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幅工具方法

兒童類

28.流行病學與統計學

28.流行病學與統計學(12)

橫幅4

 

28.流行病學與統計學

章節編輯:  Franco Merletti、Colin L. Soskolne 和 Paolo Vineis


目錄

表格和數字

流行病學方法應用於職業健康與安全
Franco Merletti、Colin L. Soskolne 和 Paolo Vineis

暴露評估
M·杰拉爾德·奧特

總結工作生活接觸措施
科林·L·索斯科尼

測量暴露的影響
謝莉亞·霍爾·扎姆

     案例研究:措施
     Franco Merletti、Colin L. Soskolne 和 Paola Vineis

研究設計中的選項
斯文赫恩伯格

研究設計中的有效性問題
安妮·薩斯科

隨機測量誤差的影響
Paolo Vineis 和 Colin L. Soskolne

統計方法
Annibale Biggeri 和馬里奧布拉加

流行病學研究中的因果關係評估和倫理
保羅維尼斯

說明職業病監測方法論問題的案例研究
王正德

流行病學調查問卷
Steven D. Stellman 和 Colin L. Soskolne

石棉歷史透視
勞倫斯加芬克爾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五個選定的工作生活暴露的總結措施

2. 疾病發生的措施

3. 隊列研究的關聯測量

4. 病例對照研究的關聯措施

5. 群組數據的一般頻率表佈局

6. 病例對照數據的樣本佈局

7. 佈局病例對照數據 - 每個病例一個對照

8. 1950 個人的假設隊列到 T2

9. 集中趨勢和分散指數

10. 二項式實驗和概率

11. 二項式實驗的可能結果

12. 二項式分佈,15 次成功/30 次試驗

13. 二項分佈,p = 0.25; 30次試驗

14. II 類錯誤和功效; x = 12, n = 30,一個 = 0.05

15. II 類錯誤和功效; x = 12, n = 40,一個 = 0.05

16. 632 名工人接觸石棉 20 年或更長時間

17. O/E 632 名石棉工人的死亡人數

人物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圖片.

EPI110F1EPI110F2


點擊返回頁面頂部

查看項目...
29. 人體工學

29. 人體工程學 (27)

橫幅4

 

29. 人體工學

章節編輯:  沃爾夫岡·勞里格和約阿希姆·韋德

 


 

目錄 

表格和數字

概述
沃爾夫岡·勞里格和約阿希姆·韋德

目標、原則和方法

人體工程學的本質和目標
威廉·辛格爾頓

活動、任務和工作系統分析
維羅妮克·德·凱澤

人體工程學和標準化
弗里德海姆·納赫賴納

核對表
普拉納布·庫馬爾·納格

物理和生理方面

人體測量學
梅爾基奧爾·馬薩利

肌肉工作
Juhani Smolander 和 Veikko Louhevaara

工作姿勢
伊爾卡·庫林卡

生物力學
弗蘭克·達比

一般疲勞
埃蒂安·格蘭讓

疲勞與恢復
羅爾夫·赫爾比格和沃爾特·羅默特

心理方面

腦力勞動
溫弗里德哈克

警覺
赫伯特豪雅

精神疲勞
彼得·里希特

工作的組織方面

工作組織
埃伯哈德·烏利希和古德拉·格羅特

睡眠剝奪
小木一孝

工作系統設計

工作站
羅蘭卡德佛斯

工具
TM弗雷澤

控件、指示器和麵板
卡爾·赫·克羅默

信息處理與設計
安德里斯·F·桑德斯

為所有人設計

為特定群體設計
笑話 H. Grady-van den Nieuwboer

     案例研究:人類功能受限的國際分類

文化差異
後尚沙納瓦茲

老年工人
安托萬·拉維爾和謝爾蓋·沃爾科夫

有特殊需要的工人
笑話 H. Grady-van den Nieuwboer

人體工程學的多樣性和重要性——兩個例子

鑽石製造中的系統設計
以薩迦吉拉德

無視人體工程學設計原則:切爾諾貝利
弗拉基米爾·穆尼波夫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基本人體測量核心列表

2. 疲勞和恢復取決於活動水平

3. 兩種應力因素對應變的組合效應規律

4. 區分精神緊張的幾種負面後果

5. 以工作為導向的生產結構化原則

6. 參與組織環境

7. 用戶參與技術過程

8. 不規律的工作時間和睡眠剝奪

9. 提前、錨定和延遲睡眠的各個方面

10. 控制動作和預期效果

11. 常見手控器的控效關係

12. 控制安排規則

13. 標籤指南

人物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查看文章上下文中的圖片.

