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幅工具方法

兒童類

28.流行病學與統計學

28.流行病學與統計學(12)

橫幅4

 

28.流行病學與統計學

章節編輯:  Franco Merletti、Colin L. Soskolne 和 Paolo Vineis


目錄

表格和數字

流行病學方法應用於職業健康與安全
Franco Merletti、Colin L. Soskolne 和 Paolo Vineis

暴露評估
M·杰拉爾德·奧特

總結工作生活接觸措施
科林·L·索斯科尼

測量暴露的影響
謝莉亞·霍爾·扎姆

     案例研究:措施
     Franco Merletti、Colin L. Soskolne 和 Paola Vineis

研究設計中的選項
斯文赫恩伯格

研究設計中的有效性問題
安妮·薩斯科

隨機測量誤差的影響
Paolo Vineis 和 Colin L. Soskolne

統計方法
Annibale Biggeri 和馬里奧布拉加

流行病學研究中的因果關係評估和倫理
保羅維尼斯

說明職業病監測方法論問題的案例研究
王正德

流行病學調查問卷
Steven D. Stellman 和 Colin L. Soskolne

石棉歷史透視
勞倫斯加芬克爾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五個選定的工作生活暴露的總結措施

2. 疾病發生的措施

3. 隊列研究的關聯測量

4. 病例對照研究的關聯措施

5. 群組數據的一般頻率表佈局

6. 病例對照數據的樣本佈局

7. 佈局病例對照數據 - 每個病例一個對照

8. 1950 個人的假設隊列到 T2

9. 集中趨勢和分散指數

10. 二項式實驗和概率

11. 二項式實驗的可能結果

12. 二項式分佈,15 次成功/30 次試驗

13. 二項分佈,p = 0.25; 30次試驗

14. II 類錯誤和功效; x = 12, n = 30,一個 = 0.05

15. II 類錯誤和功效; x = 12, n = 40,一個 = 0.05

16. 632 名工人接觸石棉 20 年或更長時間

17. O/E 632 名石棉工人的死亡人數

人物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圖片.

EPI110F1EPI110F2


點擊返回頁面頂部

查看項目...
29. 人體工學

29. 人體工程學 (27)

橫幅4

 

29. 人體工學

章節編輯:  沃爾夫岡·勞里格和約阿希姆·韋德

 


 

目錄 

表格和數字

概述
沃爾夫岡·勞里格和約阿希姆·韋德

目標、原則和方法

人體工程學的本質和目標
威廉·辛格爾頓

活動、任務和工作系統分析
維羅妮克·德·凱澤

人體工程學和標準化
弗里德海姆·納赫賴納

核對表
普拉納布·庫馬爾·納格

物理和生理方面

人體測量學
梅爾基奧爾·馬薩利

肌肉工作
Juhani Smolander 和 Veikko Louhevaara

工作姿勢
伊爾卡·庫林卡

生物力學
弗蘭克·達比

一般疲勞
埃蒂安·格蘭讓

疲勞與恢復
羅爾夫·赫爾比格和沃爾特·羅默特

心理方面

腦力勞動
溫弗里德哈克

警覺
赫伯特豪雅

精神疲勞
彼得·里希特

工作的組織方面

工作組織
埃伯哈德·烏利希和古德拉·格羅特

睡眠剝奪
小木一孝

工作系統設計

工作站
羅蘭卡德佛斯

工具
TM弗雷澤

控件、指示器和麵板
卡爾·赫·克羅默

信息處理與設計
安德里斯·F·桑德斯

為所有人設計

為特定群體設計
笑話 H. Grady-van den Nieuwboer

     案例研究:人類功能受限的國際分類

文化差異
後尚沙納瓦茲

老年工人
安托萬·拉維爾和謝爾蓋·沃爾科夫

有特殊需要的工人
笑話 H. Grady-van den Nieuwboer

人體工程學的多樣性和重要性——兩個例子

鑽石製造中的系統設計
以薩迦吉拉德

無視人體工程學設計原則:切爾諾貝利
弗拉基米爾·穆尼波夫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基本人體測量核心列表

2. 疲勞和恢復取決於活動水平

3. 兩種應力因素對應變的組合效應規律

4. 區分精神緊張的幾種負面後果

5. 以工作為導向的生產結構化原則

6. 參與組織環境

7. 用戶參與技術過程

8. 不規律的工作時間和睡眠剝奪

9. 提前、錨定和延遲睡眠的各個方面

10. 控制動作和預期效果

11. 常見手控器的控效關係

12. 控制安排規則

13. 標籤指南

人物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查看文章上下文中的圖片.

ERG040T1ERG040F1ERG040F2ERG040F3ERG040T2ERG040F5ERG070F1ERG070F2ERG070F3ERG060F2ERG060F1ERG060F3ERG080F1ERG080F4ERG090F1ERG090F2ERG090F3ERG090F4ERG225F1ERG225F2ERG150F1ERG150F2ERG150F4ERG150F5ERG150F6ERG120F1ERG130F1ERG290F1ERG160T1ERG160F1ERG185F1ERG185F2ERG185F3ERG185F4ERG190F1ERG190F2ERG190F3ERG210F1ERG210F2ERG210F3ERG210F4ERG210T4ERG210T5ERG210T6ERG220F1ERG240F1ERG240F2ERG240F3ERG240F4ERG260F1ERG300F1ERG255F1

查看項目...
30. 職業衛生

30. 職業衛生 (6)

橫幅4

 

30. 職業衛生

章節編輯:  羅伯特·赫里克 


 

目錄 

表格和數字

目標、定義和一般信息
Berenice I. Ferrari 戈爾澤

危險識別
琳娜·利連貝格

工作環境評估
洛瑞·A·托德

職業衛生:通過乾預控制暴露
詹姆斯·斯圖爾特

暴露評估的生物學基礎
迪克·黑德里克

職業接觸限值
丹尼斯·J·帕斯滕巴赫

1. 化學危害; 生物和物理製劑

2. 職業接觸限值 (OEL) - 各個國家

人物

IHY010F1 IHY010F2 IHY010F3 IHY040T1 IHY040T2 IHY040T3 IHY040T4 IHY040T5 IHY060T1 IHY060T3

查看項目...
31. 個人防護

31. 個人防護 (7)

橫幅4

 

31. 個人防護

章節編輯:  羅伯特·赫里克 


 

目錄 

表格和數字

個人防護的概述和原理
羅伯特·赫里克

眼睛和麵部保護器
木村菊子

足部和腿部保護
三浦豐彥

頭部保護
伊莎貝爾·巴爾蒂和阿蘭·邁耶

聽力保護
John R. Franks 和 Elliott H. Berger

防護服
S.扎克·曼斯多夫

呼吸系統防護
托馬斯·尼爾森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透光率要求(ISO 4850-1979)

2. 防護等級 - 氣焊和釬焊

3. 防護等級——氧氣切割

4. 防護等級——等離子弧切割

5. 保護等級 - 電弧焊或氣刨

6. 防護等級——等離子直接電弧焊

7. 安全頭盔:ISO標準3873-1977

8. 聽力保護器的降噪等級

9. 計算 A 加權降噪

10. 皮膚危害類別示例

11. 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能要求

12. 與特定活動相關的物質危害

13. ANSI Z88 2 (1992) 指定的保護係數

人物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查看文章上下文中的圖片。

防護裝備020F1防護裝備020F2防護裝備020F3防護裝備020F4防護裝備030F1防護裝備030F2防護裝備030F3防護裝備050F1防護裝備050F2防護裝備060F1防護裝備060F2防護裝備060F3防護裝備060F4防護裝備060F5防護裝備070F3防護裝備070F5防護裝備070F7防護裝備080F3防護裝備080F1防護裝備080F2


點擊返回頁面頂部

查看項目...
32. 記錄系統和監控

32. 記錄系統和監控 (9)

橫幅4

 

32. 記錄系統和監控

章節編輯:  史蒂文·D·斯特爾曼

 


 

目錄 

表格和數字

職業病監測和報告系統
史蒂文·B·馬科維茨

職業危害監測
戴維·H·韋格曼和史蒂文·D·斯特爾曼

發展中國家的監測
David Koh 和 Kee-Seng Chia

工傷與疾病分類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埃利斯·比德爾

非致命工作場所傷害和疾病的風險分析
約翰·魯瑟

案例研究:工人保護和事故與職業病統計 - 德國 HVBG
馬丁·布茨和伯克哈德·霍夫曼

案例研究:Wismut - 重新審視鈾暴露
海因茨·奧滕和霍斯特·舒爾茨

流行病學職業暴露評估的測量策略和技術
弗蘭克博赫曼和赫爾穆特布洛姆

案例研究:中國的職業健康調查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肝臟血管肉瘤 - 世界名錄

2. 職業病,美國,1986 年與 1992 年

3. 美國死於塵肺和胸膜間皮瘤

4. 法定職業病清單樣本

5. 疾病和傷害報告代碼結構,美國

6. 非致命性職業傷害和疾病,美國 1993

7. 職業傷害和疾病的風險

8. 重複運動條件下的相對風險

9. 工作場所事故,德國,1981-93

10. 金屬加工事故中的磨床,德國,1984-93

11. 職業病,德國,1980-93

12. 傳染病,德國,1980-93

13. Wismut 礦山的輻射暴露

14. 1952-90 年 Wismut 鈾礦的職業病

人物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圖片.

REC60F1AREC060F2REC100F1REC100T1REC100T2


點擊返回頁面頂部

查看項目...
33.毒理學

33.毒理學(21)

橫幅4

 

33.毒理學

章節編輯:Ellen K. Silbergeld


目錄

表格和數字

簡介
Ellen K. Silbergeld,章節編輯

毒理學總則

定義和概念
Bo Holmberg、Johan Hogberg 和 Gunnar Johanson

毒代動力學
杜尚久里奇

目標器官和關鍵影響
馬雷克·雅庫博夫斯基

年齡、性別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斯波緬卡·泰利斯曼

毒性反應的遺傳決定因素
Daniel W. Nebert 和 Ross A. McKinnon

毒性機制

簡介和概念
菲利普·G·渡邊

細胞損傷和細胞死亡
本傑明·F·特朗普和艾琳·K·貝瑞茲斯基

遺傳毒理學
R. Rita Misra 和 Michael P. Waalkes

免疫毒理學
Joseph G. Vos 和 Henk van Loveren

靶器官毒理學
埃倫·K·西爾伯格爾德

毒理學測試方法

生物標誌物
菲利普格蘭讓

遺傳毒性評估
大衛·M·德馬里尼和詹姆斯·赫夫

體外毒性測試
喬安妮·祖洛

結構活動關係
埃倫·K·西爾伯格爾德

監管毒理學

健康與安全法規中的毒理學
埃倫·K·西爾伯格爾德

危險識別原則——日本方法
池田雅之

美國對生殖毒物和神經毒劑進行風險評估的方法
埃倫·K·西爾伯格爾德

危險識別方法 - IARC
哈里·瓦尼奧和朱利安·威爾伯恩

附錄 - 對人類致癌性的總體評估:IARC 專論第 1-69 卷 (836)

致癌物風險評估:其他方法
塞斯·範·德·海登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關鍵器官和關鍵影響的例子
  2. 金屬可能的多重相互作用的基本效應
  3. 暴露於苯胺和乙酰苯胺的工人的血紅蛋白加合物
  4. 遺傳性、易患癌症的疾病和 DNA 修復缺陷
  5. 在人體細胞中表現出遺傳毒性的化學品示例
  6. 免疫標記物檢測分類
  7. 暴露生物標誌物的例子
  8. 識別人類癌症風險的方法的優缺點
  9. 用於肝毒性研究的體外系統比較
  10. SAR 與測試數據的比較:OECD/NTP 分析
  11. 日本法律對化學物質的管制
  12. 日本化學物質管理法的檢測項目
  13. 化學物質與化學物質管理法
  14. 選定的主要神經毒性事件
  15. 測量神經毒性的專門測試示例
  16. 生殖毒理學終點
  17. 低劑量外推程序的比較
  18. 致癌物風險表徵中經常引用的模型

人物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圖片.

testTOX050F1TOX050F2TOX050F4TOX050T1TOX050F6TOX210F1TOX210F2TOX060F1TOX090F1TOX090F2TOX090F3TOX090F4TOX110F1TOX260F1TOX260T4


點擊返回頁面頂部

查看項目...
星期二,08 March 2011 21:29

一般疲勞

本文改編自《職業健康與安全百科全書》第 3 版。

從個人經驗來看,疲勞和休息這兩個概念是眾所周知的。 “疲勞”一詞用於表示非常不同的情況,所有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工作能力和抵抗力下降。 疲勞概念的廣泛使用導致了近乎混亂的混亂,有必要對當前的想法進行一些澄清。 長期以來,生理學區分肌肉疲勞和全身疲勞。 前者是一種局限在肌肉中的急性疼痛現象:全身疲勞的特徵是工作意願下降。 本文僅關註一般疲勞,也可稱為“精神疲勞”或“神經疲勞”以及它所必需的其餘部分。

全身疲勞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圖 1 顯示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效果就好像在一天中,所有經歷過的各種壓力都在機體中累積,逐漸產生一種越來越強烈的感覺疲勞。 這種感覺促使決定停止工作; 它的作用是睡眠的生理前奏。

圖 1. 日常疲勞原因的累積效應圖解

ERG225F1

如果可以躺下休息,疲勞是一種有益的感覺。 然而,如果一個人無視這種感覺並強迫自己繼續工作,疲勞感就會增加,直到變得令人痛苦並最終無法抗拒。 這種日常體驗清楚地表明了疲勞在維持生命中發揮的生物學意義,類似於其他感覺,例如口渴、飢餓、恐懼等。

靜止在圖 1 中表示為桶的排空。 如果有機體保持不受干擾,或者如果身體的至少一個重要部分沒有受到壓力,休息現象就會正常發生。 這解釋了所有工作休息時間在工作日起的決定性作用,從工作期間的短暫停頓到夜間睡眠。 桶的比喻說明正常生活在有機體承受的總負荷與休息的可能性總和之間達到某種平衡是多麼必要。

疲勞的神經生理學解釋

過去幾十年神經生理學的進步極大地促進了對中樞神經系統疲勞引發現象的更好理解。

生理學家赫斯是第一個觀察到電刺激某些間腦結構,尤其是丘腦內側核的某些結構,逐漸產生抑製作用,表現為反應能力下降並且有睡覺的傾向。 如果刺激持續一定時間,一般放鬆之後是困倦,最後是睡眠。 後來證明,從這些結構開始,主動抑制可能會延伸到所有意識現象集中的大腦皮層。 這不僅反映在行為上,還反映在大腦皮層的電活動上。 其他實驗也成功地啟動了其他皮層下區域的抑製作用。

從所有這些研究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位於間腦和中腦中的結構代表了有效的抑制系統,並引發疲勞及其所有伴隨現象。

抑制和激活

對動物和人類進行的大量實驗表明,它們對反應的一般傾向不僅取決於這種抑制系統,而且基本上還取決於以拮抗方式發揮作用的系統,稱為網狀上行激活系統。 我們從實驗中知道,網狀結構包含控制覺醒程度的結構,從而控制對反應的一般傾向。 這些結構與大腦皮層之間存在神經聯繫,大腦皮層在大腦皮層中對意識施加激活影響。 此外,激活系統接收來自感覺器官的刺激。 其他神經連接將來自大腦皮層(感知和思維區域)的衝動傳遞到激活系統。 在這些神經生理學概念的基礎上,可以確定外部刺激以及源自意識區域的影響,在通過激活系統時,可能會刺激對反應的傾向。

