對在一次調查中使用一種類型的採樣器獲得的數據與在不同調查中使用另一種類型的採樣器獲得的數據進行有效比較。
採樣策略以及採樣器的選擇非常重要。 無法制定通用的抽樣策略; 每個案例都需要自己的方法(Wanner 等人,1993 年)。 一個主要問題是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分佈不均勻,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在時間上。 它深受房間內活動程度的影響,尤其是任何會揚起塵埃的清潔或建築工作。 因此,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間隔內,數量會出現相當大的波動。 除了使用數小時的過濾器採樣器和液體撞擊器外,大多數空氣採樣器僅用於在幾分鐘內獲取“抓取”樣本。 因此,應在所有佔用和使用條件下採集樣本,包括 HVAC 系統運行和不運行的時間。 儘管廣泛的採樣可能會揭示室內環境中活孢子的濃度範圍,但無法令人滿意地評估個體對環境中微生物的暴露程度。 即使是使用個人過濾器採樣器在一個工作日內採集的樣本也無法提供足夠的圖片,因為它們僅提供平均值而不會顯示峰值曝光。
除了特定過敏原的明確影響外,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可能存在一些與影響呼吸系統健康的真菌相關的非過敏因素。 個別黴菌產生的黴菌毒素可能起重要作用,但也有可能涉及一些更普遍的因素。 因此,未來調查室內空氣中真菌負荷的總體方法可能是:(1) 通過抽樣活真菌來評估存在哪些致敏和致毒物種; (2) 測量個人在工作環境中接觸到的真菌物質總量。 如上所述,要獲得後一種信息,可以在一個工作日內進行總計數。 然而,在不久的將來,最近開發的用於檢測 1,3-β-葡聚醣或麥角甾醇的方法(Miller 1993)可能會得到更廣泛的採用。 這兩種物質都是真菌的結構成分,因此可以衡量真菌材料的數量(即其生物量)。 據報導,室內空氣中的 1,3-β-葡聚醣水平與病態建築綜合症的症狀之間存在聯繫(Miller 1993)。
標準和準則
雖然一些組織對室內空氣和灰塵的污染程度進行了分類(表 3),但由於空氣採樣問題,有理由不願意設定數值標准或指導值。 人們注意到,空調建築中的空氣微生物負荷應明顯低於室外空氣,自然通風建築與室外空氣之間的差異較小。 ACGIH (1989) 建議在解釋空氣採樣數據時使用室內和室外空氣中真菌種類的等級順序。 室內空氣中某些黴菌的存在或大量存在,而非室外,可能表明建築物內部存在問題。 例如,室內空氣中大量存在親水性黴菌,如 葡萄穗 阿特拉 幾乎總是表示建築物內非常潮濕的放大場所。
表 3. 非工業室內環境空氣和灰塵中微生物的觀測水平
類別 |
菌落形成單位a 每米空氣 |
真菌作為 CFU/g |
|
菌 |
菌類 |
||
非常低 |
<50 |
<25 |
<10,000 |
低 |
<100 |
<100 |
<20,000 |
中級 |
<500 |
<500 |
<50,000 |
高 |
<2,000 |
<2,000 |
<120,000 |
很高 |
> 2,000 |
> 2,000 |
> 120,000 |
a CFU,菌落形成單位。
資料來源:改編自 Wanner 等人。 1993.