ERG040T1ERG040F1ERG040F2ERG040F3ERG040T2ERG040F5ERG070F1ERG070F2ERG070F3ERG060F2ERG060F1ERG060F3ERG080F1ERG080F4ERG090F1ERG090F2ERG090F3ERG090F4ERG225F1ERG225F2ERG150F1ERG150F2ERG150F4ERG150F5ERG150F6ERG120F1ERG130F1ERG290F1ERG160T1ERG160F1ERG185F1ERG185F2ERG185F3ERG185F4ERG190F1ERG190F2ERG190F3ERG210F1ERG210F2ERG210F3ERG210F4ERG210T4ERG210T5ERG210T6ERG220F1ERG240F1ERG240F2ERG240F3ERG240F4ERG260F1ERG300F1ERG255F1

查看項目...
30. 職業衛生

30. 職業衛生 (6)

橫幅4

 

30. 職業衛生

章節編輯:  羅伯特·赫里克 


 

目錄 

表格和數字

目標、定義和一般信息
Berenice I. Ferrari 戈爾澤

危險識別
琳娜·利連貝格

工作環境評估
洛瑞·A·托德

職業衛生:通過乾預控制暴露
詹姆斯·斯圖爾特

暴露評估的生物學基礎
迪克·黑德里克

職業接觸限值
丹尼斯·J·帕斯滕巴赫

1. 化學危害; 生物和物理製劑

2. 職業接觸限值 (OEL) - 各個國家

人物

IHY010F1 IHY010F2 IHY010F3 IHY040T1 IHY040T2 IHY040T3 IHY040T4 IHY040T5 IHY060T1 IHY060T3

查看項目...
31. 個人防護

31. 個人防護 (7)

橫幅4

 

31. 個人防護

章節編輯:  羅伯特·赫里克 


 

目錄 

表格和數字

個人防護的概述和原理
羅伯特·赫里克

眼睛和麵部保護器
木村菊子

足部和腿部保護
三浦豐彥

頭部保護
伊莎貝爾·巴爾蒂和阿蘭·邁耶

聽力保護
John R. Franks 和 Elliott H. Berger

防護服
S.扎克·曼斯多夫

呼吸系統防護
托馬斯·尼爾森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透光率要求(ISO 4850-1979)

2. 防護等級 - 氣焊和釬焊

3. 防護等級——氧氣切割

4. 防護等級——等離子弧切割

5. 保護等級 - 電弧焊或氣刨

6. 防護等級——等離子直接電弧焊

7. 安全頭盔:ISO標準3873-1977

8. 聽力保護器的降噪等級

9. 計算 A 加權降噪

10. 皮膚危害類別示例

11. 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能要求

12. 與特定活動相關的物質危害

13. ANSI Z88 2 (1992) 指定的保護係數

人物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查看文章上下文中的圖片。

防護裝備020F1防護裝備020F2防護裝備020F3防護裝備020F4防護裝備030F1防護裝備030F2防護裝備030F3防護裝備050F1防護裝備050F2防護裝備060F1防護裝備060F2防護裝備060F3防護裝備060F4防護裝備060F5防護裝備070F3防護裝備070F5防護裝備070F7防護裝備080F3防護裝備080F1防護裝備080F2


點擊返回頁面頂部

查看項目...
32. 記錄系統和監控

32. 記錄系統和監控 (9)

橫幅4

 

32. 記錄系統和監控

章節編輯:  史蒂文·D·斯特爾曼

 


 

