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戶外活動的人們,尤其是從事農業和林業活動的人們,比其他人群更容易受到來自動物、植物、細菌、病毒等的健康危害。
植物和木材
最常見的是對植物和木製品(木材、樹皮成分、鋸末)的過敏反應,尤其是花粉。 傷害可能由加工(例如,刺、刺、樹皮)和繼發感染引起,這不能總是被排除,並可能導致進一步的並發症。 因此,合適的防護服尤為重要。
不可能全面描述植物和木製品及其成分的毒性。 特定領域的知識只能通過實踐經驗獲得,而不僅僅是從書本中獲得。 可能的安全措施必須源自對特定領域的了解。
大型哺乳動物
使用馬、牛、水牛、大像等作為工作動物可能會導致無法預料的危險情況,從而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的傷害。 從這些動物傳染給人類的疾病也構成了一個重要的危險。
動物傳播的感染和疾病
這些構成了最重要的生物危害。 它們的性質和發病率因地區而異。 因此不可能進行完整的概述。 表 1 包含一系列林業中常見的感染。
表 1. 林業常見感染的選擇。
|
因素 |
傳輸 |
位置 |
影響 |
預防/治療 |
阿米巴病 |
溶組織內阿米巴 |
人與人之間,與食物(水、水果、蔬菜)一起攝入; 通常無症狀攜帶者 |
熱帶和溫帶 |
消化道常見並發症 |
個人衛生; 不可能進行化學預防和免疫接種。 療法:化療 |
登革熱 |
蟲媒病毒 |
伊蚊叮咬 |
熱帶、亞熱帶、加勒比 |
疾病導致一年或更長時間的免疫力,而不是致命的 |
控制和消滅攜帶蚊子、蚊帳。 治療:對症 |
初夏腦膜腦炎 |
黃病毒 |
與 ixodes ricinus tick 的存在有關,在個別情況下已知的無媒介傳播(例如,牛奶) |
天然水庫僅限於某些地區,流行地區大多為人所知 |
可能會導致後期損害的並發症 |
可以進行主動和被動免疫。 治療:對症 |
丹毒 |
丹毒 |
處理魚或動物組織的人員受重傷 |
無處不在,尤其感染豬 |
一般在 2-3 週後自愈,可能出現菌血症(化膿性關節炎、受影響的心臟瓣膜) |
防護服 治療:抗生素 |
絲蟲病 |
班氏烏策菌、馬來布魯菌 |
從動物到人類,也從某些類型的蚊子 |
熱帶和亞熱帶 |
高度多樣化 |
個人衛生,防蚊。 治療:可以藥物治療 |
狐狸絛蟲 |
多球棘球oc |
野生動物,尤其是狐狸,不常見的還有家養寵物(貓、狗) |
必要的流行區知識 |
主要影響肝臟 |
不食用生的野果; 處理死狐狸時弄濕皮毛; 手套、護嘴 治療:臨床治療 |
氣態壞疽 |
各種梭菌 |
感染開始時,需要低氧化還原電位和壞死組織的厭氧環境(例如,打開壓碎的軟組織) |
無處不在,在土壤中,在人和動物的腸道中 |
高度致死性,不經治療即致死(1-3 天) |
迄今為止沒有已知的特異性抗毒素,氣態壞疽血清有爭議 治療:臨床治療 |
日本乙型腦炎 |
蟲媒病毒 |
來自蚊子(庫蚊 種); 人對人; 哺乳動物對人 |
流行於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及周邊國家 |
死亡率為 30%; 部分固化至 80% |
防蚊,可主動免疫; 治療:對症 |
鉤端螺旋體病 |
各種鉤端螺旋體 |
受感染的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小鼠、大鼠、野兔、狐狸、狗)的尿液、皮膚損傷、粘膜 |
全球流行地區 |
從無症狀到多器官感染 |
在受感染的動物周圍穿著適當的防護服,無法進行免疫接種 治療:青黴素、四環素 |
萊姆病 |
萊姆病螺旋體 |
Ixodes ricinus 蜱,其他昆蟲也懷疑 |
歐洲、北美、澳大利亞、日本、中國 |
多種形式的疾病,可能並發器官感染 |
蜱蟲感染前的個人防護措施,無法進行免疫接種 治療:抗生素 |
腦膜炎、腦膜腦炎 |
細菌(腦膜炎、肺炎葡萄球菌等) |
主要是空氣傳播的感染 |
腦膜炎球菌,腦膜炎流行病,否則無處不在 |
早期診斷和特殊治療的死亡率低於 10% |
個人衛生,隔離感染者 治療:抗生素 |
|
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 病毒、Arbo 病毒、皰疹病毒和水痘病毒) |
粘液和空氣傳播感染(氣道、結締組織、受傷的皮膚),老鼠是大部分病例的感染源 |
無處不在的發病率 |
皰疹感染死亡率高 (70%) |