此外,許多其他研究可以得出結論,對激活系統的刺激也經常從植物中樞傳播,並導致有機體朝向能量消耗、工作、鬥爭、逃跑等方向(能量轉換)內臟)。 相反,似乎刺激植物神經系統範圍內的抑制系統會導致有機體傾向於休息,重建其能量儲備,同化現象(向營養轉化)。

通過綜合所有這些神經生理學發現,可以建立以下疲勞概念:疲勞的狀態和感覺受大腦皮層意識功能反應的製約,而大腦皮層又受兩個相互對立的系統支配——抑制系統和激活系統。 因此,人的工作傾向在每一時刻都取決於兩個系統的激活程度:如果抑制系統佔優勢,機體就會處於疲勞狀態;如果抑制系統佔優勢,則機體處於疲勞狀態。 當激活系統占主導地位時,它會表現出更強的工作傾向。

這種疲勞的心理生理學概念使得理解某些有時難以解釋的症狀成為可能。 因此,例如,當一些意外的外部事件發生或情緒緊張時,疲勞感可能會突然消失。 很明顯,在這兩種情況下,激活系統都受到了刺激。 相反,如果周圍環境單調或工作乏味,激活系統的功能就會減弱,抑制系統就會占主導地位。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機體沒有受到任何工作負荷的情況下,疲勞會出現在單調的情況下。

圖 2 以圖解方式描述了相互對抗的抑制和激活系統的概念。

圖 2. 通過抑制和激活系統控制工作傾向的圖示

ERG225F2

臨床疲勞

日復一日的明顯疲勞會逐漸形成慢性疲勞狀態,這是一個普遍的經驗問題。 然後疲勞感會加劇,不僅在晚上下班後就會出現,白天也會出現,有時甚至在工作開始之前就會出現。 這種狀態伴隨著不適感,通常是情緒化的。 在患有疲勞的人中經常觀察到以下症狀:精神情緒高漲(反社會行為、不相容)、抑鬱傾向(無動機的焦慮)和缺乏活力並失去主動性。 這些精神影響通常伴隨著一種非特異性不適,並表現為身心症狀:頭痛、眩暈、心臟和呼吸功能障礙、食慾不振、消化系統疾病、失眠等。

鑑於伴隨慢性疲勞的病態症狀傾向,它可以被稱為臨床疲勞。 缺勤率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短期缺勤率更高。 這似乎是由需要休息和增加的發病率引起的。 慢性疲勞狀態尤其發生在暴露於心理衝突或困難的人群中。 有時很難區分外部和內部原因。 事實上,幾乎不可能區分臨床疲勞的因果關係:對工作、上級或工作場所的消極態度可能是臨床疲勞的原因,也可能是結果。

研究表明,受僱於電信服務的總機操作員和監管人員在工作後表現出明顯的疲勞生理症狀(視覺反應時間、閃爍融合頻率、靈活性測試)。 醫學調查表明,與在郵政、電話等技術部門工作的類似女性群體相比,這兩組工人的神經質、易怒、睡眠困難和長期疲倦感明顯增加和電報服務。 症狀的累積並不總是由於女性的消極態度影響了她們的工作或工作條件。

預防措施

疲勞沒有靈丹妙藥,但可以通過關註一般工作條件和工作場所的物理環境來緩解這個問題。 例如,通過正確安排工作時間、提供充足的休息時間以及合適的食堂和洗手間,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就; 還應給予工人足夠的帶薪假期。 工作場所的人體工程學研究還可以通過確保座椅、桌子和工作台的尺寸合適以及工作流程的正確組織來幫助減輕疲勞。 此外,噪聲控制、空調、供暖、通風和照明都可能對延緩工人疲勞的發作產生有益影響。

單調和緊張也可以通過控制使用周圍的顏色和裝飾、音樂的間隔以及有時為久坐的工人進行體育鍛煉的休息來緩解。 工人的培訓,尤其是監督和管理人員的培訓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上一頁

週日,一月16 2011:18 43

靶器官毒理學

化學品和其他試劑的毒性研究和表徵通常是在特定器官和器官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的。 在本章中,選擇了兩個目標進行深入討論:免疫系統和基因。 選擇這些示例來代表複雜的目標器官系統和細胞內的分子目標。 對於目標器官毒理學的更全面討論,讀者可以參考標準毒理學教科書,例如 Casarett 和 Doull,以及 Hayes。 國際化學品安全計劃 (IPCS) 還發布了若干關於器官系統目標器官毒理學的標准文件。

目標器官毒理學研究通常根據表明物質特定毒性作用的潛在信息進行,這些信息來自流行病學數據或一般急性或慢性毒性研究,或基於保護某些器官功能的特殊關注,例如作為生殖或胎兒發育。 在某些情況下,法定機構明確要求進行特定目標器官毒性試驗,例如根據美國農藥法進行的神經毒性試驗(參見“美國對生殖毒物和神經毒劑進行風險評估的方法”,以及根據日本化學品法進行的致突變性試驗物質控制法(參見“危害識別原則:日本方法”)。

正如“靶器官和關鍵效應”中所討論的,關鍵器官的識別是基於對首先產生不良反應或對最低劑量或暴露有不良反應的器官或器官系統的檢測。 然後,此信息用於設計特定的毒理學研究或更明確的毒性測試,這些測試旨在引發目標器官中更敏感的中毒跡象。 靶器官毒理學研究也可用於確定作用機制,用於風險評估(參見“美國對生殖毒物和神經毒劑進行風險評估的方法”)。

靶器官毒性研究方法

可以通過暴露完整的生物體並詳細分析目標器官的功能和組織病理學,或通過體外暴露細胞、組織切片或短期或長期培養的整個器官來研究目標器官(參見“Mechanisms of毒理學:簡介和概念”)。 在某些情況下,人類受試者的組織也可用於靶器官毒性研究,這些可能提供驗證跨物種外推假設的機會。 但是,必須記住,此類研究不提供有關毒代動力學的相關信息。

一般而言,靶器官毒性研究具有以下共同特徵: 對靶器官進行詳細的組織病理學檢查,包括屍檢、組織重量和固定組織檢查; 目標器官中關鍵通路的生化研究,例如重要的酶系統; 器官和細胞成分執行預期代謝和其他功能的能力的功能研究; 目標器官細胞暴露和早期影響的生物標誌物分析。

目標器官生理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詳細知識可以納入目標器官研究。 例如,由於小分子量蛋白質的合成和分泌是腎功能的一個重要方面,腎毒性研究通常包括對這些參數的特別關注(IPCS 1991)。 因為細胞間通訊是神經系統功能的一個基本過程,神經毒性的靶器官研究可能包括神經遞質合成、攝取、儲存、釋放和受體結合的詳細神經化學和生物物理測量,以及膜變化的電生理測量與這些事件相關的潛力。

高度重視靶器官毒性的體外方法的開發,以替代或減少對整隻動物的使用。 這些方法在處理生殖毒物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Heindel 和 Chapin,1993 年)。

總之,靶器官毒性研究通常作為確定毒性的高級試驗進行。 進一步評估的具體目標器官的選擇取決於篩選水平測試的結果,例如經合組織和歐盟使用的急性或亞慢性測試; 出於對防止某些類型的不利健康影響的考慮,一些目標器官和器官系統可能是特別調查的先驗候選對象。

 

上一頁

星期二,01 March 2011 02:17

研究設計中的有效性問題

有效性的需要

流行病學旨在提供對人群疾病經歷的理解。 特別是,它可以用來深入了解健康不佳的職業原因。 這些知識來自對患有疾病的人群進行的研究,通過將他們與沒有這種疾病的人進行比較。 另一種方法是檢查從事特定工作並有特定暴露的人會患上哪些疾病,並將這些疾病模式與沒有類似暴露的人的疾病模式進行比較。 這些研究提供了特定暴露的疾病風險估計。 為了將來自此類研究的信息用於製定預防計劃、識別職業病以及為那些受到暴露影響的工人提供適當補償,這些研究必須是有效的。

合法性 可以定義為一項研究反映真實情況的能力。 因此,一項有效的研究能夠正確衡量暴露與疾病之間的關聯(陽性、陰性或缺失)。 它描述了真實風險的方向和大小。 有效性分為兩種類型:內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 內部效度是一項研究反映研究對象之間真實情況的能力; 外部有效性反映了人口中可能發生的情況。

有效性與測量的真實性有關。 有效性必須與測量精度區分開來,後者是研究規模和研究設計效率的函數。

內部有效性

當一項研究沒有偏見時,據說它是內部有效的,因此真實反映了研究參與者中存在的暴露與疾病之間的關聯。 觀察到的與暴露相關的疾病風險可能確實來自真實的關聯,因此是有效的,但它也可能反映了偏見的影響。 偏見會給現實帶來扭曲的形象。

三種主要類型的偏見,也稱為 系統誤差,通常區分為:

  • 選擇偏見
  • 信息或觀察偏差
  • 混雜

 

下面將使用職業健康環境中的示例簡要介紹它們。

選擇偏見

當進入研究受到潛在研究參與者的暴露狀態知識的影響時,就會發生選擇偏倚。 因此,只有當該人進入研究時(之前)疾病已經發生時,才會遇到這個問題。 通常,在流行病學環境中,這將發生在病例對照研究或回顧性隊列研究中。 這意味著,如果已知某人已被暴露,則他或她將更有可能被視為病例。 三組情況可能導致此類事件,這也取決於疾病的嚴重程度。

自我選擇偏差

當知道自己過去曾接觸過已知或認為有害的產品並且確信自己的疾病是接觸的結果的人會諮詢醫生以了解其他未接觸過的人可能忽略的症狀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對於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的疾病,這種情況尤其容易發生。 一個例子可能是處理用於癌症治療的藥物的女護士早孕流產或自然流產。 這些女性比大多數女性更了解生殖生理學,並且由於擔心她們生育孩子的能力,可能更有可能識別或標記為自然流產,而其他女性只會將其視為月經延遲。 羅斯曼 (Rothman, 1986) 引用的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的另一個例子涉及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對在內華達州進行的美國原子彈試驗期間在場的士兵進行的白血病研究。 在試驗場上的部隊中,有 76% 被追踪並構成了隊列。 其中,82% 是由調查人員發現的,但另有 18% 的人在聽到有關該研究的宣傳後親自聯繫了調查人員。 CDC 追踪到的 82% 中有 18 例白血病病例,XNUMX% 中有 XNUMX 例是自訴的。 這有力地表明,研究人員識別暴露人員的能力與白血病風險有關。

診斷偏差

當醫生一旦知道患者之前接觸過什麼,就更有可能診斷出特定疾病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例如,當大多數油漆是含鉛的時,一種稱為周圍神經炎伴麻痺的周圍神經疾病症狀也被稱為畫家的“腕骨下垂”。 了解患者的職業使得即使在早期階段也更容易診斷疾病,而對於不知道職業暴露於鉛的研究參與者來說,識別病原體會困難得多。

拒絕參與研究導致的偏見

當人們(無論是健康的還是生病的)被要求參加一項研究時,有幾個因素會影響他們是否同意。 是否願意回答冗長的問卷,這些問卷有時會詢問敏感問題,甚至更願意提供血液或其他生物樣本,這可能取決於個人的自利程度。 意識到過去潛在接觸的人可能準備好接受這項調查,希望這有助於找到疾病的原因,而認為自己沒有接觸過任何危險的東西或不感興趣的人在知道的情況下,可以拒絕參加研究的邀請。 這可以導致選擇那些最終將成為研究參與者的人,而不是所有可能已經成為研究參與者的人。

信息偏差

這也稱為觀察偏差,關注隨訪研究中的疾病結果和病例對照研究中的暴露評估。

前瞻性隨訪(隊列)研究中的差異結果評估

在研究開始時定義了兩組:暴露組和未暴露組。 如果這兩組之間的病例搜索不同,就會出現診斷偏差問題。 例如,考慮在給定行業中暴露於二噁英意外釋放的一群人。 對於高暴露人群,建立了積極的隨訪製度,定期進行醫學檢查和生物監測,而其餘的工作人群僅接受常規護理。 在密切監測下的人群中很可能會發現更多疾病,這將導致對風險的潛在高估。

回顧性隊列研究中的差異損失

在回顧性隊列研究中可能會出現與上一段中描述的機制相反的機制。 在這些研究中,通常的處理方法是從過去在特定行業就業的所有人的檔案開始,然後評估就業後的疾病或死亡率。 不幸的是,在幾乎所有的研究中,檔案都是不完整的,而且一個人失踪的事實可能與暴露狀態或疾病狀態或兩者有關。 例如,在最近對接觸芳香胺的化學工業工人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在一組 777 名接受過尿路腫瘤細胞學篩查的工人中發現了 34 個腫瘤。 總共只有 4.4 條記錄丟失,相當於暴露評估文件丟失了 25%,但對於膀胱癌病例,XNUMX 例中有 XNUMX 例丟失了暴露數據,即 XNUMX%。 這表明,成為案件的人的檔案比其他工人的檔案更容易丟失。 這可能是由於公司內部更頻繁的工作變動(這可能與曝光效應有關)、辭職、解僱或純屬偶然。

病例對照研究中暴露的差異評估

在病例對照研究中,疾病在研究開始時已經發生,將尋求有關過去暴露的信息。 偏見可能來自採訪者或研究參與者對調查的態度。 信息通常由訓練有素的採訪者收集,他們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研究背後的假設。 例如,在高度工業化地區進行的一項基於人群的膀胱癌病例對照研究中,研究人員可能很清楚某些化學物質(例如芳香胺)是膀胱癌的危險因素。 如果他們還知道誰患了這種疾病,誰沒有患上這種疾病,他們可能會對患有膀胱癌的參與者進行比對對照組更深入的採訪。 他們可能會堅持提供過去職業的更詳細信息,系統地搜索接觸芳香胺的情況,而對於控制,他們可能會以更常規的方式記錄職業。 由此產生的偏差被稱為 暴露懷疑偏差.