目錄 

表格和數字

職業病監測和報告系統
史蒂文·B·馬科維茨

職業危害監測
戴維·H·韋格曼和史蒂文·D·斯特爾曼

發展中國家的監測
David Koh 和 Kee-Seng Chia

工傷與疾病分類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埃利斯·比德爾

非致命工作場所傷害和疾病的風險分析
約翰·魯瑟

案例研究:工人保護和事故與職業病統計 - 德國 HVBG
馬丁·布茨和伯克哈德·霍夫曼

案例研究:Wismut - 重新審視鈾暴露
海因茨·奧滕和霍斯特·舒爾茨

流行病學職業暴露評估的測量策略和技術
弗蘭克博赫曼和赫爾穆特布洛姆

案例研究:中國的職業健康調查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肝臟血管肉瘤 - 世界名錄

2. 職業病,美國,1986 年與 1992 年

3. 美國死於塵肺和胸膜間皮瘤

4. 法定職業病清單樣本

5. 疾病和傷害報告代碼結構,美國

6. 非致命性職業傷害和疾病,美國 1993

7. 職業傷害和疾病的風險

8. 重複運動條件下的相對風險

9. 工作場所事故,德國,1981-93

10. 金屬加工事故中的磨床,德國,1984-93

11. 職業病,德國,1980-93

12. 傳染病,德國,1980-93

13. Wismut 礦山的輻射暴露

14. 1952-90 年 Wismut 鈾礦的職業病

人物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圖片.

REC60F1AREC060F2REC100F1REC100T1REC100T2


點擊返回頁面頂部

查看項目...
33.毒理學

33.毒理學(21)

橫幅4

 

33.毒理學

章節編輯:Ellen K. Silbergeld


目錄

表格和數字

簡介
Ellen K. Silbergeld,章節編輯

毒理學總則

定義和概念
Bo Holmberg、Johan Hogberg 和 Gunnar Johanson

毒代動力學
杜尚久里奇

目標器官和關鍵影響
馬雷克·雅庫博夫斯基

年齡、性別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斯波緬卡·泰利斯曼

毒性反應的遺傳決定因素
Daniel W. Nebert 和 Ross A. McKinnon

毒性機制

簡介和概念
菲利普·G·渡邊

細胞損傷和細胞死亡
本傑明·F·特朗普和艾琳·K·貝瑞茲斯基

遺傳毒理學
R. Rita Misra 和 Michael P. Waalkes

免疫毒理學
Joseph G. Vos 和 Henk van Loveren

靶器官毒理學
埃倫·K·西爾伯格爾德

毒理學測試方法

生物標誌物
菲利普格蘭讓

遺傳毒性評估
大衛·M·德馬里尼和詹姆斯·赫夫

體外毒性測試
喬安妮·祖洛

結構活動關係
埃倫·K·西爾伯格爾德

監管毒理學

健康與安全法規中的毒理學
埃倫·K·西爾伯格爾德

危險識別原則——日本方法
池田雅之

美國對生殖毒物和神經毒劑進行風險評估的方法
埃倫·K·西爾伯格爾德

危險識別方法 - IARC
哈里·瓦尼奧和朱利安·威爾伯恩

附錄 - 對人類致癌性的總體評估:IARC 專論第 1-69 卷 (836)

致癌物風險評估:其他方法
塞斯·範·德·海登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關鍵器官和關鍵影響的例子
  2. 金屬可能的多重相互作用的基本效應
  3. 暴露於苯胺和乙酰苯胺的工人的血紅蛋白加合物
  4. 遺傳性、易患癌症的疾病和 DNA 修復缺陷
  5. 在人體細胞中表現出遺傳毒性的化學品示例
  6. 免疫標記物檢測分類
  7. 暴露生物標誌物的例子
  8. 識別人類癌症風險的方法的優缺點
  9. 用於肝毒性研究的體外系統比較
  10. SAR 與測試數據的比較:OECD/NTP 分析
  11. 日本法律對化學物質的管制
  12. 日本化學物質管理法的檢測項目
  13. 化學物質與化學物質管理法
  14. 選定的主要神經毒性事件
  15. 測量神經毒性的專門測試示例
  16. 生殖毒理學終點
  17. 低劑量外推程序的比較
  18. 致癌物風險表徵中經常引用的模型

人物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圖片.