儘管 ACGIH 生物氣溶膠委員會等有影響力的機構尚未制定數字指南,但加拿大辦公樓指南(Nathanson 1993)基於對大約 50 座裝有空調的聯邦政府大樓的五年調查,包含了一些數字指南。 以下是提出的要點:
- “正常”空氣菌群在數量上應低於室外空氣,但在質量上與室外空氣相似。
- 在室內而非室外樣品中存在顯著水平的一種或多種真菌物種是室內放大器的證據。
- 致病真菌如 煙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組織質 隱球菌 不應大量存在。
- 有毒黴菌的持續存在,例如 水蘇 雜色曲霉 大量需要調查和行動。
- 每立方米超過 50 個菌落形成單位 (CFU/m3) 如果只存在一種物種(某些常見的戶外葉棲真菌除外),可能會引起關注; 高達 150 CFU/m3 如果存在的物種反映了戶外的植物群,則可以接受; 高達 500 CFU/m3 如果室外葉棲真菌是主要成分,則在夏季是可以接受的。
這些數值基於使用 Reuter 離心採樣器收集的四分鐘空氣樣本。 必須強調的是,它們不能轉化為其他採樣程序、其他類型的建築物或其他氣候/地理區域。 什麼是規範或可接受的只能基於使用明確定義的程序對特定地區的一系列建築物進行廣泛調查。 不能為一般或特定物種的黴菌暴露設定閾值。
控制室內環境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生長以及細胞和孢子的產生(可在室內環境中霧化)的關鍵決定因素是水,應通過減少可用水分而不是使用殺菌劑來實現控制。 控制涉及建築物的適當維護和修理,包括及時干燥和消除洩漏/洪水損壞的原因(Morey 1993a)。 雖然將房間的相對濕度保持在低於 70% 的水平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控制措施,但這只有在牆壁和其他表面的溫度接近空氣溫度時才有效。 在隔熱效果差的牆壁表面,溫度可能低於露點,結果會形成冷凝水,親水性真菌甚至細菌會生長 (Flannigan 1993)。 在潮濕的熱帶或亞熱帶氣候中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空氣中的水分會滲透到空調建築的建築圍護結構中,並在較冷的內表面凝結 (Morey 1993b)。 在這種情況下,控制在於絕緣和蒸汽屏障的設計和正確使用。 結合嚴格的濕度控制措施,維護和清潔計劃應確保去除灰塵和其他碎屑,這些碎屑為生長提供營養,同時也是微生物的宿主。
在 HVAC 系統中(Nathanson 1993),應防止積水積聚,例如,在排水盤或冷卻盤管下。 如果噴霧器、燈芯或熱水箱是 HVAC 系統加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則需要定期清潔和消毒以限制微生物生長。 乾蒸汽加濕可能會大大降低微生物生長的風險。 由於過濾器會積聚灰塵和水分,從而為微生物生長提供放大場所,因此應定期更換。 如果潮濕,微生物也可以在用於排列管道的多孔隔音材料中生長。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在外部而不是內部應用這種絕緣材料; 內表面應光滑,不應提供有利於生長的環境。 這種一般控制措施將控制 軍團菌 在 HVAC 系統中,但建議使用其他功能,例如在進氣口安裝高效微粒空氣 (HEPA) 過濾器 (Feeley 1988)。 此外,供水系統應確保熱水均勻加熱至 60°C,沒有水停滯的區域,並且沒有配件包含促進細菌生長的材料 軍團菌.
如果控制措施不充分並且出現黴菌生長,則需要採取補救措施。 必須清除並丟棄所有生長在上面和其中的多孔有機材料,例如地毯和其他軟家具、天花板瓷磚和絕緣材料。 應使用次氯酸鈉漂白劑或合適的消毒劑清洗光滑表面。 可霧化的殺菌劑不應用於運行 HVAC 系統。
在修復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不要將受污染材料上或其中的微生物霧化。 在處理大面積黴菌生長(十平方米或更多)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遏制潛在危害,在整治期間保持遏制區域的負壓,並在遏制區域和遏制區域之間設置氣閘/淨化區。建築物的其餘部分(Morey 1993a,1993b;紐約市衛生部 1993)。 應使用帶 HEPA 過濾器的真空吸塵器收集在將受污染材料移入密封容器之前或過程中產生的粉塵。 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專業補救人員必須佩戴全面罩 HEPA 呼吸保護裝置和一次性防護服、鞋類和手套(紐約市衛生部 1993)。 如果要處理較小的黴菌生長區域,可以在經過適當培訓後僱用定期維護人員。 在這種情況下,認為沒有必要進行遏制,但工作人員必須佩戴全面的呼吸保護裝置和手套。 在所有情況下,應讓普通住戶和受僱進行補救的人員了解危險。 後者不應有預先存在的哮喘、過敏或免疫抑制疾病(紐約市衛生部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