參與者自己也可能對這種偏見負責。 這就是所謂的 回憶偏差 以區別於面試官的偏見。 兩者都有曝光懷疑作為偏見的機制。 生病的人可能會懷疑他們的疾病是由職業引起的,因此會盡可能準確地記住他們可能接觸過的所有危險因素。 在處理未定義產品的情況下,他們可能傾向於回憶精確化學品的名稱,尤其是在向他們提供可疑產品清單的情況下。 相比之下,控件可能不太可能經歷相同的思維過程。

混淆

當在暴露和疾病之間觀察到的關聯部分是研究中暴露的影響與另一個因素混合的結果時,就會存在混雜。 比方說,我們發現焊工患肺癌的風險增加了。 我們很想立即得出結論,接觸焊接煙霧與肺癌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然而,我們也知道吸煙是迄今為止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因此,如果有可用信息,我們將開始檢查焊工和其他研究參與者的吸煙狀況。 我們可能會發現焊工比非焊工更容易吸煙。 在這種情況下,已知吸煙與肺癌有關,同時,在我們的研究中,吸煙也被發現與焊工有關。 用流行病學術語來說,這意味著吸煙與肺癌和焊接有關,正在混淆焊接與肺癌之間的關聯。

交互或效果修改

與上面列出的所有問題,即選擇、信息和混雜這些偏差相比,交互作用不是由於研究設計或分析問題而導致的偏差,而是反映了現實及其複雜性。 這種現象的一個例子如下:接觸氡是肺癌的危險因素,吸煙也是如此。 此外,吸煙和氡暴露對肺癌風險的影響也不同,這取決於它們是共同作用還是單獨作用。 大多數關於這個主題的職業研究都是在地下礦工中進行的,有時會提供相互矛盾的結果。 總的來說,似乎存在支持吸煙和氡暴露相互作用導致肺癌的論點。 這意味著肺癌風險會因接觸氡而增加,即使在非吸煙者中也是如此,但吸煙者因氡而增加的風險比非吸煙者大得多。 在流行病學術語中,我們說效果是乘法的。 與上述混雜相反,相互作用需要在分析中仔細分析和描述,而不是簡單地控制,因為它反映了生物學水平上發生的事情,而不僅僅是糟糕的研究設計的結果。 它的解釋導致對研究結果的更有效解釋。

外部有效性

只有確保內部有效性得到保障後,才能解決此問題。 如果我們確信研究中觀察到的結果反映了真實的關聯,我們可以問自己是否可以將這些結果外推到研究參與者本身所在的更大人群,甚至是其他相同的人群或者至少非常相似。 最常見的問題是針對男性獲得的結果是否也適用於女性。 多年來,研究,特別是職業流行病學調查一直只在男性中進行。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在美國、英國和瑞典對化學家進行的研究都發現特定癌症(即白血病、淋巴瘤和胰腺癌)的風險增加。 根據我們對接觸溶劑和其他一些化學物質的影響的了解,我們當時已經可以推斷出實驗室工作也對女性有致癌風險。 事實上,當第一項針對女性化學家的研究最終於 1980 世紀 XNUMX 年代中期發表時,情況就是如此,該研究發現的結果與男性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發現的其他多發癌症是乳腺癌和卵巢癌,傳統上認為它們僅與內源性因素或生殖有關,但最近懷疑殺蟲劑等環境因素可能對其起作用。 在女性癌症的職業決定因素方面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有效研究的策略

永遠不會存在完全有效的研究,但研究人員有責任盡量避免或至少盡量減少偏差。 這通常最好在研究設計階段完成,但也可以在分析期間進行。

學習規劃

只有通過仔細設計流行病學研究和嚴格執行所有後續的日常指導方針,包括對現場條件下研究的質量保證的一絲不苟的關注,才能避免選擇和信息偏差。 混淆可以在設計或分析階段處理。

選擇

必須明確定義將參與者視為案例的標準。 人們不能或至少不應該嘗試研究定義不明確的臨床狀況。 將暴露知識可能對疾病評估產生的影響降至最低的一種方法是只包括那些無論患者病史的任何信息都會被診斷出來的嚴重病例。 在癌症領域,研究通常僅限於具有疾病組織學證據的病例,以避免納入臨界病變。 這也意味著被研究的群體是明確定義的。 例如,在癌症流行病學中眾所周知,給定器官內不同組織學類型的癌症可能具有不同的風險因素。 如果病例數足夠,最好將肺腺癌與肺鱗癌區分開來。 無論進入研究的最終標準是什麼,都應該明確定義和描述。 例如,應使用國際疾病分類 (ICD) 指明疾病的確切代碼,對於癌症,應使用國際疾病分類-腫瘤學 (ICD-O)。

一旦指定了標準,就應努力最大限度地參與研究。 拒絕參與的決定幾乎從來都不是隨機做出的,因此會導致偏見。 研究應該首先呈現給看病的臨床醫生。 需要他們的批准才能接近患者,因此必須說服他們支持這項研究。 一個經常具有說服力的論點是,這項研究符合公眾健康的利益。 然而,在這個階段最好不要討論正在評估的確切假設,以避免對相關臨床醫生產生不當影響。 不應要求醫師承擔補充職責; 如果研究調查者提供手段來執行研究所需的常規護理之外的任何額外任務,則更容易說服衛生人員支持研究。 採訪者和數據提取者不應該了解他們患者的疾病狀況。

對提供給參與者的信息也應給予類似的關注。 研究的目標必須以寬泛、中立的方式描述,但也必須具有說服力和說服力。 重要的是,在避免使用醫學術語的同時,充分理解公共衛生的保密性和利益問題。 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財務或其他激勵措施被認為是不合適的,儘管應為參與者可能產生的任何費用提供補償。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普通民眾應該具備足夠的科學素養,以了解此類研究的重要性。 必須向每個潛在參與者解釋參與的好處和風險,他們需要完成調查問捲和/或提供生物樣本進行存儲和/或分析。 在獲得事先和充分知情的同意時不應施加脅迫。 如果研究完全基於記錄,則必須獲得負責確保此類記錄機密性的機構的事先批准。 在這些情況下,通常可以放棄個人參與者的同意。 相反,工會和政府官員的批准就足夠了。 流行病學調查不會對個人的私生活構成威脅,而是對改善人群健康的潛在幫助。 在進行研究之前,需要機構審查委員會(或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批准,並且他們期望上述大部分內容供他們審查。

資訊

在前瞻性後續研究中,暴露和未暴露參與者的疾病或死亡率狀態評估方法必須相同。 特別是,不應使用不同的來源,例如只檢查非暴露參與者的中央死亡登記冊,以及對暴露參與者使用強化主動監測。 同樣,必須以嚴格可比的方式獲得死因。 這意味著,如果一個系統被用來為未暴露的人群(通常是普通人群)獲取官方文件,那麼就永遠不應該計劃通過醫療記錄或對參與者本人或其家人的訪談來獲得更精確的信息。暴露的子組。

在回顧性隊列研究中,應努力確定研究人群與感興趣人群的比較接近程度。 人們應該通過使用有關人口構成的各種來源來提防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的潛在差異損失。 例如,將工資單列表與工會會員列表或其他專業列表進行比較可能很有用。 必須協調差異,必須嚴格遵守研究採用的方案。

在病例對照研究中,存在其他選擇以避免偏倚。 採訪者、研究人員和研究參與者無需了解研究中的確切假設。 如果他們不知道正在測試的關聯,他們就不太可能嘗試提供預期的答案。 讓研究人員對研究假設一無所知實際上通常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採訪者幾乎總是知道最有可能引起興趣的暴露,以及誰是個案,誰是對照。 因此,我們必須依靠他們的誠實以及他們在基礎研究方法方面的訓練,這應該是他們專業背景的一部分; 客觀性是科學各個階段的標誌。

不告知研究參與者研究的確切對象更容易。 關於收集數據以更好地了解健康和疾病的必要性的良好、基本的解釋通常就足夠了,並且將滿足倫理審查的需要。

混淆

混雜是唯一可以在研究設計階段或在提供足夠信息的情況下在分析階段處理的偏倚。 例如,如果年齡被認為是興趣關聯的潛在混雜因素,因為年齡與疾病風險相關(即,癌症在老年人中變得更頻繁)並且還與暴露(暴露條件隨年齡或與年齡相關的因素,如資格、工作職位和就業期限),存在幾種解決方案。 最簡單的方法是將研究限制在指定的年齡範圍內——例如,只招募 40 至 50 歲的白人男性。這將為簡單分析提供要素,但也有將結果的應用限制在單一人群的缺點性別年齡/種族群體。 另一種解決方案是按年齡匹配。 這意味著對於每個案例,都需要一個相同年齡的參照物。 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想法,但必須記住,隨著匹配因素數量的增加,滿足這一要求可能會很困難。 此外,一旦匹配了一個因素,就無法評估其在疾病發生中的作用。 最後一個解決方案是在研究數據庫中獲得關於潛在混雜因素的足夠信息,以便在分析中檢查它們。 這可以通過簡單的分層分析或使用更複雜的工具(例如多變量分析)來完成。 但是,應該記住,分析永遠無法彌補設計或實施不當的研究。

結論

流行病學研究中出現偏差的可能性由來已久。 當所研究的關聯很強(如吸煙和肺癌的情況)時,這並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因此一些不准確不會導致太嚴重的問題。 然而,現在是評估較弱風險因素的時候了,對更好工具的需求變得至關重要。 這包括對優秀研究設計的需求,以及將各種傳統設計(如病例對照或隊列研究)的優勢與更創新的方法(如嵌套在隊列中的病例對照研究)相結合的可能性。 此外,生物標誌物的使用可以提供對當前和可能過去的暴露以及疾病早期階段進行更準確評估的方法。

 

上一頁

星期二,08 March 2011 21:40

疲勞與恢復

疲勞和恢復是每個生物體的周期性過程。 疲勞可以描述為一種狀態,其特徵是疲勞感與活動表現的減少或不希望的變化相結合(Rohmert 1973)。

並不是人體的所有功能都會因使用而疲勞。 例如,即使在睡著時,我們也會呼吸,我們的心臟會不停地跳動。 顯然,呼吸和心臟活動的基本功能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都是可能的,不會感到疲勞,也不會為了恢復而停下來。

另一方面,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繁重工作後,我們發現容量會下降——我們稱之為 疲勞. 這不僅僅適用於肌肉活動。 感覺器官或神經中樞也會變得疲倦。 然而,每個細胞的目標是平衡其活動所損失的能力,我們稱之為過程 復甦.

壓力、緊張、疲勞和恢復

人類工作中的疲勞和恢復概念與壓力和應變的人體工程學概念密切相關 (Rohmert 1984)(圖 1)。

圖 1. 壓力、應變和疲勞

ERG150F1

壓力是指工作系統中影響工作人員的所有工作參數的總和,這些參數主要通過感受器系統感知或感知,或者對效應器系統提出要求。 壓力參數來自工作任務(肌肉工作、非肌肉工作——任務導向的維度和因素)以及工作必須完成的物理、化學和社會條件(噪音、氣候、照明、振動、輪班工作等——情境導向的維度和因素)。

壓力因素的強度/難度、持續時間和組成(即,這些特定需求的同時和連續分佈)導致組合壓力,這是工作系統對工作人員施加的所有外生影響。 這種綜合壓力可以主動應對或被動忍受,具體取決於工作人員的行為。 主動案例將涉及針對工作系統效率的活動,而被動案例將引發反應(自願或非自願),這些反應主要與減少壓力有關。 壓力和活動之間的關係受工作人員的個體特徵和需求的決定性影響。 影響力的主要因素是那些決定績效的因素,與動機和注意力有關的因素以及與性格有關的因素,可以稱為能力和技能。

在某些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與行為相關的壓力會導致個體不同的壓力。 應變可以通過生理或生化指標的反應(例如,提高心率)來指示,或者可以被感知。 因此,應變容易受到“心理-物理縮放”的影響,它估計工作人員所經歷的應變。 在行為方法中,應變的存在也可以從活動分析中得出。 壓力指標(生理生化、行為或心理物理)反應的強度取決於壓力因素的強度、持續時間和組合,以及工作人員的個人特徵、能力、技能和需求。

儘管壓力不斷,但源自活動領域、表現和壓力的指標可能會隨時間變化(時間效應)。 這種時間變化被解釋為有機系統的適應過程。 積極影響會減少壓力/改善活動或表現(例如,通過訓練)。 然而,在消極的情況下,它們會導致壓力增加/活動或性能降低(例如,疲勞、單調)。

如果在工作過程中提高可用的能力和技能,例如,當略微超過訓練刺激的閾值時,可能會產生積極影響。 如果在工作過程中超過所謂的耐力極限 (Rohmert 1984),則可能會出現負面影響。 這種疲勞導致生理和心理功能下降,可以通過恢復來補償。

要恢復原來的表現,休息津貼或至少壓力較小的時期是必要的(Luczak 1993)。

當適應過程超過規定的閾值時,所使用的有機系統可能會受到損害,從而導致其功能部分或全部缺陷。 當壓力過大(急性損傷)或長時間無法恢復(慢性損傷)時,可能會出現不可逆轉的功能下降。 這種損害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

疲勞模型

疲勞可以是多方面的,取決於應變的形式和組合,並且尚不可能對其進行一般定義。 疲勞的生物學過程通常無法直接測量,因此定義主要針對疲勞症狀。 這些疲勞症狀例如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 生理症狀:疲勞被解釋為器官或整個有機體功能的下降。 它會導致生理反應,例如心率頻率或肌肉電活動的增加 (Laurig 1970)。
    2. 行為症狀:疲勞主要被解釋為性能參數的下降。 例如,在解決某些任務時錯誤會增加,或者性能的可變性會增加。
    3. 心理生理症狀:疲勞被解釋為勞累感的增加和感覺的惡化,這取決於壓力因素的強度、持續時間和組成。

         

        在疲勞的過程中,這三種症狀都可能起作用,但它們可能出現在不同的時間點。

        有機系統中的生理反應,特別是那些參與工作的,可能首先出現。 之後,勞累的感覺可能會受到影響。 績效的變化通常表現為工作規律性降低或錯誤數量增加,儘管績效的平均值可能尚未受到影響。 相反,在適當的動機下,工作人員甚至可能會嘗試通過意志力來維持績效。 下一步可能是性能明顯下降,最終性能崩潰。 生理症狀可能導致機體崩潰,包括人格結構的改變和疲憊。 連續不穩定理論解釋了疲勞過程 (Luczak 1983)。

        疲勞和恢復的主要趨勢如圖 2 所示。

        圖 2. 疲勞和恢復的主要趨勢

        ERG150F2

        疲勞和恢復的預後

        在人體工程學領域,人們特別關注根據壓力因素的強度、持續時間和組成來預測疲勞,並確定必要的恢復時間。 表 1 顯示了那些不同的活動水平和考慮時間以及疲勞的可能原因和不同的恢復可能性。

        表 1. 疲勞和恢復取決於活動水平

        活動水平

        疲勞來自

        通過恢復

        工作生活

        幾十年

        過度勞累
        幾十年

        退休

        工作生活的各個階段

        年份

        過度勞累
        年份

        假期

        的序列
        工作排班

        月/週

        不利轉變
        飲食

        週末,自由

        一個工作班次

        一天

        以上壓力
        耐力極限

        空閒時間,休息

        任務

        小時

        以上壓力
        耐力極限

        休息時間

        任務的一部分

        分鐘

        以上壓力
        耐力極限

        壓力變化
        因素

         

        在用於確定必要的恢復時間的壓力和疲勞的人體工程學分析中,考慮一個工作日的時間段是最重要的。 這種分析的方法從確定不同的壓力因素作為時間的函數開始(Laurig 1992)(圖 3)。

        圖 3. 壓力隨時間的變化

        ERG150F4

        壓力因素是由具體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條件決定的。 工作內容可以是力的產生(例如,搬運負載時)、運動和感覺功能的協調(例如,組裝或起重機操作時)、信息到反應的轉換(例如,控制時)、輸入的轉換輸出信息(例如,在編程、翻譯時)和信息的生產(例如,在設計、解決問題時)。 工作條件包括物理(例如,噪音、振動、熱)、化學(化學試劑)和社會(例如,同事、輪班工作)方面。

        在最簡單的情況下,只有一個重要的壓力因素,而其他因素可以忽略不計。 在那些情況下,尤其是當壓力因素由肌肉工作引起時,通常可以計算出必要的休息津貼,因為基本概念是已知的。