testTOX050F1TOX050F2TOX050F4TOX050T1TOX050F6TOX210F1TOX210F2TOX060F1TOX090F1TOX090F2TOX090F3TOX090F4TOX110F1TOX260F1TOX260T4


點擊返回頁面頂部

查看項目...
週一,三月14 2011 19:11

精神疲勞

精神緊張是應對精神負荷 (MWL) 過程的正常結果。 長期負荷或高強度的工作需求可能導致超負荷(疲勞)和負荷不足(單調、飽足)的短期後果以及長期後果(例如壓力症狀和與工作相關的疾病)。 在壓力下維持穩定的行為調節可以通過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方式(通過改變信息搜索和決策策略),降低成就需要水平(通過重新定義任務)來實現和降低質量標準),並通過心理生理努力的補償性增加,然後在工作時間減少努力。

這種對心理緊張過程的理解可以被概念化為在施加負荷因素期間的行為調節的交易過程,其中不僅包括緊張過程的負面成分,還包括學習的積極方面,如增生、調整和重組,以及動機(見圖 2)。

圖 1. 應變過程的組成部分及其後果

ERG290F1

精神疲勞可以定義為長時間工作後表現、情緒和活動的行為穩定性的時間可逆下降過程。 這種狀態可以通過改變工作需求、環境影響或刺激暫時逆轉,並且可以通過睡眠完全逆轉。

精神疲勞是執行高難度任務的結果,這些任務主要涉及信息處理和/或持續時間較長。 與單調相反, 復甦 減量是耗時的,並且不會在更改任務條件後突然發生。 疲勞症狀在多個行為調節水平上得到識別:環境與機體之間的生物穩態失調、目標導向行為的認知過程失調以及目標導向動機和成就水平的穩定性喪失。

 

 

 

 

 

 

 

 

 

 

可以在人類信息處理系統的所有子系統中識別精神疲勞的症狀:

  • 知覺: 減少眼球運動,減少信號辨別力,閾值惡化
  • 信息處理:決策時間延長、動作失誤、決策不確定性、阻塞、動作序列中的“冒險策略”、運動感覺運動協調障礙
  • 記憶功能:超短期存儲中信息的延長,短期記憶中排練過程的干擾,長期記憶中信息傳輸和記憶搜索過程中的延遲。

精神疲勞的鑑別診斷

存在足夠的標準來區分精神疲勞、單調、精神飽足和壓力(狹義)(表 1)。

表 1. 精神緊張的幾種負面後果的區別

標準

精神疲勞

單調

飽足感        

應力

關鍵
條件

過載方面不合適
前提條件

條件不合適
欠載
前提條件

任務感喪失

目標感知
作為威脅

情緒

沒有疲倦
無聊疲憊

疲倦與
無聊

易怒

焦慮、威脅
厭惡

情緒化
評測

中性

中性

增加情感厭惡

焦慮加劇

激活

不斷地
下降

不連續
下降

增加

增加

恢復

耗時的

任務交替後突然

?

長期
恢復障礙

預防

任務設計,
訓練,短暫休息
系統

豐富工作內容

設定目標
節目
和工作
豐富

工作重新設計,
衝突和壓力管理

 

精神疲勞程度

對精神疲勞現象學的充分描述 (Schmidtke 1965)、許多有效的評估方法以及大量的實驗和現場結果提供了精神疲勞程度的有序縮放的可能性 (Hacker 和 Richter 1994)。 縮放比例基於個人應對行為下降的能力:

級別1: 最佳和高效的性能:沒有表現、情緒和激活水平下降的症狀。

級別2: 以增加外周心理生理激活為特徵的完全代償 (例如,通過手指肌肉的肌電圖測量)、感知到的精神努力的增加、表現標準的可變性增加。

級別3: 在第 2 級中描述的額外的不穩定補償:動作失誤,感知疲勞,增加(補償)中央指標的心理生理活動,心率,血壓。

級別4: 除了級別 3 中描述的效率降低之外:降低性能標準。

級別5: 進一步的功能障礙:工作場所的社會關係和合作障礙; 臨床疲勞的症狀,如睡眠質量下降和生命力竭。

預防精神疲勞

任務結構、環境、工作時間的休息時間和充足的睡眠的設計是減輕精神疲勞症狀的方法,以便不產生臨床後果:

