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緊急情況的發生通常是由於缺乏系統或現有系統故障來限制、控製或防止觸發事件的情況,如果管理不善,就會導致災難。 緊急情況可以定義為影響人員安全或福利或運營連續性的計劃外事件,需要有效和及時的響應以遏制、控製或緩解這種情況。
所有形式的採礦作業都有可能導致緊急情況的特殊危險和風險。 地下採煤的危害包括甲烷釋放和煤塵產生、高能採礦系統和煤的自燃傾向。 由於地層破裂(岩爆、岩崩、上盤和柱子破裂)、意外起爆炸藥和硫化礦粉塵,地下金屬礦開採可能會發生緊急情況。 露天採礦作業涉及與大型高速移動設備、意外起爆和邊坡穩定性相關的風險。 礦物加工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危險化學品接觸、溢出或洩漏以及尾礦壩失效。
良好的採礦和運營實踐已經演變為包含相關措施來控製或減輕這些風險。 然而,儘管一些國家已採用正式的風險管理技術作為提高礦山安全並降低礦山緊急情況的可能性和後果的積極戰略,但礦難在世界各地繼續經常發生。
事故調查和詢問繼續發現未能吸取過去的教訓以及未能對已知的危害和風險採取有效的障礙和控制措施。 這些失敗往往因缺乏足夠的措施來干預、控制和管理緊急情況而變得更加複雜。
本文概述了一種應急準備方法,可用作控制和減輕採礦危害和風險的框架,並製定有效措施以確保對緊急情況的控制和礦山運營的連續性。
應急準備管理系統
擬議的應急準備管理系統包括一種預防和管理緊急情況的綜合系統方法。 這包括:
- 組織意圖和承諾(公司政策、管理承諾和領導)
- 風險管理(危害和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控制)
- 管理計劃外事件、事件或緊急情況的措施的定義
- 應急組織的定義(戰略、結構、人員配備、技能、系統和程序)
- 提供設施、設備、用品和材料
- 培訓人員識別、遏制和通知事件及其在動員、部署和事件後活動中的作用
- 通過定期審計程序和試驗評估和加強整個系統
- 定期風險和能力重新評估
- 對緊急情況下的響應進行批判和評估,並進行必要的系統改進。
將應急準備納入 ISO 9000 質量管理體系框架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的方法,可以及時、有效和安全地遏制和控制緊急情況。
組織意圖和承諾
很少有人會相信有必要進行應急準備,除非潛在的危險被識別出來並且被視為直接威脅,即使不是很可能也很有可能發生並且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發生。 然而,緊急情況的本質是這種認識通常不會在事件發生之前發生,或者被合理化為沒有威脅。 缺乏適當的系統或現有系統出現故障會導致事故或緊急情況。
對有效的應急準備計劃的承諾和投資為組織提供了能力、專業知識和系統,以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履行道德和法律義務並增強緊急情況下業務連續性的前景。 在煤礦火災和爆炸(包括非致命事故)中,由於損壞程度、所採用的控制措施的類型和性質,甚至是礦山的損失,業務連續性損失往往是巨大的。 調查過程也有很大影響。 未能採取有效措施來管理和控制事件將進一步加劇整體損失。
有效的應急準備系統的開發和實施需要管理層的領導、承諾和支持。 因此,有必要:
- 提供並確保持續的管理層領導、承諾和支持
- 建立長期目標和宗旨
- 保證財政支持
- 保證人員的可用性及其獲得和參與培訓
- 提供適當的組織資源來開發、實施和維護系統。
必要的領導和承諾可以通過任命一名經驗豐富、有能力和備受尊敬的官員作為應急準備協調員來證明,該官員有權確保組織所有級別和所有單位的參與和合作。 在協調員的領導下成立應急準備計劃委員會,將提供必要的資源,以在整個組織內規劃、組織和實施綜合有效的應急準備能力。
風險評估
風險管理過程能夠識別和分析組織面臨的風險類型,以確定其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 然後,該框架使風險能夠根據既定標准進行評估,以確定風險是否可接受或必須採用何種形式的處理來降低這些風險(例如,降低發生的可能性、減少發生的後果、轉移全部或部分風險)風險或規避風險)。 然後製定、實施和管理有針對性的實施計劃,以控制已識別的風險。