        例如,靜態肌肉工作中足夠的休息津貼取決於肌肉收縮的力量和持續時間,就像根據公式通過乘法連接的指數函數一樣:

        RA = 休息津貼的百分比 t

        t = 收縮持續時間(工作時間),以分鐘為單位

        T = 以分鐘為單位的最大可能收縮持續時間

        f = 靜態力所需的力和

        F = 最大力。

        力、保持時間和休息餘量之間的關係如圖 4 所示。

        圖 4. 各種夾持力和時間組合的休息餘量百分比

        ERG150F5

        類似的規律存在於大重量的動態肌肉工作 (Rohmert 1962)、活躍的輕型肌肉工作 (Laurig 1974) 或不同的工業肌肉工作 (Schmidtke 1971)。 更罕見的情況是,您會發現非體力工作的類似法律,例如計算 (Schmidtke 1965)。 Laurig (1981) 和 Luczak (1982) 概述了確定主要孤立的肌肉和非肌肉工作的休息津貼的現有方法。

         

         

         

         

         

        更困難的是存在不同壓力因素組合的情況,如圖 5 所示,這些因素同時影響工作人員(Laurig 1992)。

        圖 5. 兩個壓力因素的組合    

        ERG150F6

        例如,兩個應力因素的組合會根據組合規律導致不同的應變反應。 不同壓力因素的綜合影響可以是無關緊要的、補償性的或累積的。

        在無差異組合規律的情況下,不同的應激因子對生物體的不同子系統產生影響。 這些子系統中的每一個都可以補償應變,而無需將應變饋入公共子系統。 總應變取決於最高應力因子,因此不需要疊加定律。

        當不同壓力因素的組合導致比單獨的每個壓力因素更低的應變時,就會產生補償效應。 肌肉工作和低溫的結合可以減少整體壓力,因為低溫可以讓身體失去肌肉工作產生的熱量。

        幾種應激因素疊加就會產生累積效應,即必須通過一個生理“瓶頸”。 一個例子是肌肉工作和熱應激的結合。 這兩種壓力因素都會影響循環系統,將其作為一個共同的瓶頸,並產生累積應變。

        Bruder (1993) 描述了肌肉工作和身體狀況之間可能的組合效應(見表 2)。

        表 2 兩種應力因素對應變的組合效應規律

         

        振動

        照明

        Noise

        繁重的動態工作

        -

        +

        0

        0

        主動輕度肌肉鍛煉

        +

        +

        0

        0

        靜態肌肉工作

        +

        +

        0

        0

        0 無動於衷; + 累積效應; – 補償作用。

        資料來源:改編自 Bruder 1993。

        對於兩種以上應激因素組合的情況,這是實踐中的正常情況,只有有限的科學知識可用。 這同樣適用於壓力因素的連續組合(即,連續影響工人的不同壓力因素的應變效應)。 對於這種情況,在實踐中,必要的恢復時間是通過測量生理或心理參數並將它們用作積分值來確定的。

         

        上一頁

        星期二,01 March 2011 02:20

        隨機測量誤差的影響

        暴露測量中的誤差可能會對所研究的暴露-疾病關係產生不同的影響,這取決於誤差的分佈方式。 如果流行病學研究是盲目進行的(即,在不了解研究參與者的疾病或健康狀況的情況下進行測量),我們預計測量誤差將均勻分佈在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各個層面。

        表 1 提供了一個示例:假設我們招募了一群在工作中接觸有毒物質的人,以調查一種常見疾病。 我們僅在招募時確定暴露狀態(T0), 而不是在後續的任何進一步時間點。 然而,假設許多人確實在下一年改變了他們的暴露狀態:在時間 T1,原來250名接觸者中有1,200人停止接觸,而原來150名未接觸者中有750人開始接觸毒物。 因此,在時間 T1, 1,100 人暴露,850 人未暴露。 因此,根據我們在時間 T 對暴露狀態的初始測量,我們對暴露進行了“錯誤分類”0. 然後在 20 年後(在時間 T2) 並評估疾病的累積風險。 (示例中的假設是只有超過一年的風險才是一個問題。)


        表 1. 在時間 T 招募的 1950 人(在工作中暴露和未暴露)的假設隊列0 並且在時間 T 確定其疾病狀態2

        Time

         

        T0

        T1

        T2

        暴露工人 1200 250 退出暴露 1100 (1200-250+150)

        時間 T 的病例數2 = 220 暴露在外的工人

        非接觸工人 750 150 開始接觸 850 (750-150+250)

        時間 T 的病例數2 = 85 在未接觸的工人中

        真正的風險 時間 T 的疾病2 在暴露的工人中為 20% (220/1100),
        未接觸的工人 (10/85) 為 850%(風險比 = 2.0)。

        預估風險 在 T2 被歸類為暴露於 T 的人群中的疾病0:20%
        (即暴露者的真實風險)´ 950(即 1200-250)+ 10%
        (即未暴露的真實風險)´ 250 = (190+25)/1200 = 17.9%

        預估風險 在 T2 被歸類為非暴露的人群中的疾病
        T0: 20%(即暴露者的真實風險)´ 150 +10%
        (即未暴露的真實風險)´ 600(即 750-150)= (30+60)/750 = 12%

        估計風險比率 = 17.9% / 12% = 1.49


        在這個例子中,錯誤分類取決於研究設計和人群特徵,而不是暴露測量的技術限制。 錯誤分類的影響是暴露人群和未暴露人群的累積風險之間的“真實”比率 2.0 變為“觀察到”比率 1.49(表 1)。 這種對風險比率的低估源於暴露與疾病之間關係的“模糊”,這種情況發生在暴露的錯誤分類(如本例)根據疾病或健康狀況均勻分佈時(即,暴露測量是不受此人是否患有我們正在研究的疾病的影響)。

        相比之下,當暴露錯誤分類未均勻分佈在感興趣的結果中時,可能會低估或高估感興趣的關聯。 在示例中,我們可能有 偏見, 如果暴露分類取決於工人的疾病或健康狀況,不僅會模糊病因學關係。 例如,如果我們決定從一組暴露的工人和一組未暴露的工人那裡收集生物樣本,以便識別與工作暴露相關的早期變化,就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與未暴露的工人樣本相比,暴露工人的樣本可能會以更準確的方式進行分析; 科學好奇心可能會促使研究人員測量暴露人群中的其他生物標誌物(包括淋巴細胞中的 DNA 加合物或 DNA 氧化損傷的尿液標誌物),假設這些人在科學上“更有趣”。 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態度,但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偏見。

         

        上一頁

        星期三,三月02 2011 03:15

        統計方法

        關於統計數據在因果關係的流行病學研究中的作用存在很多爭論。 在流行病學中,統計學主要是用於評估基於人類(以及動物)種群的數據的方法的集合。 特別是,統計學是一種對不確定現象進行量化和測量的技術。 所有處理現實的非確定性、可變方面的科學研究都可以從統計方法中受益。 在流行病學中,可變性是觀察單位所固有的——一個人不是一個確定性的實體。 雖然實驗設計會在更好地滿足隨機變化方面的統計假設方面得到改進,但出於倫理和實際原因,這種方法並不常見。 相反,流行病學從事的是觀察性研究,這些研究與隨機性和其他變異性來源相關聯。

        統計理論關注如何控制數據中的非結構化可變性,以便從經驗觀察中做出有效的推論。 由於缺乏對所研究現象的可變行為的任何解釋,統計假設它是 隨機——也就是說,與某些平均自然狀態的非系統性偏差(參見 Greenland 1990 對這些假設的批評)。

        科學依賴於經驗 證據 以證明其自然事件的理論模型是否有效。 事實上,統計理論中使用的方法決定了現實世界中的觀察與科學家以數學模型形式對現象的看法的符合程度。 因此,必須謹慎選擇基於數學的統計方法; 有很多關於“如何用統計數字說謊”的例子。 因此,流行病學家應該意識到他們用於衡量疾病風險的技術的適當性。 特別是,在解釋具有統計顯著性和非統計顯著性的結果時需要格外小心。

        這個詞的第一個意思 統計 與根據一組值計算的任何匯總數量相關。 算術平均數、中位數或眾數等描述性指標或統計量被廣泛用於總結一系列觀察中的信息。 歷史上,這些摘要描述符被各州用於行政目的,因此被命名為 統計. 在流行病學中,常見的統計數據源自流行病學本質的比較,它提出的問題包括:“一個人群是否比另一個人群更容易患病?” 在進行此類比較時,相對風險是衡量個體特徵與患病概率之間關聯強度的常用指標,最常用於病原學研究; 歸因風險也是衡量個體特徵與疾病發生之間關聯的指標,但它強調的是通過消除相關因素的干預措施所避免的病例數的增加——它主要應用於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

        這個詞的第二個意思 統計 涉及技術的收集和統計推斷的基礎理論。 這是歸納邏輯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指定了從一組特定的經驗觀察中獲得有效概括的規則。 如果滿足某些假設,這種概括將是有效的。 這是未經教育地使用統計數據欺騙我們的第二種方式:在觀察流行病學中,很難確定統計技術所隱含的假設。 因此,敏感性分析和穩健估計應該是任何正確進行的數據分析的伴侶。 最終結論也應基於整體知識,而不應完全依賴統計假設檢驗的結果。

        定義

        A 統計單位 是進行經驗觀察的元素。 它可以是一個人、一個生物標本或一塊待分析的原材料。 通常統計單位由研究人員獨立選擇,但有時可以設置更複雜的設計。 例如,在縱向研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一組人進行一系列確定; 本研究中的統計單位是一組決定,它們不是獨立的,而是根據它們與被研究的每個人的各自聯繫構成的。 統計單位之間缺乏獨立性或相關性,在統計分析中值得特別注意。

        A 變量 是在給定統計單位上測量的個體特徵。 它應該與 不變,固定的個體特徵——例如,在對人類的研究中,頭部或胸部是常數,而研究中單個成員的性別是變量。

        使用不同的方法評估變量 測量尺度. 第一個區別是定性和定量尺度。 定性變量提供不同的 形式 or 類別. 如果每種模態不能相對於其他模態進行排序或排序——例如,頭髮顏色或性別模態——我們將變量表示為 公稱. 如果類別可以排序——比如疾病的嚴重程度——變量稱為 序數. 當一個變量由一個數值組成時,我們說這個尺度是定量的。 一種 離散的 scale 表示變量只能取一些確定的值——例如,疾病病例數的整數值。 一種 連續 尺度用於那些導致 數字。 據說連續尺度是 間隔 當 null 值具有純粹的約定意義時縮放。 也就是說,零值並不意味著零數量——例如,零攝氏度的溫度並不意味著零熱能。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值之間的差異才有意義(這就是術語“間隔”尺度的原因)。 一個真正的空值表示 規模。 對於在該尺度上測量的變量,值的比率也是有意義的:事實上,兩倍的比率意味著兩倍的數量。 例如,說一個物體的溫度是第二個物體的兩倍意味著它的熱能是第二個物體的兩倍, 前提是 溫度是按比例測量的(例如,以開爾文度為單位)。 給定變量的一組允許值稱為變量的域。

        統計範式

        統計學處理從一組特定觀察結果中概括的方法。 這組經驗測量稱為 樣品. 我們從樣本中計算出一些描述性統計數據,以總結收集到的信息。

        為了表徵一組測量通常需要的基本信息與其集中趨勢和可變性有關。 在幾個備選方案之間的選擇取決於用於測量現象的尺度以及計算統計數據的目的。 在表 1 中,描述了集中趨勢和變異性(或離散度)的不同度量,並與適當的度量尺度相關聯。

        表 1. 按測量尺度劃分的集中趨勢和分散指數

         

        測量尺度

         

        定性

         

        指數

        定義

        公稱

        序數

        區間/比率

        算術平均值

        觀察值總和除以觀察總數

         

        x

        中位數

        觀察到的分佈的中點值

         

        x

        x

        模式

        最常見的值

        x

        x

        x

        範圍

        分佈的最低和最高值

         

        x

        x

        方差

        每個值與平均值的平方差之和除以觀察總數減 1

         

         

        x

         

        計算的描述性統計量稱為 估計 當我們用它們來代替從中選擇樣本的人口的類似數量時。 估計的人口對應物是常量,稱為 參數. 可以使用不同的統計方法獲得相同參數的估計值。 估計應該既有效又精確。

        總體樣本範式意味著可以通過從總體中選擇樣本的方式來確保有效性。 隨機或概率抽樣是通常的策略:如果總體中的每個成員被包含在樣本中的概率相同,那麼平均而言,我們的樣本應該代表總體,而且,任何與我們期望的偏差都可能是偶然解釋的。 如果已經執行了隨機抽樣,也可以計算出與我們預期的給定偏差的概率。 同樣的推理適用於為我們的樣本計算的關於總體參數的估計值。 例如,我們將樣本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總體平均值的估計值。 樣本平均值和總體平均值之間的任何差異(如果存在)都歸因於樣本中成員的選擇過程中的隨機波動。 如果樣本是隨機選擇的,我們可以計算出這種差異的任何值的概率。 如果樣本估計值與總體參數之間的偏差不能由偶然原因解釋,則稱該估計值是 . 觀察或實驗的設計為估計提供了有效性,基本的統計範式是隨機抽樣。

        在醫學中,當不同群體之間的比較是研究的目的時,採用第二種範式。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對照臨床試驗:根據預先定義的標準選擇一組具有相似特徵的患者。 在這個階段不關心代表性。 每位參加試驗的患者都通過隨機程序分配到治療組(接受標準療法和待評估的新藥)或對照組(接受標準療法和安慰劑)。 在此設計中,將患者隨機分配到每個組取代了樣本成員的隨機選擇。 兩組之間差異的估計可以統計評估,因為在新藥無效的假設下,我們可以計算任何非零差異的概率。

        在流行病學中,我們缺乏隨機組合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的可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使用統計方法,就好像分析的組是隨機選擇或分配的一樣。 這一假設的正確性主要取決於研究設計。 這一點特別重要,它強調了流行病學研究設計相對於生物醫學研究中統計技術的重要性。

        信號與噪聲

        術語 隨機變量 指的是一個變量,其定義的概率與它可以假設的每個值相關聯。 隨機變量概率分佈的理論模型是總體模型。 樣本對應物由樣本頻率分佈表示。 這是報告一組數據的有用方法; 它由一個笛卡爾平面組成,橫軸是感興趣的變量,縱軸是頻率或相對頻率。 圖形顯示使我們能夠很容易地看到什麼是最頻繁的值,以及分佈如何集中在某些中心值(如算術平均值)周圍。

        對於隨機變量及其概率分佈,我們使用術語 參數, 平均期望值 (而不是算術平均值)和 方差. 這些理論模型描述了給定現象的可變性。 在信息論中,信號用集中趨勢(例如均值)來表示,而噪聲則用分散指數(例如方差)來衡量。

        為了說明統計推斷,我們將使用二項式模型。 在接下來的部分中,將介紹點估計和置信區間的概念、假設檢驗和錯誤決策的概率以及研究的功效。

        表 2. 二項式實驗的可能結果(是 = 1,否 = 0)及其概率(n = 3)

        工作者

        可能性

        A

        B

        C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1

         