1. 任務結構的變化. 為充分的學習和任務結構設計先決條件不僅是促進有效工作結構發展的一種手段,而且對於防止精神超負荷或負荷不足方面的失調也是必不可少的:

    • 可以通過開發有效的內部任務表示和信息組織來減輕信息處理負擔。 由此產生的認知能力的擴大將更恰當地匹配信息需求和資源。
    • 以人為本的技術在呈現的信息順序和所需任務之間具有高度兼容性 (Norman 1993) 將減少信息重新編碼所需的腦力勞動,從而緩解疲勞和壓力症狀。
    • 不同級別的法規(因為它們適用於技能、規則和知識)的均衡協調可以減少工作量,而且可以提高人的可靠性(Rasmussen 1983)。
    • 在實際問題出現之前就目標導向的行動順序對員工進行培訓將使他們的工作更清晰、更可預測並且更明顯地在他們的控制之下,從而減輕他們的精神努力感。 他們的心理生理激活水平將有效降低。

     

      2. 引入工作期間的短期休息制度. 這種休息的積極影響取決於對某些先決條件的遵守。 更多的短暫休息比更少的長時間休息更有效率; 效果取決於固定的因此可預期的時間表; 休息的內容應具有對身心工作需求的補償作用。

      3. 充足的放鬆和睡眠. 特殊的員工助理計劃和壓力管理技術可以支持放鬆的能力和預防慢性疲勞的發展(Sethi、Caro 和 Schuler 1987)。

       

      上一頁

      週日,一月16 2011:18 53

      體外毒性測試

      分子和細胞生物學中尖端技術的出現刺激了包括毒理學在內的生命科學的相對快速發展。 實際上,毒理學的重點正在從整個動物和整個動物種群轉移到單個動物和人類的細胞和分子。 自 1980 世紀 XNUMX 年代中期以來,毒理學家開始採用這些新方法來評估化學品對生命系統的影響。 作為一個合乎邏輯的進展,這些方法正在適應毒性測試的目的。 這些科學進步與社會和經濟因素共同作用,影響了產品安全和潛在風險評估的變化。

      經濟因素與必須測試的材料量特別相關。 每年都有大量新的化妝品、藥品、農藥、化學品和家用產品進入市場。 所有這些產品都必須評估其潛在毒性。 此外,還有大量已在使用但未經過充分測試的化學品積壓。 使用傳統的整體動物測試方法獲取所有這些化學品的詳細安全信息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如果能夠完成的話,在金錢和時間方面都是昂貴的。

      還有與公共健康和安全相關的社會問題,以及公眾對使用動物進行產品安全測試的日益關注。 關於人類安全,公共利益和環保倡導團體向政府機構施加了巨大壓力,要求其對化學品實施更嚴格的法規。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一些環保組織在美國禁止使用氯和含氯化合物。 這種極端行為的動機之一在於這些化合物中的大多數從未經過充分測試。 從毒理學的角度來看,僅基於氯的存在就禁止一整類不同化學品的概念在科學上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然而,從公眾的角度來看,必須保證釋放到環境中的化學品不會造成重大健康風險,這是可以理解的。 這種情況強調需要更有效和快速的方法來評估毒性。

      影響毒性測試領域的另一個社會問題是動物福利。 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動物保護組織對使用整隻動物進行產品安全測試表示強烈反對。 為了阻止動物試驗,針對化妝品、家庭和個人護理產品以及藥品的製造商發起了積極的運動。 歐洲的此類努力促成了指令 76/768/EEC(化妝品指令)的第六次修正案的通過。 該指令的結果是,1 年 1998 月 XNUMX 日之後在動物身上測試過的化妝品或化妝品成分不能在歐盟銷售,除非替代方法未得到充分驗證。 雖然該指令對在美國或其他國家/地區銷售此類產品沒有管轄權,但它將對那些擁有包括歐洲在內的國際市場的公司產生重大影響。