該框架可以類似地應用於製定應急計劃,以便在出現意外情況時能夠實施有效的控制措施。 風險的識別和分析可以高度準確地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 然後可以確定控制措施來解決每個公認的緊急情況,然後形成應急準備戰略的基礎。
可能被識別的場景可能包括表 1 中列出的部分或全部場景。或者,國家標準,例如澳大利亞標準 AS/NZS 4360:1995—風險管理,可能會提供一般風險來源列表,其他分類的風險,以及風險影響的領域,為應急準備中的危險分析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結構。
表 1. 應急準備的關鍵要素/子要素
火災
化學品溢出/洩漏
受傷
自然災害
社區疏散
|
爆炸/內爆
內亂
電源(檢測)失敗
突水
|
曝光
環境建議
塌陷
交通運輸
解救
|
資料來源:安大略省礦山事故預防協會(未註明日期)。
應急控制措施和策略
應在應急準備系統內確定、評估和製定三個級別的響應措施。 個人或主要反應 包括個人在識別危險情況或事件時採取的行動,包括:
- 將情況、情況或事件通知適當的主管、控制人或管理人員
- 遏制(基本滅火、生命維持或解救)
- 疏散、逃離或避難。
二次反應 包括受過訓練的響應人員在收到事件通知後採取的行動,包括消防隊、搜救隊和特殊傷員救援隊 (SCAT),所有這些都使用先進的技能、能力和設備。
三級反應 包括在無法安全或有效利用主要和次要響應的情況下部署專門的系統、設備和技術,包括:
- 人員定位裝置和地震事件探測器
- 大口徑鑽孔救援
- 惰化、遠程密封或溢流
- 監視/勘探車輛和系統(例如,鑽孔攝像機和大氣採樣)。
定義應急組織
允許情況持續的時間越長,緊急情況就會變得越嚴重。 現場人員必須做好適當應對緊急情況的準備。 必須協調和管理大量活動,以確保迅速有效地控制局勢。
應急組織提供了一個結構化框架,定義並整合了應急策略、管理結構(或指揮鏈)、人員資源、角色和職責、設備和設施、系統和程序。 它涵蓋緊急情況的所有階段,從最初的識別和遏制活動,到通知、動員、部署和恢復(恢復正常運作)。
應急組織應解決一些關鍵因素,包括:
- 對緊急情況的主要和次要響應能力
- 管理和控制緊急情況的能力
- 協調和溝通,包括收集、評估和評估數據、決策制定和實施
- 有效控制所需程序的範圍,包括識別和遏制、通知和早期報告、緊急情況聲明、具體操作程序、消防、疏散、解救和生命支持、監測和審查
- 確定和分配關鍵職能職責
- 控制、諮詢、技術、行政和支持服務
- 在溝通渠道、權力級別、問責制、合規、聯絡和政策方面從正常行動到緊急行動的過渡安排
- 長期維持緊急行動和提供換班的能力和能力
- 緊急情況下組織變化的影響,包括人員的監督和控制; 重新分配或重新分配人員; 動機、承諾和紀律; 專家和專家、外部機構和公司官員的作用
- 應急條款,以解決諸如下班後出現的情況或關鍵組織成員不在或受緊急情況影響的情況
- 三級響應系統、設備和技術的集成和部署。
應急設施、設備和材料
控制和減輕緊急情況所需的設施、設備和材料的性質、範圍和範圍將通過風險管理流程的應用和擴展以及緊急控制策略的確定來確定。 例如,高度的火災風險將需要提供足夠的消防設施和設備。 這些將根據風險狀況進行部署。 同樣,有效解決生命支持和急救或疏散、逃生和救援所需的設施、設備和材料可如表 2 所示確定。
表 2. 應急設施、設備和物資
緊急新聞 |
反應水平 |
||
主 |
次要 |
第三 |
|
火 |
安裝在高風險區域附近的滅火器、消防栓和軟管,例如傳送帶、加油站、變壓器和變電站,以及移動設備 |
在中心區域提供呼吸器和防護服,使“消防隊”能夠使用泡沫發生器和多根軟管等先進設備做出反應 |
提供遠程密封或惰化。 |
生命支持和急救 |
生命支持、呼吸和循環 |
急救、分診、穩定和解救 |
輔助醫療、法醫、法律 |
疏散、逃生和救援 |
提供警告或通知系統、安全逃生通道、氧氣自救器、生命線和通信系統、運輸車輛的可用性 |
提供裝備適當的避難所、訓練有素和裝備精良的地雷救援隊、人員定位裝置 |
大直徑鑽孔救援系統、惰性化、專門設計的救援車輛 |