        一個例子:二項分佈

        在生物醫學研究和流行病學中,最重要的隨機變異模型是二項分佈。 它依賴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大多數現象表現為只有兩個類別的名義變量:例如,疾病的存在/不存在:活著/死亡,或康復/生病。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感興趣的是成功的可能性——即感興趣的事件(例如,存在疾病、活著或康復)——以及可以改變它的因素或變量。 讓我們考慮一下 n = 3 名工人,假設我們對有視力障礙(是/否)的概率 p 感興趣。 我們觀察的結果可能是表 2 中的可能結果。

        表 3. 二項式實驗的可能結果(是 = 1,否 = 0)及其概率(n = 3)

        成功次數

        可能性

        0

        1

        2

        3

         

        任何這些事件組合的概率很容易通過考慮 p 來獲得,p 是(個體)成功概率,對每個受試者都是常數並且獨立於其他結果。 由於我們感興趣的是成功的總數而不是特定的有序序列,我們可以按如下方式重新排列表格(見表 3),並且通常表示 x 成功 P(x) 如:

        哪裡 x 是成功的次數和符號 x! 表示的階乘 x,即 x! = x×(x–1)×(x–2)…×1。

        當我們考慮事件“生病/未生病”時,個體概率, 指假定主體的狀態; 在流行病學中,這種概率被稱為“患病率”。 為了估計 p,我們使用樣本比例:

        p = x/n

        有差異:

        在一個假設的無限系列的相同大小的複製樣本中 n,我們會得到不同的樣本比例 p = x/n, 概率由二項式公式給出。 的“真實”價值  由每個樣本比例估計,並且 p 的置信區間,即 p 的一組可能值,給定觀察數據和預定義的置信水平(比如 95%),從二項分佈估計為p 的一組值,它給出的概率是 x 大於預先指定的值(比如 2.5%)。 對於我們觀察到的假設實驗 x = 15 次成功 n = 30 次試驗,估計成功的概率為:

        p = x/n = 15/30 = 0.5 

        表 4. 二項分佈。 不同值的概率  在 n = 15 次試驗中 x = 30 次成功

        可能性

        0.200

        0.0002

        0.300

        0.0116

        0.334

        0.025

        0.400

        0.078

        0.500

        0.144

        0.600

        0.078

        0.666

        0.025

        0.700

        0.0116

         

        從表 95 中獲得的 p 的 4% 置信區間為 0.334 – 0.666。 表中的每個條目顯示的概率 x = 15 次成功 n = 30 次試驗,用二項式公式計算; 例如,對於 = 0.30,我們從:

        n 大和 p 接近 0.5 我們可以使用基於高斯分佈的近似值:

        哪裡 za /2 表示概率的標準高斯分佈的值

        P (|z| ³ za /2) = a/2;

        1 – a 是選定的置信水平。 對於所考慮的例子, = 15/30 = 0.5; n = 30 並且來自標準高斯表 z0.025 = 1.96。 95% 的置信區間導致值集 0.321 – 0.679,通過代入獲得 p = 0.5, n = 30,和 z0.025 = 1.96 代入上述高斯分佈方程。 請注意,這些值接近於之前計算的精確值。

        假設的統計檢驗包括關於人口參數值的決策程序。 假設,在前面的例子中,我們想要解決一個命題,即給定工廠的工人視力受損的風險較高。 我們的經驗觀察要檢驗的科學假設是“特定工廠的工人視力受損的風險增加”。 統計學家通過偽造補充假設“視力障礙風險沒有升高”來證明這些假設。 這遵循數學證明 荒謬的 並且,經驗證據不用於驗證斷言,而僅用於證偽斷言。 統計假設稱為 零假設. 第二步涉及為用於對觀察中的可變性建模的概率分佈的參數指定一個值。 在我們的示例中,由於現像是二元的(即存在/不存在視覺障礙),我們選擇參數為 p 的二項分佈,即視覺障礙的概率。 零假設斷言 = 0.25,比方說。 該值是從有關該主題的知識集合和非暴露(即非工人)人群中視力障礙通常流行的先驗知識中選擇的。 假設我們的數據產生了一個估計 = 0.50,來自被檢查的 30 名工人。

        我們可以拒絕原假設嗎?

        如果是,贊成什麼 替代 假設?

        如果證據表明原假設被拒絕,我們將指定一個替代假設作為候選假設。 非定向(雙側)備擇假設聲明總體參數與零假設中聲明的值不同; 方向性(單向)備擇假設聲明總體參數大於(或小於)空值。

        表 5. 二項分佈。 成功概率  = 0.25 英寸 n = 30 次試驗

        X

        可能性

        累積概率

        0

        0.0002

        0.0002

        1

        0.0018

        0.0020

        2

        0.0086

        0.0106

        3

        0.0269

        0.0374

        4

        0.0604

        0.0979

        5

        0.1047

        0.2026

        6

        0.1455

        0.3481

        7

        0.1662

        0.5143

        8

        0.1593

        0.6736

        9

        0.1298

        0.8034

        10

        0.0909

        0.8943

        11

        0.0551

        0.9493

        12

        0.0291

        0.9784

        13

        0.0134

        0.9918

        14

        0.0054

        0.9973

        15

        0.0019

        0.9992

        16

        0.0006

        0.9998

        17

        0.0002

        1.0000

        .

        .

        .

        30

        0.0000

        1.0000

         

        在原假設下,我們可以計算出示例結果的概率分佈。 表 5 顯示,對於 = 0.25和 n = 30,概率(見等式(1))和累積概率:

        從這張表中,我們得到了擁有的概率 x ³15 名有視力障礙的工人

        P(x ³15) = 1 -P(X15) = 1 - 0.9992 = 0.0008

        這意味著,如果他們經歷了非暴露人群的疾病流行,我們極不可能觀察到 15 名或更多有視力障礙的工人。 因此,我們可以拒絕原假設並確認所研究的工人人群中視力障礙的患病率更高。

        时间 n×p³ 5 和 n×(1-) ³ 5,我們可以使用高斯近似:

        從標準高斯分佈表中我們得到:

        P(|z|>2.95) = 0.0008

        與確切的結果非常吻合。 從這個近似我們可以看出,假設的統計檢驗的基本結構由信噪比組成。 在我們的例子中,信號是(p - ), 觀察到的與零假設的偏差,而噪聲是標準偏差 P:

        比值越大,空值概率越小.

        在做出有關統計假設的決策時,我們可能會犯兩種錯誤:I 類錯誤,當原假設為真時拒絕原假設; 或 II 型錯誤,當原假設為假時接受原假設。 概率水平,或 p值, 是 I 類錯誤的概率,用希臘字母 a 表示。 這是根據原假設下觀測值的概率分佈計算得出的。 通常預先定義一個錯誤水平(例如,5%、1%),並在我們的觀察結果的概率等於或小於這個所謂的臨界水平時拒絕零假設。

        II 類錯誤的概率用希臘字母 β 表示。 要計算它,我們需要在備擇假設中指定要測試的參數的 α 值(在我們的示例中,α 值用於 ). 通用備選假設(不同於、大於、小於)沒有用。 在實踐中,一組備擇假設的 β 值或其補充值是有意義的,這稱為檢驗的統計功效。 例如,將 α-error 值固定為 5%,從表 5 中我們發現:

        P(x ³12) <0.05

        在原假設下 = 0.25。 如果我們至少要觀察 x = 12 次成功,我們將拒絕原假設。 相應的 β 值和冪為 x = 12 由表 6 給出。 

        表 6. x = 12、n = 30、α = 0.05 的 II 類誤差和功效

        β

        強大能力

        0.30

        0.9155

        0.0845

        0.35

        0.7802

        0.2198

        0.40

        0.5785

        0.4215

        0.45

        0.3592

        0.6408

        0.50

        0.1808

        0.8192

        0.55

        0.0714

        0.9286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數據無法區分是否 大於零值 0.25 但小於 0.50,因為對於這些值,研究的功效太低 (<80%) <0.50——也就是說,我們研究的靈敏度是 8% = 0.3, 22% 對於 = 0.35,..., 64% 對於 = 0.45。

        實現較低 β 值或較高功效水平的唯一方法是增加研究規模。 例如,在表 7 中,我們報告了 β 和功效 n = 40; 正如預期的那樣,我們應該能夠檢測到  值大於 0.40。 

        表 7. x = 12、n = 40、α = 0.05 的 II 類誤差和功效

        β

        強大能力

        0.30

        0.5772

        0.4228

        0.35

        0.3143

        0.6857

        0.40

        0.1285

        0.8715

        0.45

        0.0386

        0.8614

        0.50

        0.0083

        0.9917

        0.55

        0.0012

        0.9988

         

        研究設計基於對一組備選假設的仔細審查,這些備選假設值得考慮並保證提供足夠樣本量的研究的功效。

        在流行病學文獻中,強調了提供可靠風險估計的相關性。 因此,報告置信區間(95% 或 90%)比報告更重要 p-假設檢驗的值。 按照同樣的推理,應該注意對小規模研究結果的解釋:由於低功效,即使是中間效應也可能無法檢測到,另一方面,隨後可能無法複製巨大的效應。

        高級方法

        在過去幾年中,職業醫學背景下使用的統計方法的複雜程度一直在增加。 在統計建模領域可以找到重大發展。 Nelder 和 Wedderburn 系列的非高斯模型(廣義線性模型)一直是對職業流行病學等領域知識增長最顯著的貢獻之一,相關響應變量是二元的(例如,生存/死亡)或計數(例如,工業事故的數量)。

        這是廣泛應用回歸模型作為基於列聯表(簡單和分層分析)的更傳統分析類型的替代方案的起點。 泊松、考克斯和邏輯回歸現在通常分別用於縱向和病例對照研究的分析。 這些模型是分類響應變量線性回歸的對應物,具有直接提供相關流行病學關聯度量的優雅特徵。 例如,泊松回歸的係數是比率的對數,而邏輯回歸的係數是優勢比的對數。

        以此為基準,統計建模領域的進一步發展主要有兩個方向:重複分類測量的模型和擴展廣義線性模型(廣義加性模型)的模型。 在這兩種情況下,目標都集中在提高統計工具的靈活性,以應對現實中出現的更複雜的問題。 許多職業研究都需要重複測量模型,其中分析單位處於亞個體水平。 例如:

        1. 研究工作條件對腕管綜合症的影響必須考慮一個人的雙手,它們不是彼此獨立的。
        2. 環境污染物的時間趨勢分析及其對兒童呼吸系統的影響可以使用極其靈活的模型進行評估,因為劑量-反應關係的確切函數形式很難獲得。

         

        在貝葉斯統計的背景下,已經看到了平行的並且可能更快的發展。 在引入計算機密集型方法後,使用貝葉斯方法的實際障礙消失了。 Monte Carlo 程序,例如 Gibbs 抽樣方案,使我們無需進行數值積分來計算代表貝葉斯方法最具挑戰性的特徵的後驗分佈。 貝葉斯模型在實際和復雜問題中的應用數量在應用期刊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空間。 例如,小區域級別的地理分析和生態相關性以及艾滋病預測模型越來越多地使用貝葉斯方法來處理。 這些發展受到歡迎,因為它們不僅代表了可用於流行病學數據分析的替代統計解決方案數量的增加,而且還因為貝葉斯方法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更合理的策略。

         

        上一頁

        本章前面的文章表明需要仔細評估研究設計,以便從流行病學觀察中得出可靠的推論。 儘管有人聲稱由於該學科的非實驗性質,觀察流行病學的推論很薄弱,但隨機對照試驗或其他類型的實驗設計並不比精心計劃的觀察具有內在的優勢(Cornfield 1954)。 然而,要得出可靠的推論,就需要對研究設計進行徹底的分析,以確定潛在的偏倚和混雜因素。 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都可能源於不同類型的偏見。

        在這篇文章中,討論了一些被提議用於評估流行病學觀察的因果性質的指南。 此外,雖然良好的科學是倫理上正確的流行病學研究的前提,但還有其他與倫理問題相關的問題。 因此,我們專門討論了分析流行病學研究中可能出現的倫理問題。

        因果關係評估

        幾位作者討論了流行病學中的因果關係評估(Hill 1965;Buck 1975;Ahlbom 1984;Maclure 1985;Miettinen 1985;Rothman 1986;Weed 1986;Schlesselman 1987;Maclure 1988;Weed 1988;Karhausen 1995)。 討論的要點之一是流行病學是否使用或應該使用與其他科學中使用的相同標準來確定因果關係。

        原因不應與機制相混淆。 例如,石棉是間皮瘤的病因,而致癌基因突變是一種推定的機制。 根據現有證據,很可能 (a) 不同的外部暴露可以在相同的機制階段起作用,並且 (b) 通常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沒有固定和必要的機制步驟順序。 例如,致癌作用被解釋為一系列隨機(概率)轉變,從基因突變到細胞增殖再到基因突變,最終導致癌症。 此外,致癌是一個多因素過程——也就是說,不同的外部暴露都會對其產生影響,而對於易感人群來說,這些都不是必需的。 該模型可能適用於癌症以外的多種疾病。

        大多數暴露-疾病關係的這種多因素和概率性質意味著,解開一種特定暴露所扮演的角色是有問題的。 此外,流行病學的觀察性質使我們無法進行可以通過故意改變事件過程來闡明病因學關係的實驗。 觀察到暴露與疾病之間的統計關聯並不意味著該關聯是因果關係。 例如,大多數流行病學家將暴露於柴油機尾氣和膀胱癌之間的關聯解釋為因果關係,但其他人則聲稱,與未暴露於柴油機尾氣的人相比,暴露於柴油機尾氣的工人(主要是卡車和出租車司機)更經常吸煙. 根據這一說法,觀察到的關聯因此會被吸煙等眾所周知的風險因素“混淆”。

        鑑於大多數暴露與疾病關聯的概率多因素性質,流行病學家製定了指南來識別可能存在因果關係的關係。 這些是 Bradford Hill 爵士最初針對慢性病提出的指南(1965 年):

        • 協會實力
        • 量效效應
        • 沒有時間歧義
        • 結果的一致性
        • 生物學合理性
        • 證據的連貫性
        • 協會的特殊性。

         

        這些標準應僅被視為一般準則或實用工具; 事實上,科學的因果評估是一個以測量暴露與疾病關係為中心的迭代過程。 然而,Hill 的標準經常被用作流行病學中因果推理過程的簡明和實用的描述。

        讓我們考慮應用 Hill 標準的氯乙烯暴露與肝血管肉瘤之間關係的示例。

        流行病學研究結果的通常表達方式是衡量暴露與疾病之間的關聯程度(希爾第一標準)。 大於單位的相對風險 (RR) 意味著暴露與疾病之間存在統計關聯。 例如,如果肝血管肉瘤的發病率通常為千萬分之一,但在接觸氯乙烯的人群中為十萬分之一,則 RR 為 1(即接觸氯乙烯的人的發病率增加了 10 倍)與不接觸氯乙烯的人相比,患血管肉瘤的風險)。

        當風險隨著暴露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劑量反應效應,Hill 的第二個標準),以及當暴露和疾病之間的時間關係在生物學上有意義(暴露先於效應和這個“誘導”期的長度與疾病的生物學模型相容;Hill 的第三個標準)。 此外,當能夠在不同情況下複製發現的其他人獲得相似的結果時,關聯更有可能是因果關係(“一致性”,希爾的第四個標準)。

        對結果進行科學分析需要評估生物學合理性(希爾的第五條標準)。 這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 例如,一個簡單的標準是評估所謂的“原因”是否能夠到達目標器官(例如,沒有到達肺部的吸入物質不能在體內循環)。 此外,來自動物研究的支持性證據也很有幫助:在用氯乙烯治療的動物身上觀察到的肝血管肉瘤強烈強化了在人類身上觀察到的關聯。