      替代品的概念構成了除了對整隻動物進行測試以外的測試開發的基礎,由三個定義 Rs: 減少 使用的動物數量; 精緻 協議,使動物經歷更少的壓力或不適; 和 替代 目前的動物試驗包括體外試驗(即在活體動物之外進行的試驗)、計算機模型或對低等脊椎動物或無脊椎動物進行的試驗。 他們三個 Rs 在 1959 年由兩位英國科學家 WMS Russell 和 Rex Burch 出版的一本書中進行了介紹, 人道實驗技術原理. Russell 和 Burch 堅持認為,獲得有效科學結果的唯一途徑是通過人道對待動物,並認為應該開發減少動物使用並最終取而代之的方法。 有趣的是,在 1970 世紀 XNUMX 年代中期動物福利運動重新興起之前,羅素和伯奇概述的原則很少受到關注。 今天的三個概念 Rs 在研究、測試和教育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總之,體外測試方法的發展受到過去 20 到 XNUMX 年匯集的各種因素的影響。 很難確定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是否會對毒性測試策略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

      體外毒性試驗的概念

      本節將僅關注用於評估毒性的體外方法,作為整體動物測試的替代方法之一。 本章其他文章中討論了計算機建模和定量構效關係等其他非動物替代方法。

      體外研究通常在體外的動物或人體細胞或組織中進行。 體外的字面意思是“在玻璃中”,是指在規定條件下對在培養皿或試管中培養的活體材料或活體材料成分進行的程序。 這些可能與體內研究或“在活體動物身上”進行的研究形成對比。 當觀察僅限於培養皿中的單一類型細胞時,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很難預測化學物質對複雜生物體的影響,但體外研究確實提供了大量關於內在毒性的信息作為毒性的細胞和分子機制。 此外,與體內研究相比,它們具有許多優勢,因為它們通常更便宜並且可以在更受控的條件下進行。 此外,儘管事實上仍然需要少量動物來獲得用於體外培養的細胞,但這些方法可被視為減少替代方法(因為與體內研究相比使用的動物要少得多)和精煉替代方法(因為它們消除了需要使動物經受體內實驗造成的不良毒性後果)。

      為了解釋體外毒性試驗的結果,確定它們在評估毒性方面的潛在用途並將它們與體內的整個毒理學過程聯繫起來,有必要了解正在檢查毒理學過程的哪一部分。 整個毒理學過程包括以下事件:從有機體暴露於物理或化學試劑開始,通過細胞和分子相互作用進展,並最終在整個有機體的反應中表現出來。 體外試驗通常僅限於發生在細胞和分子水平的毒理學過程的一部分。 可從體外研究中獲得的信息類型包括代謝途徑、活性代謝物與細胞和分子靶標的相互作用以及可作為暴露分子生物標誌物的潛在可測量毒性終點。 在理想情況下,每種化學物質暴露於有機體表現的毒性機制是已知的,這樣從體外試驗中獲得的信息就可以得到充分解釋,並與整個有機體的反應相關聯。 然而,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已經闡明的完整毒理學機制相對較少。 因此,毒理學家面臨這樣一種情況,即體外試驗的結果不能用作對體內毒性的完全準確預測,因為機制未知。 然而,在開發體外測試的過程中,通常會闡明毒性的細胞和分子機制的組成部分。

      圍繞體外測試的開發和實施的關鍵未解決問題之一與以下考慮有關:它們應該以機械為基礎,還是足以讓它們具有描述性?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僅使用基於機械的測試來替代體內測試無疑更好。 然而,在缺乏完整的機理知識的情況下,在不久的將來開發完全替代整體動物試驗的體外試驗的前景幾乎為零。 然而,這並不排除使用更具描述性的分析類型作為早期篩查工具,目前就是這種情況。 這些屏幕導致動物使用顯著減少。 因此,在生成更多機械信息之前,可能有必要在更有限的範圍內採用其結果與體內獲得的結果完全相關的測試。