緊急情況下可能需要的其他設施和設備包括事件管理和控制設施、員工和救援集合區、現場安全和訪問控制、近親和媒體設施、材料和消耗品、運輸和物流。 這些設施和設備是在事故發生前提供的。 最近的地雷緊急情況加強了關註三個具體基礎設施問題的必要性,即避難所、通信和大氣監測。
避難所
避難所越來越多地被用作加強地下人員逃生和救援的手段。 有些旨在允許人員進行自救並安全地與地面通信; 其他的設計用於長時間避難,以便進行輔助救援。
安裝避難室的決定取決於礦井的整體逃生和救援系統。 在考慮避難所的需要和設計時,需要評估以下因素:
- 被困的可能性
- 地下人員通過正常疏散方式疏散所需的時間,這在工作範圍大或條件困難(例如低高度或陡坡)的礦井中可能會過長
- 地下人員獨立逃生的能力(例如,先前存在的健康狀況或健康水平以及事件中受傷)
- 維護和使用避難所所需的紀律
- 協助人員在能見度極低和受脅迫的條件下找到避難所的方法
- 所需的防爆和防火性能
- 必要的尺寸和容量
- 提供的服務(例如,通風/空氣淨化、冷卻、通信、衛生和生計)
- 惰化作為控制策略的潛在應用
- 人員最終恢復的選擇(例如,礦山救援隊和大直徑鑽孔)。
通訊
通信基礎設施通常在所有礦山中都已到位,以促進運營管理和控制,並通過呼叫支持為礦山安全做出貢獻。 不幸的是,基礎設施通常不夠堅固,無法承受重大火災或爆炸,從而在最有益的時候中斷通信。 此外,傳統系統包含無法與大多數呼吸器一起安全使用的手持設備,並且通常部署在固定設備附近的主要進氣道中,而不是逃生通道中。
應密切評估事後溝通的必要性。 雖然事後通信系統最好是事前系統的一部分,但為了提高可維護性、成本和可靠性,可能需要一個獨立的應急通信系統。 無論如何,通信系統應該整合到整體逃生、救援和應急管理策略中。
大氣監測
了解事故發生後礦井中的情況對於確定和實施最適當的措施來控制情況以及協助逃生工人和保護救援人員至關重要。 應密切評估事故後大氣監測的需求,並應提供滿足特定礦山需求的系統,可能包括:
- 正常和潛在異常大氣條件的固定站大氣和通風采樣點的位置和設計
- 維護分析、趨勢和解釋礦井大氣的能力,特別是在事故後可能存在爆炸性混合物的地方
- 將鑽孔周圍的管束系統模塊化,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採樣延遲並提高系統的穩健性
- 提供系統以驗證事件後管束系統的完整性
- 在事故發生後可能出現爆炸性混合物且可能需要救援人員進入礦井的情況下使用氣相色譜法。
應急準備技能、能力和培訓
通過確定核心風險和應急控制措施、制定應急組織和程序以及確定必要的設施和設備,可以很容易地確定有效應對緊急情況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應急準備技能和能力不僅包括應急計劃和管理,還包括與初級和次級響應舉措相關的各種基本技能,這些技能應納入綜合培訓戰略,包括:
- 事件的識別和控制(例如,消防、生命支持、疏散和解救)
- 通知(例如,無線電和電話程序)
- 動員和部署活動(例如,搜索和救援、消防、傷亡管理和恢復屍體)。
應急準備系統通過確定緊急情況下特定、可預測和可靠的工作場所成果的必要性、程度和範圍以及支撐能力,為製定有效的培訓戰略提供了一個框架。 該系統包括:
- 一份意向書,詳細說明為什麼要培養必要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並提供組織承諾和領導才能取得成功
- 風險管理和管理確定關鍵內容元素的緊急情況的措施(例如,火災、爆炸、危險材料、計劃外移動和排放、破壞、炸彈威脅、安全漏洞等)
- 應急組織的定義(戰略、結構、人員配置、技能、系統和程序),確定誰將接受培訓、他們在緊急情況中的作用以及必要的技能和能力
- 識別培訓資源,確定哪些輔助工具、設備、設施和人員是必要的
- 對人員進行識別和遏制、通知、動員、部署和事件後活動方面的培訓,以發展必要的技能和能力基礎
- 整個系統的例行測試、評估和增強,加上定期的風險和能力重新評估,完成學習過程並確保存在有效的應急準備系統。
表 3. 應急準備培訓矩陣
訓練反應水平 |
|
|
教育小學 |
程序性/次要 |
功能/第三 |
旨在確保員工了解礦山緊急情況的性質以及整體應急計劃的具體方面如何涉及或影響個人,包括主要響應措施。 |
成功完成應急響應計劃中定義的特定程序的技能和能力以及與特定緊急情況相關的二級響應措施。 |