        觀察結果的內部連貫性(例如,兩性的 RR 同樣增加)是一個重要的科學標準(希爾的第六條標準)。 當關係非常具體時,因果關係更有可能——即涉及罕見原因和/或罕見疾病,或特定組織學類型/患者亞組(希爾的第七條標準)。

        “枚舉歸納法”(暴露與疾病之間關聯實例的簡單枚舉)不足以完全描述因果推理中的歸納步驟。 通常,枚舉歸納的結果會產生復雜且仍然混亂的觀察結果,因為不同的因果鏈,或者更常見的是,真正的因果關係和其他不相關的暴露被糾纏在一起。 必須通過“排除歸納法”排除替代解釋,表明關聯很可能是因果關係,因為它不會與其他解釋“混淆”。 另一種解釋的簡單定義是“一個外來因素,其影響與利息風險的影響混合在一起,從而扭曲了對利息風險的風險估計”(Rothman 1986)。

        歸納的作用是擴展知識,而演繹的作用是“傳遞真理”(Giere 1979)。 演繹推理會仔細檢查研究設計並確定在經驗上不正確但在邏輯上正確的關聯。 這種聯想不是事實,而是邏輯上的必然。 例如,一個 選擇偏見 當在病人中選擇暴露組時(例如當我們開始一項隊列研究招募“暴露於”一組肝血管肉瘤病例的氯乙烯時)或在健康人中選擇未暴露組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在這兩種情況下,在暴露和疾病之間發現的關聯是必然的(邏輯上)但經驗上不是真實的(Vineis 1991)。

        總而言之,即使考慮其觀察(非實驗)性質,流行病學也不使用與其他科學學科的傳統有很大不同的推理程序(Hume 1978;Schaffner 1993)。

        流行病學研究中的倫理問題

        由於推斷因果關係的微妙之處,流行病學家在解釋他們的研究時必須特別小心。 確實,由此產生了一些道德問題。

        流行病學研究中的倫理問題已成為激烈討論的主題(Schulte 1989;Soskolne 1993;Beauchamp 等人 1991)。 原因很明顯:流行病學家,尤其是職業和環境流行病學家,經常研究具有重大經濟、社會和衛生政策影響的問題。 關於特定化學品暴露與疾病之間關聯的負面和正面結果都會影響成千上萬人的生活,影響經濟決策,從而嚴重影響政治選擇。 因此,流行病學家可能會受到壓力,並受到其他人的誘惑甚至鼓勵,以輕微或實質性地改變對其調查結果的解釋。

        在幾個相關問題中, 透明度 數據收集、編碼、計算機化和分析的過程是對研究人員的偏見指控進行辯護的核心。 同樣重要且可能與這種透明度相衝突的是,參與流行病學研究的受試者有權受到保護,不被洩露個人信息
        (保密 問題)。

        從特別是在因果推理的背景下可能出現的不當行為的角度來看,道德準則應解決的問題是:

        • 誰擁有數據,數據必須保留多長時間?
        • 什麼構成已完成工作的可靠記錄?
        • 公共撥款是否允許預算用於與數據的充分文檔化、歸檔和重新分析相關的成本?
        • 主要研究者是否可以參與任何第三方對其數據的重新分析?
        • 是否有數據存儲的實踐標準?
        • 職業和環境流行病學家是否應該建立一種規範的氛圍,以便可以完成現成的數據審查或審計?
        • 良好的數據存儲實踐如何不僅可以防止不當行為,還可以防止對不當行為的指控?
        • 什麼構成與數據管理、結果解釋和宣傳相關的職業和環境流行病學不端行為?
        • 流行病學家和/或專業機構在為其評估制定實踐標準和指標/結果以及在任何宣傳角色中貢獻專業知識方面的作用是什麼?
        • 專業機構/組織在處理道德和法律問題方面扮演什麼角色? (索斯科爾內 1993)

         

        就職業和環境流行病學而言,其他關鍵問題涉及工人參與研究的初步階段,以及將研究結果發布給已登記並受到直接影響的受試者(Schulte 1989 ). 不幸的是,參加流行病學研究的工作人員參與關於研究目的、其解釋和研究結果的潛在用途(可能對工作人員有利和不利)的協作討論並不常見。

        最近的指南(Beauchamp 等人 1991 年;CIOMS 1991 年)對這些問題提供了部分答案。 然而,在每個國家,職業流行病學家的專業協會應該就倫理問題進行徹底的討論,並可能採用一套適合當地情況的倫理指南,同時承認國際公認的規範實踐標準。

         

        上一頁

        在台灣這樣的國家,職業病的記錄對職業醫生來說是一個挑戰。 由於缺乏包含材料安全數據表 (MSDS) 的系統,工人通常不知道他們工作時使用的化學品。 由於許多職業病潛伏期長,在臨床表現出來之前不會表現出任何特定的症狀和體徵,因此識別和識別職業病原體往往非常困難。

        為了更好地控制職業病,我們訪問了數據庫,其中提供了相對完整的工業化學品清單以及一組特定的體徵和/或症狀。 結合猜想和反駁(即考慮並排除所有可能的替代解釋)的流行病學方法,我們記錄了十多種職業病和肉毒桿菌中毒的爆發。 我們建議將類似的方法應用於處於類似情況的任何其他國家,並提倡和實施一種涉及每種化學品的識別表(例如 MSDS)的系統,作為一種能夠迅速識別並因此預防職業性疾病。

        彩印廠的肝炎

        1985年,彩印廠三名工人因急性肝炎住進社區醫院。 三者中的一者疊加了急性腎功能衰竭。 由於病毒性肝炎在台灣的流行率很高,我們應該在最可能的病因中考慮病毒起源。 酒精和藥物的使用以及工作場所的有機溶劑也應包括在內。 由於台灣沒有 MSDS 系統,員工和雇主都不知道工廠使用的所有化學品(Wang 1991)。

        我們必須從幾個毒理學數據庫中編制一份肝毒性和腎毒性藥物清單。 然後,我們從上述假設中推導出所有可能的推論。 例如,如果甲型肝炎病毒(HAV)是病原體,我們應該在受影響的工人中觀察抗體(HAV-IgM); 如果乙型肝炎病毒是病因,與未受影響的工人相比,我們應該在受影響的工人中觀察到更多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攜帶者; 如果酒精是主要病因,我們應該在受影響的工人中觀察到更多的酗酒者或長期酗酒者; 如果任何有毒溶劑(例如氯仿)是病因,我們應該在工作場所找到它。

        我們對每位工人進行了全面的醫療評估。 病毒病原學和酒精假說很容易被駁倒,因為它們沒有證據支持。

        相反,該工廠的 17 名工人中有 25 人的肝功能測試異常,並且發現肝功能異常的存在與最近在三個房間中的任何一個房間內工作的歷史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其中互連的空調系統已被關閉安裝以冷卻印刷機。 在按乙型肝炎攜帶者狀況進行分層後,該關聯仍然存在。後來確定,該事件是在無意中使用“清潔劑”(即四氯化碳)清潔印刷機中的泵後發生的。 此外,泵清洗操作的模擬測試顯示環境空氣中的四氯化碳濃度為 115 至 495 ppm,這可能會導致肝損傷。 在進一步的反駁嘗試中,通過消除工作場所的四氯化碳,我們發現不再有新病例發生,所有受影響的工人在離開工作場所20天后都有所改善。 因此,我們得出結論,此次疫情是由四氯化碳的使用引起的。

        彩印廠的神經症狀

        1986年1991月,彰化彩印廠學徒突然雙側急性無力、呼吸麻痺。 受害人的父親在電話中稱,還有其他幾名工人也有類似症狀。 由於曾有彩色印刷廠因接觸有機溶劑而導致職業病的記錄,因此我們前往工地確定病因,並假設可能是溶劑中毒(Wang XNUMX)。

        然而,我們通常的做法是考慮所有替代猜想,包括其他醫學問題,包括上運動神經元、下運動神經元以及神經肌肉接頭的功能受損。 同樣,我們從上述假設中推導出結果陳述。 例如,如果據報導任何溶劑(如正己烷、甲基丁酮、丙烯酰胺)是引起多發性神經病的原因,它也會損害神經傳導速度 (NCV); 如果是涉及上運動神經元的其他醫學問題,則會出現意識障礙和/或不自主運動的跡象。

        現場觀察顯示,所有受影響的工人在整個臨床過程中都有清晰的意識。 對三名受影響的工人進行的 NCV 研究顯示下運動神經元完好無損。 沒有不自主運動,在出現症狀之前沒有服藥史或咬傷史,新斯的明試驗呈陰性。 發現26月27日或32日在工廠食堂吃早餐與生病有顯著關聯; 這兩天,XNUMX 名受影響工人中有 XNUMX 人與 XNUMX 名未受影響工人中有 XNUMX 人在工廠吃早餐。 進一步化驗結果顯示,一家無牌公司生產的花生罐頭內檢出A型肉毒桿菌毒素,其標本亦顯示長滿A型肉毒桿菌毒素。 肉毒桿菌. 最終的駁回審判是將此類產品從商業市場上撤下,這導致沒有新案件。 該調查記錄了台灣商業食品中的第一例肉毒桿菌中毒病例。

        百草枯製造商的癌前皮膚損傷

        1983 年 1985 月,一家百草枯製造廠的兩名工人到一家皮膚科診所就診,抱怨他們暴露在陽光下的手、頸部和麵部出現多處雙側色素沉著過度斑點和過度角化變化。 一些皮膚標本也顯示出 Bowenoid 變化。 由於在聯吡啶製造工人中報告了惡性和癌前皮膚損傷,因此強烈懷疑是職業原因。 然而,我們還必須考慮皮膚癌的其他替代原因(或假設),例如暴露於電離輻射、煤焦油、瀝青、煤煙或任何其他多環芳烴 (PAH)。 為了排除所有這些猜想,我們在 28 年進行了一項研究,訪問了所有 1987 家曾經從事百草枯製造或包裝的工廠,並檢查了製造過程和工人(Wang et al. 1993;Wang XNUMX)。

        我們檢查了 228 名工人,除陽光和 4'-4'-聯吡啶及其異構體外,他們都沒有接觸過上述皮膚致癌物。 在排除多次接觸的工人後,我們發現七分之一的管理人員和八十二名百草枯包裝工人中的兩名出現色素沉著過度的皮膚病變,而三分之三的工人只涉及聯吡啶結晶和離心。 此外,所有 82 名患有角化過度或 Bowen 病灶的工人都有直接接觸聯吡啶及其異構體的歷史。 接觸聯吡啶的時間越長,皮膚損傷的可能性越大,分層和邏輯回歸分析表明,這種趨勢不能用陽光或年齡來解釋。 因此,皮膚損傷暫時歸因於聯吡啶暴露和陽光的組合。 如果在包含所有涉及聯吡啶暴露的過程後發生任何新案例,我們將進一步反駁嘗試跟進。 沒有發現新病例。

        討論和結論

        以上三個例子說明了採用反駁的方式和建立職業病數據庫的重要性。 前者使我們總是以與最初的直覺假設相同的方式考慮備選假設,而後者提供了一份詳細的化學試劑清單,可以指導我們找到真正的病因。 這種方法的一個可能限制是我們只能考慮那些我們可以想像的替代解釋。 如果我們的備選方案列表不完整,我們可能得不到答案或得到錯誤答案。 因此,全面的職業病數據庫對於這一戰略的成功至關重要。

        我們曾經費力地構建自己的數據庫。 然而,最近發布的 OSH-ROM 數據庫包含超過 160,000 條摘要的 NIOSHTIC 數據庫,可能是用於此目的的最全面的數據庫之一,正如本文其他部分所討論的那樣 百科全書. 此外,如果發生新的職業病,我們可能會搜索這樣的數據庫並排除所有已知的病原體,並且無一例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嘗試盡可能具體地識別或定義新代理人(或職業設置),以便首先緩解問題,然後檢驗進一步的假設。 百草枯製造商的癌前皮膚病變案例就是此類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上一頁

        週一,三月07 2011 18:03

        流行病學調查問卷

        問卷調查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的作用

        流行病學研究通常是為了回答一個特定的研究問題,該問題涉及個人接觸有害物質或情況以及隨後的健康結果,例如癌症或死亡。 幾乎所有此類調查的核心都是構成基本數據收集工具的調查問卷。 即使要在工作場所環境中進行物理測量,尤其是要從暴露或未暴露的研究對像中收集生物材料(例如血清)時,問卷調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通過系統地收集個人和其他方面的信息來形成充分的暴露情況以有組織和統一的方式呈現特徵。

        調查問卷具有許多重要的研究功能:

        • 它提供了可能無法從任何其他來源獲得的個人數據,包括工作場所記錄或環境測量。
        • 它允許對特定的工作場所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
        • 它提供了可以用來評估未來健康影響的基線信息。
        • 它提供了有關參與者特徵的信息,這些信息對於正確分析和解釋暴露-結果關係是必要的,尤其是年齡和教育等可能混雜的變量,以及可能影響疾病風險的其他生活方式變量,如吸煙和飲食。

         

        問卷設計在總體研究目標中的位置

        雖然問卷通常是流行病學研究中最明顯的部分,尤其是對工作人員或其他研究參與者而言,但它只是一種工具,實際上通常被研究人員稱為“工具”。 圖 1 以非常籠統的方式描述了調查設計從構思到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各個階段。 該圖顯示了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平行進行的四個層次或層級的研究操作:抽樣、問卷調查、操作和分析。 該圖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問卷開發階段與總體研究計劃相關的方式,從最初的大綱到問卷及其相關代碼的初稿,然後在選定的一個或多個子人群中進行預測試根據預測試經驗進行修改,並為現場實際數據收集準備最終文件。 最重要的是背景:問卷開發的每個階段都與總體抽樣計劃的創建和完善的相應階段以及問捲管理的操作設計相結合。

        圖1。 調查的階段

        EPI110F1

        研究類型和問卷

        研究本身的研究目標決定了問卷的結構、長度和內容。 這些調查問卷的屬性總是受到數據收集方法的影響,數據收集方法通常屬於三種模式之一:親自、郵寄和電話。 每一種都有其優點和缺點,這不僅會影響數據的質量,還會影響整個研究的有效性。

        A 郵寄問卷 是最便宜的形式,可以覆蓋廣泛地理區域的工人。 然而,由於總體答复率通常較低(通常為 45% 至 75%),因此不能過於復雜,因為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機會澄清問題,並且可能難以確定對關鍵暴露或其他問題的潛在反應受訪者和非受訪者之間的問題系統地不同。 物理佈局和語言必須適合受教育程度最低的潛在研究參與者,並且必須能夠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完成,通常為 20 到 30 分鐘。

        電話問卷 可用於以人口為基礎的研究——即對地理上定義的人口樣本進行調查的調查——並且是更新現有數據文件中信息的實用方法。 它們在語言和內容方面可能比郵寄問卷更長、更複雜,而且由於它們由訓練有素的訪調員管理,電話調查的更高成本可以通過物理構建有效管理的問卷(例如通過跳過模式)來部分抵消。 答复率通常比郵寄問卷要好,但會受到與電話答錄機的使用增加、拒絕、非接觸和電話服務有限的人群問題相關的偏見的影響。 這種偏差通常與抽樣設計本身有關,而不是特別與問卷有關。 儘管電話問卷在北美使用已久,但其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可行性尚未確定。