      體外細胞毒性試驗

      在本節中,將描述為評估化學品的細胞毒性潛力而開發的幾種體外測試。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測試很容易執行,並且可以自動進行分析。 一種常用的細胞毒性體外試驗是中性紅測定。 該測定是在培養細胞上進行的,對於大多數應用,細胞可以保存在包含 96 個小孔的培養皿中,每個孔的直徑為 6.4 毫米。 由於每個孔都可用於單次測定,因此這種佈置可以容納多種濃度的測試化學品以及陽性和陰性對照,每種都有足夠數量的重複。 在用至少兩個數量級(例如,從 0.01mM 到 1mM)的不同濃度的測試化學品以及陽性和陰性對照化學品處理細胞後,將細胞沖洗並用中性紅處理,只能被活細胞吸收和保留的染料。 可以在去除測試化學品時添加染料以確定即時效果,或者可以在去除測試化學品後的不同時間添加染料以確定累積或延遲效果。 每個孔中的顏色強度對應於該孔中活細胞的數量。 顏色強度通過可配備讀板器的分光光度計測量。 讀板器經過編程,可為培養皿的 96 個孔中的每個孔提供單獨的測量值。 這種自動化方法允許研究人員快速執行濃度​​響應實驗並獲得統計上有用的數據。

      另一種相對簡單的細胞毒性試驗是 MTT 試驗。 MTT(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是一種四唑染料,可被線粒體酶還原成藍色。 只有具有活線粒體的細胞才能保留進行該反應的能力; 因此,顏色強度與線粒體完整性的程度直接相關。 這是檢測一般細胞毒性化合物以及那些專門針對線粒體的藥物的有用測試。

      乳酸脫氫酶 (LDH) 活性的測量也用作細胞毒性的廣泛檢測。 這種酶通常存在於活細胞的細胞質中,並通過已被毒劑不利影響的死亡或垂死細胞的滲漏細胞膜釋放到細胞培養基中。 在對細胞進行化學處理後,可在不同時間去除少量培養基,以測量釋放的 LDH 量並確定毒性的時程。 雖然 LDH 釋放試驗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細胞毒性評估,但它很有用,因為它易於執行並且可以實時完成。

      正在開發許多新方法來檢測細胞損傷。 更複雜的方法使用熒光探針來測量各種細胞內參數,例如鈣釋放以及 pH 和膜電位的變化。 一般來說,這些探針非常敏感,可以檢測到更細微的細胞變化,從而減少使用細胞死亡作為終點的需要。 此外,許多這些熒光測定可以通過使用 96 孔板和熒光板閱讀器實現自動化。

      一旦使用這些測試之一收集了一系列化學品的數據,就可以確定相對毒性。 在體外試驗中確定的化學品的相對毒性可以表示為對未處理細胞的終點反應產生 50% 影響的濃度。 這一決定被稱為 EC50 (E有效的 C濃度為 50細胞的百分比),可用於比較不同化學品的體外毒性。 (用於評估相對毒性的類似術語是 IC50,表示導致細胞過程 50% 抑制的化學物質的濃度,例如,吸收中性紅的能力。)評估化學物質的相對體外毒性是否與其在體外的相對毒性相當並不容易體內毒性,因為體內系統中有很多混雜因素,例如毒代動力學、代謝、修復和防禦機制。 此外,由於大多數這些測定測量的是一般細胞毒性終點,因此它們不是基於機械的。 因此,體外和體內相對毒性之間的一致性是簡單相關的。 儘管從體外外推到體內存在許多複雜性和困難,但這些體外試驗被證明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它們執行起來簡單且成本低廉,並且可以用作篩選以在早期階段標記劇毒藥物或化學品。發展。

      靶器官毒性

      體外試驗也可用於評估特定的靶器官毒性。 設計此類測試存在許多困難,最值得注意的是體外系統無法在體內保持器官的許多特徵。 通常,當細胞從動物身上取出並置於培養物中時,它們往往會迅速退化和/或去分化,即失去其器官樣功能並變得更加通用。 這帶來了一個問題,即在很短的時間內(通常是幾天),培養物不再可用於評估毒素的器官特異性影響。