個人衛生; 防鼠 治療:對症治療,對水痘有效的特定治療可能 |
|
蘑菇 |
多為全身感染 |
無處不在的發病率 |
不確定的預後 |
治療:抗生素(長期治療) |
|
分枝桿菌(見結核病) |
|
|
|
|
|
鉤端螺旋體(見鉤端螺旋體病) |
|
|
|
|
瘧疾 |
各種瘧原蟲(熱帶瘧原蟲、間日瘧原蟲、卵形瘧原蟲、惡性瘧原蟲、瘧原蟲) |
蚊子(按蚊屬) |
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
M. tropica 死亡率為 30% |
化學預防可能,但不是絕對確定,蚊帳,驅蟲劑,衣服 療法:藥物 |
盤尾絲蟲病 羅阿西斯 麥地那龍線蟲病 惡絲蟲病 |
各種絲蟲 |
蒼蠅、水 |
西非和中非、印度、巴基斯坦、幾內亞、中東 |
高度多樣化 |
控制蒼蠅,個人衛生 治療:手術、藥物或聯合 |
鳥病 |
鸚鵡熱衣原體 |
鳥類,尤其是鸚鵡品種和鴿子 |
遍佈全球 |
已經描述了致命案例 |
消除病原體儲存庫,無法進行免疫 療法:四環素 |
帕帕塔西熱 |
黃病毒 |
蚊子(白蛉) |
地中海國家、南亞和東亞、東非、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地方病和流行病 |
多為有利,往往療養期長,病殘留下深遠的免疫力 |
昆蟲防治 治療:對症 |
狂犬病 |
彈狀病毒 |
被受感染的野生動物或家養動物咬傷(唾液具有高度傳染性),描述為空氣傳播感染 |
世界上許多國家,頻率差異很大 |
殺傷力極強 |
主動(包括暴露後)和被動免疫可能 治療:臨床治療 |
反復發燒 |
疏螺旋體 |
蜱蟲、頭蝨和體蝨、囓齒動物 |
美洲、非洲、亞洲、歐洲 |
高燒; 如果不治療,死亡率高達 5% |
個人衛生 治療:藥物(如四環素) |
破傷風 |
破傷風梭菌(Clostridium tetani) |
腸胃外、深部不潔傷口、異物引入 |
無處不在,尤其常見於熱帶地區 |
殺傷力極強 |
可以進行主動和被動免疫 治療:臨床治療 |
鞭蟲病 |
鞭毛蟲 |
從在地下孵化 2-3 週的卵中攝取 |
熱帶、亞熱帶,美國很少見 |
只有嚴重的感染才會出現症狀 |
個人衛生 治療:可以藥物治療 |
恙蟲病熱 |
立克次體 (東方紅) |
與蟎蟲相關(動物宿主:大鼠、小鼠、有袋動物); 在種植園和灌木叢中工作引起的感染; 在戶外睡覺特別危險 |
遠東, 太平洋地區,澳大利亞 |
認真的課程; 及時治療死亡率接近於零 |
囓齒動物和蟎蟲控制,化學預防有爭議 治療:及時抗生素 |
肺結核 |
各種分枝桿菌(如 M. bovis、avium balnei) |
吸入受感染的飛沫、受污染的牛奶、接觸受感染的野生動物(如山羊、鹿、獾、兔子、魚)、傷口、粘膜 |
普及 |
死亡率仍然很高,取決於感染的器官 |
主動免疫可能,化學預防有爭議 治療:臨床治療、隔離、藥物治療 |
兔熱病 |
圖拉弗朗西斯菌 |
消化道傷口、受污染的水、囓齒動物、接觸野兔、蜱、節肢動物、鳥類; 細菌也可以通過未受傷的皮膚進入 |
普及 |
各種形式的疾病; 初病導致免疫力; 接受治療的死亡率為 0%,未經治療的死亡率約為 6%。 XNUMX% |
疫區注意野生動物,消毒飲水 治療:抗生素 |
黃熱病 |
病毒 |
被野生靈長類動物感染的森林蚊子叮咬 |
中非、南美洲和中美洲 |
高達 10% 的死亡率 |
主動免疫 |
毒蛇
毒蛇咬傷總是醫療緊急情況。 他們需要正確的診斷和及時的治療。 識別蛇是決定性的重要。 由於種類繁多和地域特殊性,為此所需的知識只能在當地獲得,因此無法籠統描述。 阻塞靜脈和局部切口(僅限有經驗的人)作為急救措施並非沒有爭議。 需要及時服用特定的解毒劑。 還必須注意對解毒劑產生危及生命的一般過敏反應的可能性。 受傷人員應平躺運送。 不要使用酒精或嗎啡。
蜘蛛
迄今為止,很少有毒藥被研究過。 絕對應該嘗試識別蜘蛛(只能在當地獲得知識)。 實際上,沒有有效的一般急救措施(可能使用可用的抗血清)。 此外,關於毒蛇的說法也類似。
蜜蜂、黃蜂、黃蜂、螞蟻
昆蟲毒藥具有非常不同的效果,具體取決於地點。 從皮膚上去除毒刺(並註意在處理過程中不要引入更多毒物)和局部冷卻是推薦的急救措施。 最可怕的並發症是危及生命的全身過敏反應,可由昆蟲叮咬引起。 因此,對昆蟲毒藥過敏的人應該隨身攜帶腎上腺素和可注射的抗組胺藥。
蝎子
受傷後,一定要服用一劑解毒劑。 當地的急救知識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