        面對面 訪談為收集準確的複雜數據提供了最好的機會; 它們的管理成本也是最高的,因為它們需要專業工作人員的培訓和差旅費。 可以安排問題的物理佈局和順序以優化管理時間。 利用面對面訪談的研究通常具有最高的響應率,並且受到最少的響應偏差影響。 這也是訪談者最有可能了解參與者是否為病例(在病例對照研究中)或參與者的暴露狀態(在隊列研究中)的訪談類型。 因此,必須注意通過培訓採訪者避免引導性問題和可能引起偏見反應的肢體語言來保持採訪者的客觀性。

        使用a變得越來越普遍 混合研究設計 其中復雜的暴露情況通過個人或電話採訪進行評估,允許最大程度的探究和澄清,然後郵寄問卷以獲取生活方式數據,如吸煙和飲食。

        保密和研究參與者問題

        由於問卷的目的是獲取有關個人的數據,因此問卷設計必須遵循既定的人類受試者倫理治療標準。 這些指南適用於問卷數據的獲取,就像它們適用於血液和尿液等生物樣本或基因檢測一樣。 在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地區,除非首先獲得適當的機構審查委員會對問卷語言和內容的批准,否則不得使用公共資金進行任何涉及人類的研究。 此類批准旨在確保問題僅限於合法的研究目的,並且不會侵犯研究參與者自願回答問題的權利。 必須向參與者保證,他們參與研究完全是自願的,拒絕回答問題或什至根本不參與不會使他們受到任何處罰或改變他們與雇主或醫生的關係。

        還必須向參與者保證,他們提供的信息將由調查人員嚴格保密,他們當然必須採取措施維護數據的物理安全和不可侵犯性。 這通常需要將有關參與者身份的信息與計算機化數據文件進行物理分離。 通常的做法是告知研究參與者,他們對問卷項目的答復將僅用於與統計報告中其他參與者的答复匯總,不會向雇主、醫生或其他方披露。

        問卷設計的測量方面

        問卷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以定性或定量形式獲取有關個人某些方面或屬性的數據。 有些項目可能像體重、身高或年齡一樣簡單,而其他項目可能相當複雜,例如個人對壓力的反應。 定性反應,例如性別,通常會轉換為數值變量。 所有這些措施都可以通過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來表徵。 有效性是指問卷得出的數字接近其真實但可能未知的值的程度。 可靠性衡量給定測量重複產生相同結果的可能性,無論該結果是否接近“真實”。 圖 2 顯示了這些概念之間的關係。 它表明測量可以有效但不可靠、可靠但無效或既有效又可靠。

        圖 2. 有效性和可靠性關係

        EPI110F2

        多年來,研究人員開發了許多問卷,以回答廣泛感興趣的研究問題。 示例包括衡量學生未來學業成就潛力的學術能力測驗,以及衡量某些社會心理特徵的明尼蘇達多相人格問卷 (MMPI)。 心理測量學一章討論了各種其他心理指標。 還有已建立的生理量表,例如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 (BMRC) 肺功能問卷。 這些儀器有許多重要的優點。 其中最主要的是它們已經被開發和測試過,通常在許多人群中,並且它們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眾所周知的。 如果適合研究目的,建議任何構建問卷的人使用此類量表。 它們不僅節省了“重新發明輪子”的努力,而且使研究結果更有可能被研究界接受為有效。 它還可以對來自不同研究的結果進行更有效的比較,前提是它們已被正確使用。

        前面的量表是兩種重要測量類型的示例,它們常用於問卷調查中,以量化概念,這些概念可能無法像身高和體重那樣完全客觀地測量,或者需要許多類似的問題才能完全“挖掘領域”一種特定的行為模式。 更一般地說,索引和量表是兩種數據縮減技術,它們提供問題組的數字摘要。 以上例子說明了生理和心理指標,它們也經常被用來衡量知識、態度和行為。 簡而言之,一個 指數 通常構建為通過在一組相關問題中計算適用於研究參與者的項目數而獲得的分數。 例如,如果一份問卷列出了一系列疾病,那麼疾病史指數可以是受訪者說他或她曾經患過的疾病的總數。 一種 規模 是基於參與者回答一個或多個相關問題的強度的綜合度量。 例如,在社會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李克特量表通常由人們可能強烈同意、不太同意、不發表意見、較弱不同意或強烈不同意的陳述構成,反應被評分為從 1 5. 量表和指標可以相加或以其他方式組合,以形成研究參與者的身體、心理、社會或行為特徵的相當複雜的圖景。

        有效性值得特別考慮,因為它反映了“真相”。 經常討論的三種重要的效度類型是表面效度、內容效度和標準效度。 表面效度 是指標的主觀質量,可確保問題的措辭清晰明確。 內容有效性 確保問題將有助於挖掘研究人員感興趣的響應維度。 標準 (或預測) 合法性 源自對問卷測量與單獨可測量數量的接近程度的客觀評估,例如,根據飲食記錄記錄的食物消費,對膳食維生素 A 攝入量的問卷評估與維生素 A 的實際消耗量相匹配的程度。

        問卷內容、質量和長度

        措辭. 問題的措辭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專業技能。 因此,只能提供最通用的指南。 人們普遍認為應該設計以下問題:

        1. 激勵參與者做出回應
        2. 利用參與者的個人知識
        3. 考慮到他或她的局限性和個人參考框架,以便容易理解和理解問題的目的和意義
        4. 根據參與者自己的知識引出反應,不需要猜測,態度和意見問題可能除外。

         

        問題順序和結構。 問題的順序和呈現方式都會影響所收集信息的質量。 一份典型的調查問卷,無論是自行填寫還是由訪調員閱讀,都包含一個序言,向受訪者介紹研究及其主題,提供他或她需要的任何其他信息,並試圖激勵受訪者回答問題。 大多數調查問卷包含一個部分,旨在收集人口統計信息,例如年齡、性別、種族背景和有關參與者背景的其他變量,包括可能的混雜變量。 數據收集的主要主題,例如工作場所的性質和對特定物質的接觸,通常是一個獨特的問卷部分,並且通常在它自己的介紹性序言之前,可能首先提醒參與者工作的特定方面或工作場所,以便為詳細問題創建上下文。 應安排旨在建立工作生活年表的問題佈局,以盡量減少按時間順序遺漏的風險。 最後,通常要感謝受訪者的參與。

        問題類型。 設計者必須決定是使用開放式問題讓參與者自己作答,還是使用封閉式問題要求明確回答或從簡短的可能回答菜單中進行選擇。 封閉式問題的優點是,它們可以為受訪者闡明備選方案,避免倉促回答,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可能無法解釋的冗長的漫無邊際的問題。 但是,它們要求設計人員預測潛在響應的範圍以避免丟失信息,尤其是在許多工作場所發生的意外情況下。 這反過來又需要精心策劃的試點測試。 研究者必須決定是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允許“不知道”的回答類別。

        長度。 確定問卷的最終長度需要在希望獲得盡可能多的詳細信息以實現研究目標與以下事實之間取得平衡:如果問卷太長,在某些時候許多受訪者會失去興趣並停止響應或倉促、不准確和不假思索地做出反應,以結束會議。 另一方面,很短的問卷可能會獲得很高的回复率,但達不到研究目標。 由於受訪者的動機通常取決於個人對結果的利害關係,例如改善工作條件,因此對冗長問卷的容忍度可能有很大差異,尤其是當某些參與者(例如特定工廠的工人)可能認為他們的利害關係高於其他人(例如通過隨機撥打電話聯繫的人)。 這種平衡只能通過試點測試和經驗來實現。 訪談員管理的問卷應記錄開始和結束時間,以便計算訪談的持續時間。 此信息有助於評估數據的質量水平。

        語言。 必須使用民眾的語言來讓所有人理解問題。 這可能需要熟悉在任何一個國家/地區可能有所不同的地方方言。 即使在名義上使用同一種語言的國家,如英國和美國,或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語國家,當地的習語和用法也可能有所不同,從而使解釋變得模糊。 例如,在美國,“茶”僅僅是一種飲料,而在英國,它可能意味著“一壺茶”、“下午茶”或“主要的晚餐”,這取決於地點和語境。 避免使用科學術語尤為重要,除非可以預期研究參與者擁有特定的技術知識。

        清晰度和引導性問題。 雖然通常情況下較短的問題更清晰,但也有例外,尤其是在需要介紹複雜主題的情況下。 儘管如此,簡短的問題可以澄清思路並減少不必要的詞語。 它們還減少了讓受訪者承受過多信息而無法消化的機會。 如果研究的目的是獲得有關參與者工作情況的客觀信息,重要的是要以中立的方式提出問題並避免可能有利於特定答案的“引導性”問題,例如“您是否同意您的工作場所環境對你的健康有害嗎?”

        問捲布局。 問卷的物理佈局會影響研究的成本和效率。 自填式問卷比訪調員進行的問卷更重要。 設計為由受訪者完成但過於復雜或難以閱讀的問卷可以隨意填寫甚至丟棄。 即使是設計為由訓練有素的訪調員大聲朗讀的問卷也需要以清晰易讀的類型打印,並且必須以保持穩定的提問流程並最大限度地減少翻頁和搜索下一個適用問題的方式來指示跳過問題的方式題。

        有效性問題

        偏見

        客觀數據收集的敵人是偏見,這是由人群之間系統但計劃外的差異造成的:病例對照研究中的病例和對照,或隊列研究中的暴露和非暴露。 信息偏差 當兩組參與者對同一個問題的理解或反應不同時,可能會引入。 例如,如果問題的提出方式要求對工作場所或其暴露的特殊技術知識,而暴露的工人可以理解,但一般公眾不一定會理解,因此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

        使用代理人代替生病或已故的工人可能會產生偏見,因為近親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回憶起信息,而且準確度低於工人本人。 在一些直接與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而另一些訪談是與其他研究參與者的親屬或同事進行的研究中,這種偏見的引入尤其可能。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必須注意減少訪談者對疾病的了解或相關工作人員的暴露狀況可能產生的任何影響。 由於不可能總是讓訪調員“失明”,因此重要的是要強調客觀性,並在培訓期間避免引導性或暗示性問題或無意識的肢體語言,並在研究進行時監控績效。

        回憶偏差 當個案和控制“記住”不同的暴露或工作情況時的結果。 與通過電話隨機聯繫的人相比,患有潛在職業相關疾病的住院病例可能更能回憶起其病史或職業暴露的詳細信息。 這種越來越普遍的偏見類型已被標記為 社會期望偏差. 它描述了許多人有意或無意地低估他們沉迷於吸煙或食用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等“壞習慣”,並誇大鍛煉等“好習慣”的傾向。

        反應偏差 表示這樣一種情況,其中一組研究參與者,例如具有特定職業暴露的工人,可能比未暴露的人更有可能完成問卷調查或以其他方式參與研究。 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對暴露與疾病之間關聯的估計有偏差。 如果響應率或完成問卷或訪談所花費的時間在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例如,病例與對照組、暴露與未暴露),則可能會懷疑響應偏差。 響應偏差通常因問捲管理模式而異。 郵寄的問卷通常更有可能被認為對研究結果有利害關係的個人退回,也更有可能被從一般人群中隨機選擇的人忽略或丟棄。 許多利用郵件調查的調查人員還建立了後續機制,其中可能包括第二次和第三次郵寄以及隨後與未答复者的電話聯繫,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答复率。

        利用電話調查的研究,包括那些利用隨機撥號來識別控制的研究,通常有一套規則或協議來定義必須嘗試聯繫潛在受訪者的次數,包括一天中的時間,以及是晚上還是晚上應該嘗試週末打電話。 進行以醫院為基礎的研究的人通常會記錄拒絕參與的患者人數以及不參與的原因。 在所有這些情況下,各種措施 回复率 記錄下來,以便評估實際達到目標人群的程度。

        選擇偏見 當一組參與者優先響應或以其他方式參與研究時的結果,並且可能導致對暴露與疾病之間關係的估計有偏差。 為了評估選擇偏差以及它是否會導致對暴露的低估或高估,可以使用教育水平等人口統計信息來比較受訪者與非受訪者。 例如,如果受教育程度低的參與者的反應率低於受教育程度高的參與者,並且如果已知特定職業或吸煙習慣在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群體中更常見,則選擇偏差會低估該職業或吸菸類別的暴露很可能已經發生。

        混淆 是一種重要的選擇偏差類型,當受訪者的選擇(病例對照研究中的病例和對照,或隊列研究中的暴露和未暴露)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第三個變量時,有時以某種方式不為研究者所知研究者。 如果不加以識別和控制,它可能會不可預測地導致低估或高估與職業暴露相關的疾病風險。 混淆通常通過操縱研究本身的設計(例如,通過匹配案例來控制年齡和其他變量)或在分析階段處理。 這些技術的詳細信息在本章的其他文章中介紹。

        查看更多

        在任何研究中,所有研究程序都必須完整記錄,以便所有工作人員,包括訪談員、監督人員和研究人員,清楚他們各自的職責。 在大多數基於問卷調查的研究中, 編碼手冊 準備好了,它逐個問題地描述了面試官需要知道的除了問題的字面措辭之外的一切。 這包括對分類響應進行編碼的說明,並且可能包含有關探查的明確說明,列出允許和不允許的問題。 在許多研究中,在該領域偶爾會遇到針對某些問題的新的、無法預料的回答選擇; 這些必須記錄在主密碼本中,並及時向所有訪調員分發補充、更改或新指令的副本。

        計劃、測試和修訂

        從圖 1 可以看出,問卷的開發需要經過深思熟慮 規劃. 每個問卷都需要在幾個階段進行測試,以確保問題“有效”,即它們是可以理解的並產生預期質量的答复。 對志願者測試新問題然後詳細詢問他們以確定具體問題的理解程度以及遇到的問題或歧義的類型是有用的。 結果可用於 修改問卷, 如有必要,可以重複該過程。 志願者有時被稱為“焦點小組”。

        所有流行病學研究都需要 試點測試,不僅適用於問卷,還適用於研究程序。 一份設計良好的問卷只有在能夠有效地傳遞給研究參與者時才能發揮作用,而這只能通過實地測試程序並在必要時進行調整來確定。

        面試官培訓和監督

        在通過電話或面對面訪談進行的研究中,訪談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人不僅負責向研究參與者提出問題並記錄他們的回答,還負責解釋這些回答。 即使是結構最嚴格的訪談研究,受訪者偶爾也會要求澄清問題,或提供不符合可用回答類別的回答。 在這種情況下,採訪者的工作是以符合研究人員意圖的方式解釋問題或回答。 要有效且始終如一地做到這一點,需要有經驗的研究人員或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和監督。 當一項研究僱用了不止一名採訪者時,採訪者培訓對於確保以統一的方式提出問題和解釋回答尤為重要。 在許多研究項目中,這是在小組培訓環境中完成的,並定期(例如,每年)重複,以保持採訪者的技能新鮮。 培訓研討會通常非常詳細地涵蓋以下主題:

        • 研究概況
        • 知情同意和保密問題
        • 如何介紹訪談以及如何與受訪者互動
        • 每個問題的預期含義
        • 探究說明,即為受訪者提供進一步的機會來澄清或美化回答
        • 討論面試中出現的典型問題。

         

        研究監督通常需要現場觀察,其中可能包括為隨後的解剖採訪錄音。 主管在批准和提交數據輸入之前親自審查每份問卷是一種常見的做法。 主管還為採訪者制定和執行績效標準,並且在一些研究中,對選定的參與者進行獨立的重新採訪,作為可靠性檢查。

        數據收集

        向研究參與者實際分發調查問卷並隨後收集分析是使用上述三種模式之一進行的:通過郵件、電話或親自。 一些研究人員在他們自己的機構內組織甚至執行這一職能。 雖然高級調查員熟悉第一手調查的動態有相當大的好處,但將訓練有素且受到良好監督的專業調查員納入研究團隊是最具成本效益的,並且有利於保持高質量的數據.