發展管理和控制緊急情況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
知識和能力要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審計、審查和評估
需要採用審計和審查流程來評估和評估整體應急系統、程序、設施、維護計劃、設備、培訓和個人能力的有效性。 審計或模擬的實施毫無例外地提供了改進的機會、建設性的批評和對關鍵活動令人滿意的績效水平的驗證。
每個組織都應針對每個運營班次每年至少測試一次其整體應急計劃。 計劃的關鍵要素,如應急電源或遠程報警系統,應單獨進行測試並更頻繁地進行測試。
有兩種基本的審計形式。 橫向審計 涉及測試整體應急計劃的小而具體的元素,以確定缺陷。 看似很小的缺陷在實際緊急情況下可能會變得很嚴重。 表 4 列出了此類要素和相關缺陷的示例。 垂直審計 通過模擬緊急事件同時測試計劃的多個元素。 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審計遠程礦山或設施的計劃啟動、搜索和救援程序、生命支持、消防和與應急響應相關的後勤等活動。
表 4. 應急計劃橫向審計示例
元件 |
不足 |
初期事件或事件的指標 |
不承認、通知、記錄和處理 |
警報/疏散程序 |
不熟悉疏散程序的員工 |
緊急呼吸器的佩戴 |
不熟悉呼吸器的員工 |
消防設備 |
滅火器已排放,灑水噴頭被塗漆,消防栓被隱藏或掩埋 |
緊急警報 |
警報被忽略 |
氣體檢測儀器 |
未定期維護、維修或校準 |
模擬可能涉及來自多個部門的人員,也可能涉及其他公司、互助組織,甚至是警察和消防部門等緊急服務部門的人員。 外部應急服務組織的參與為各方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來加強和整合應急準備操作、程序和設備,並針對特定地點的主要風險和危害調整響應能力。
應盡快進行正式評審,最好是在審計或模擬之後立即進行。 表彰應該擴展到那些表現出色的個人或團隊。 必須盡可能具體地描述弱點,並審查程序以在必要時納入系統改進。 必須實施必要的更改,並且必須監控性能以進行改進。
強調計劃、實踐、紀律和團隊合作的持續計劃是均衡模擬和訓練演練的必要元素。 經驗反复證明,每一次演練都是一次好演練; 每一次演習都是有益的,並且提供了展示優勢和暴露需要改進的領域的機會。
定期風險和能力重新評估
很少有風險保持不變。 因此,需要監控和評估風險以及控制和應急準備措施的能力,以確保不斷變化的環境(例如,人員、系統、流程、設施或設備)不會改變風險優先級或削弱系統能力。
結論
緊急情況通常被認為是不可預見的事件。 然而,在這個通訊和技術發達的時代,很少有事件可以真正稱為不可預見的,也很少有不幸是沒有經歷過的。 報紙、危險警報、事故統計和技術報告都為準備不足的人提供了可靠的歷史數據和未來可能發生的景象。
儘管如此,緊急情況的性質會隨著行業的變化而變化。 依靠從過去的經驗中採取的技術和應急措施並不總能為未來的事件提供相同程度的安全保障。
風險管理為了解礦山危害和風險以及開發有效的應急響應能力和系統提供了全面和結構化的方法。 必須了解並持續應用風險管理流程,尤其是在將礦山救援人員部署到具有潛在危險或爆炸性的環境中時。
支持勝任的應急準備是對所有礦工進行基本危險意識培訓、早期識別和通知初期事件和触發事件以及主要反應和逃生技能。 在高溫、潮濕、煙霧和低能見度條件下進行預期訓練也很重要。 未能對人員進行這些基本技能的充分培訓往往是事故和災難之間的區別。
培訓提供了實施應急準備組織和規劃的機制。 質量系統框架內的應急準備與例行審計和模擬相結合,提供了改進和加強應急準備的機制。
國際勞工組織 1955 年礦山安全與健康公約(第 176 號)和 1995 年建議書(第 183 號)為改善礦山安全與健康提供了一個總體框架。 擬議的應急準備系統為實現公約和建議書中確定的成果提供了一種方法。
致謝: 非常感謝煤礦技術服務經理(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礦山救援服務中心)Paul MacKenzie-Wood 先生在本文的準備和評論中提供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