        一些研究人員與專門從事調查研究的公司簽訂合同安排。 承包商可以提供一系列服務,其中可能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任務:分發和收集調查問卷、進行電話或面對面訪談、獲取血液或尿液等生物樣本、數據管理以及統計分析和報告寫作。 無論支持級別如何,承包商通常負責提供有關響應率和數據質量的信息。 然而,研究人員對研究的科學完整性負最終責任。

        可靠性和重新面試

        可以通過重新採訪原始研究參與者的樣本來評估數據質量。 這提供了一種方法來確定初始訪談的可靠性,並估計響應的可重複性。 不需要重新管理整個問卷; 問題的一個子集通常就足夠了。 統計測試可用於評估同一參與者在不同時間提出的一組問題的可靠性,以及評估不同參與者提供的回答的可靠性,甚至是不同採訪者詢問的那些問題(即內部和內部) - 評分者評估)。

        問卷處理技術

        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創造了許多不同的方式來獲取調查問卷數據並提供給研究人員進行計算機分析。 可以通過三種根本不同的方式將數據計算機化:實時(即,當參與者在訪談中作出回應)、傳統的按鍵輸入方法和光學數據捕獲方法。

        計算機輔助數據採集

        許多研究人員現在使用計算機來收集對面對面和電話採訪中提出的問題的回答。 該領域的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膝上型電腦很方便,這些電腦被編程為按順序顯示問題,並允許採訪者立即輸入回答。 進行電話採訪的調查研究公司開發了類似的系統,稱為計算機輔助電話採訪 (CATI) 系統。 與更傳統的紙質問卷相比,這些方法有兩個重要的優點。 首先,可以根據一系列允許的答案立即檢查回答,並檢查是否與以前的回答一致,並且可以立即引起採訪者和受訪者的注意。 這大大降低了錯誤率。 其次,可以對跳過模式進行編程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時間。

        最常用的數據計算機化方法仍然是傳統的 鍵輸入 由訓練有素的操作員。 對於非常大的研究,問卷通常會發送給專門從事數據採集的專業合同公司。 這些公司經常使用專門的設備,允許一個操作員鍵入一份問卷(有時稱為程序 按鍵 由於歷史原因)和第二個操作員重新輸入相同的數據,這個過程稱為 密鑰驗證. 將第二次鍵入的結果與第一次進行比較,以確保數據輸入正確。 可以對質量保證程序進行編程,以確保每個響應都在允許的範圍內,並且與其他響應一致。 生成的數據文件可以通過磁盤、磁帶或通過電話或其他計算機網絡以電子方式傳輸給研究人員。

        對於較小的研究,有許多基於 PC 的商業程序,這些程序具有模擬更專業系統的數據輸入功能。 其中包括數據庫程序,例如 dBase、Foxpro 和 Microsoft Access,以及電子表格,例如 Microsoft Excel 和 Lotus 1-2-3。 此外,許多主要用於統計數據分析的計算機程序包都包含數據輸入功能,例如 SPSS、BMDP 和 EPI INFO。

        一種適用於某些專門問卷的廣泛使用的數據捕獲方法使用光學系統。 光學標記讀取 或光學傳感用於讀取專門為參與者設計的問卷答复,通過標記小矩形或圓形(有時稱為“氣泡代碼”)來輸入數據。 當每個人完成他或她自己的調查問卷時,這些工作最有效。 更複雜和昂貴的設備可以讀取手印字符,但目前這不是大規模研究中捕獲數據的有效技術。

        存檔問捲和編碼手冊

        因為信息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並且會受到解釋和其他影響,研究人員有時會被要求與其他研究人員分享他們的數據。 共享數據的請求可能出於多種原因,可能是出於對複制報告的真誠興趣,也可能是擔心數據可能未被正確分析或解釋。

        如果懷疑或指控存在偽造或偽造數據的情況,則必須提供報告結果所依據的原始記錄以供審計之用。 除了原始問捲和/或原始數據的計算機文件之外,研究人員必須能夠提供為研究開發的編碼手冊和課程中所有數據更改的日誌以供審查數據編碼、計算機化和分析。 例如,如果一個數據值因為它最初表現為異常值而被更改,那麼更改記錄和進行更改的原因應該記錄在日誌中,以供可能的數據審計之用。 此類信息在編寫報告時也很有價值,因為它可以提醒人們實際上是如何處理導致報告結果的數據的。

        出於這些原因,研究完成後,研究人員有義務確保所有基本數據都妥善存檔一段合理的時間,並且如果研究人員被要求提供這些數據,則可以檢索這些數據。

         

        上一頁

        週一,三月07 2011 18:13

        石棉:歷史視角

        經常引用工作場所危害的幾個例子,不僅可以舉例說明與工作場所暴露相關的可能的不利健康影響,而且還可以揭示對工人群體進行系統研究的方法如何揭示重要的暴露與疾病關係。 一個這樣的例子是石棉。 勞倫斯·加芬克爾 (Lawrence Garfinkel) 的一篇文章記錄了已故歐文·J·塞利科夫 (Irving J. Selikoff) 博士簡單優雅地證明了石棉工人患癌症風險升高的情況。 經 CA-A 臨床醫生癌症雜誌 (Garfinkel 1984) 許可,此處僅稍作修改即可重印。 這些表格來自 Selikoff 博士及其同事 (1964) 的原始文章。

        接觸石棉已成為一個相當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其影響已超出衛生專業人員的直接領域,延伸到立法者、法官、律師、教育工作者和其他有關社區領袖所服務的領域。 因此,與石棉有關的疾病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和衛生當局以及消費者和廣大公眾的關注。

        歷史背景

        石棉是一種非常有用的礦物,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以多種方式加以利用。 芬蘭的考古研究表明,早在公元前 2500 年,陶器中就含有石棉纖維。 公元前5世紀,它被用作燈芯。 大約在公元前 456 年,希羅多德 (Herodotus) 就使用石棉布進行火葬發表了評論。 石棉在 15 世紀用於防彈衣,在俄羅斯用於製造紡織品、手套、襪子和手袋 c. 1720年,雖然石棉織造技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展起來的,已無定論,但我們知道,古人常以亞麻織石棉。 商業石棉生產始於 1850 年左右的意大利,用於造紙和布料。

        大約 1880 年,加拿大和南非石棉礦業的發展降低了成本並刺激了石棉產品的生產。 不久之後,美國、意大利和俄羅斯開始開采和生產石棉。 在美國,石棉作為管道絕緣材料的開發增加了產量,此後不久被用於其他各種用途,包括剎車片、水泥管、防護服等。

        美國的產量從 6,000 年的約 1900 噸增加到 650,000 年的 1975 噸,儘管到 1982 年約為 300,000 噸,到 1994 年,產量下降到 33,000 噸。

        據報導,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公元 61-113 年)曾評論過與石棉打交道的奴隸的疾病。 與採礦相關的職業病的提法出現在 16 世紀,但直到 1906 年在英國才首次出現石棉工人肺纖維化的提法。 此後不久,法國和意大利報導了涉及石棉製造應用的工人死亡人數過多,但 1924 年英國開始對石棉誘發疾病的主要認識。到 1930 年,Wood 和 Gloyne 報告了 37 例肺纖維化病例。

        1935 年首次提到“石棉矽肺”患者的肺癌。隨後出現了其他幾例病例報告。 1947 年、1949 年和 1951 年出現了死於石棉沉著病的患者患肺癌的比例很高的報告。1955 年,英國的 Richard Doll 報導了自 1935 年以來在石棉廠工作的人患肺癌的風險過高,特別是高受僱超過 20 年的人的風險。

        臨床觀察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Irving Selikoff 博士開始了對石棉相關疾病的臨床觀察。 塞利科夫博士當時已經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 他之前的成就包括開發和首次使用異煙肼治療結核病,為此他於 1952 年獲得了拉斯克獎。

        在 1960 世紀 XNUMX 年代初,作為一名在新澤西州帕特森執業的胸科醫生,他在該地區一家石棉廠的工人中發現了許多肺癌病例。 他決定擴大他的觀察範圍,將石棉絕緣子工會的兩名當地人包括在內,他們的成員也曾接觸過石棉纖維。 他認識到,仍有許多人不相信肺癌與接觸石棉有關,只有對接觸石棉的總人口進行徹底研究才能說服他們。 人群中的石棉接觸有可能與其他類型的癌症有關,例如胸膜間皮瘤和腹膜間皮瘤,正如某些研究中所建議的那樣,或許也與其他部位有關。 過去大多數關於石棉對健康影響的研究都與接觸石棉採礦和生產的工人有關。 重要的是要知道吸入石棉是否也會影響其他接觸石棉的人群。

        Selikoff 博士聽說了時任美國癌症協會 (ACS) 統計研究部主任 E. Cuyler Hammond 博士的成就,並決定邀請他合作設計和分析一項研究。 哈蒙德博士撰寫了幾年前發表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於吸煙與健康的前瞻性研究。

        哈蒙德博士立即看到了對石棉工人進行研究的潛在重要性。 儘管他正忙於分析當時新的 ACS 前瞻性研究——癌症預防研究 I (CPS I) 的數據,該研究是他幾年前開始的,但他還是欣然同意在“業餘時間”進行合作。 他建議將分析限制在那些至少有 20 年工作經驗的工人,因此他們接觸石棉的次數最多。

        西奈山醫院 Selikoff 博士的助理研究員 Janet Kaffenburgh 女士加入了該團隊,她與 Hammond 博士一起準備了參與研究的男性名單,包括他們的年齡和就業日期,並獲得了數據根據工會總部記錄的死亡事實和原因。 這些信息隨後被轉移到文件卡上,這些文件卡由哈蒙德博士和卡芬堡夫人按字面意思在哈蒙德博士家客廳的地板上分類。

        新澤西州帕特森巴納特紀念醫院中心的病理學家 Jacob Churg 博士提供了死因的病理學驗證。

        表 1. 接觸石棉粉塵 632 年或更長時間的 20 名石棉工人的人年經驗

        年齡

        時間段

         

        1943-47

        1948-52

        1953-57

        1958-62

        35-39

        85.0

        185.0

        7.0

        11.0

        40-44

        230.5

        486.5

        291.5

        70.0

        45-49

        339.5

        324.0

        530.0

        314.5

        50-54

        391.5

        364.0

        308.0

        502.5

        55-59

        382.0

        390.0

        316.0

        268.5

        60-64

        221.0

        341.5

        344.0

        255.0

        65-69

        139.0

        181.0

        286.0

        280.0

        70-74

        83.0

        115.5

        137.0

        197.5

        75-79

        31.5

        70.0

        70.5

        75.0

        80-84

        5.5

        18.5

        38.5

        23.5

        85+

        3.5

        2.0

        8.0

        13.5

        Total

        1,912.0

        2,478.0

        2,336.5

        2,011.0

         

        由此產生的研究屬於“回顧性進行的前瞻性研究”類型。 工會記錄的性質使得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對長期研究的分析成為可能。 雖然只有 632 名男性參與了這項研究,但有 8,737 人年暴露於風險中(見表 1); 在 255 年至 20 年的 1943 年觀察期內,有 1962 人死亡(見表 2)。 在表 28.17 中,可以看到觀察到的死亡人數總是超過預期人數,表明工作場所接觸石棉與癌症死亡率升高之間存在關聯。 

        表 2. 接觸石棉粉塵 632 年或更長時間的 20 名石棉工人的觀察和預期死亡人數

        死亡原因

        時間段

        Total

         

        1943-47

        1948-52

        1953-57

        1958-62

        1943-62

        總計,所有原因

        觀察(石棉工人)

        28.0

        54.0

        85.0

        88.0

        255.0

        預期(美國白人男性)

        39.7

        50.8

        56.6

        54.4

        203.5

        總癌症,所有地點

        觀察(石棉工人)

        13.0

        17.0

        26.0

        39.0

        95.0

        預期(美國白人男性)

        5.7

        8.1

        13.0

        9.7

        36.5

        肺癌和胸膜癌

        觀察(石棉工人)

        6.0

        8.0

        13.0

        18.0

        45.0

        預期(美國白人男性)

        0.8

        1.4

        2.0

        2.4

        6.6

        胃癌、結腸癌和直腸癌

        觀察(石棉工人)

        4.0

        4.0

        7.0

        14.0

        29.0

        預期(美國白人男性)

        2.0

        2.5

        2.6

        2.3

        9.4

        所有其他部位的癌症合併

        觀察(石棉工人)

        3.0

        5.0

        6.0

        7.0

        21.0

        預期(美國白人男性)

        2.9

        4.2

        8.4

        5.0

        20.5

         

        工作意義

        這篇論文構成了我們對石棉相關疾病知識的轉折點,並為未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該文章自最初發表以來已被科學出版物至少引用 261 次。 在 ACS 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金支持下,Selikoff 博士和 Hammond 博士以及他們不斷壯大的礦物學家、胸科醫生、放射科醫生、病理學家、衛生學家和流行病學家團隊繼續探索石棉疾病的各個方面。

        1968 年的一篇重要論文報導了吸煙對石棉暴露的協同效應(Selikoff、Hammond 和 Churg,1968 年)。 研究範圍擴大到包括石棉生產工人、在工作中間接接觸石棉的人(例如船廠工人)以及家庭接觸石棉的人。

        在後來的分析中,美國癌症協會流行病學和統計助理副總裁赫伯特·塞德曼 (Herbert Seidman) 加入了該團隊,該團隊證明,即使是短期接觸石棉也會導致患癌症的風險顯著增加到 30 年後(Seidman、Selikoff 和 Hammond 1979)。 在這項針對 632 名絕緣子的首次研究中,只有三例間皮瘤病例,但後來的調查顯示,石棉工人的所有死亡中有 8% 是由於胸膜和腹膜間皮瘤。

        隨著 Selikoff 博士科學研究的擴展,他和他的同事們通過工業衛生技術的創新為減少接觸石棉做出了顯著貢獻; 通過說服立法者了解石棉問題的緊迫性; 評估與石棉病有關的殘疾支付問題; 並調查石棉顆粒在供水和環境空氣中的一般分佈。

        Selikoff 博士還通過組織有關該主題的會議和參加許多科學會議來呼籲醫學界和科學界對石棉問題的關注。 他的許多關於石棉疾病問題的情況介紹會都是專門為律師、法官、大公司總裁和保險業高管安排的。

         

        上一頁

        " 免責聲明:國際勞工組織不對本門戶網站上以英語以外的任何其他語言呈現的內容負責,英語是原始內容的初始製作和同行評審所使用的語言。自此以來,某些統計數據尚未更新百科全書第 4 版的製作(1998 年)。”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