      由於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的最新進展,許多這些問題正在被克服。 獲得的關於體內細胞環境的信息可用於調節體外培養條件。 自 1980 世紀 XNUMX 年代中期以來,新的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被發現,其中許多現已上市。 將這些因子添加到培養的細胞中有助於保持它們的完整性,也可能有助於在更長的時間內保留更多的分化功能。 其他基礎研究增加了對培養細胞的營養和激素需求的認識,因此可以配製新的培養基。 最近在識別可以在其上培養細胞的天然存在的和人工的細胞外基質方面也取得了進展。 在這些不同的基質上培養細胞會對它們的結構和功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這些知識中獲得的一個主要優勢是能夠複雜地控制培養細胞的環境,並單獨檢查這些因素對基本細胞過程和它們對不同化學試劑的反應的影響。 簡而言之,這些系統可以深入了解特定器官的毒性機制。

      許多靶器官毒性研究是在原代細胞中進行的,根據定義,原代細胞是從器官中新鮮分離出來的,通常在培養中的壽命有限。 使用來自器官的單一細胞類型的原代培養物進行毒性評估有很多優勢。 從機械的角度來看,這種培養物可用於研究化學物質的特定細胞靶標。 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將來自一個器官的兩種或多種細胞類型一起培養,這提供了一個額外的優勢,即能夠觀察細胞間相互作用對毒素的反應。 一些皮膚共培養系統已被設計成可以在體內形成類似於皮膚的三維結構。 也可以共培養來自不同器官(例如肝臟和腎臟)的細胞。 這種類型的培養物可用於評估必須在肝臟中生物激活的化學物質對腎細胞的特異性影響。

      分子生物學工具在可用於靶器官毒性測試的連續細胞系的開發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些細胞係是通過將 DNA 轉染到原代細胞中產生的。 在轉染過程中,處理細胞和 DNA,使 DNA 可以被細胞吸收。 DNA 通常來自病毒,包含一個或多個基因,表達後可使細胞永生化(即能夠在培養物中長期存活和生長)。 還可以對 DNA 進行工程改造,使永生化基因受誘導型啟動子控制。 這種構建體的優點是細胞只有在接受適當的化學刺激以允許永生化基因表達時才會分裂。 這種構建體的一個例子是來自猿猴病毒 40 (SV40) 的大 T 抗原基因(永生化基因),其前面是金屬硫蛋白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它是由培養基中存在的金屬誘導的。 因此,在將基因轉染到細胞中後,可以用低濃度的鋅處理細胞以刺激MT啟動子並開啟T抗原基因的表達。 在這些條件下,細胞增殖。 當從培養基中去除鋅時,細胞停止分裂並在理想條件下恢復到表達其組織特異性功能的狀態。

      產生永生化細胞的能力與細胞培養技術的進步相結合,極大地促進了從許多不同器官(包括大腦、腎臟和肝臟)創建細胞系。 然而,在將這些細胞系用作真正細胞類型的替代物之前,必須仔細表徵它們以確定它們到底有多“正常”。

      其他用於研究靶器官毒性的體外系統涉及越來越複雜。 隨著體外系統從單細胞培養到整個器官培養的複雜性不斷提高,它們變得與體內環境更具可比性,但與此同時,鑑於變量數量的增加,它們變得更加難以控制。 因此,在研究人員無法控制實驗環境時,可能會失去在更高級別組織中可能獲得的收益。 表 1 比較了用於研究肝毒性的各種體外系統的一些特徵。

      表 1. 肝毒性研究的體外系統比較

      系統 複雜
      (互動水平)
      保留肝臟特定功能的能力 培養的潛在持續時間 環境控制能力
      永生化細胞系 一些細胞到細胞(因細胞係而異) 從差到好(因細胞係而異) 不定 優秀
      原代肝細胞培養 細胞到細胞 一般到優秀(因文化條件而異) 幾天到幾週 優秀
      肝細胞共培養 細胞到細胞(相同和不同細胞類型之間) 好到好 優秀
      肝片 細胞到細胞(在所有細胞類型中) 好到好 數小時至數天
      離體灌注肝臟 細胞間(在所有細胞類型中)和器官內 優秀 個小時裡 公平

       

      精密切割的組織切片正被更廣泛地用於毒理學研究。 有可用的新儀器,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無菌環境中切割均勻的組織切片。 組織切片提供了一些優於細胞培養系統的優勢,因為器官的所有細胞類型都存在,並且它們保持其體內結構和細胞間通訊。 因此,可以進行體外研究以確定器官內的靶細胞類型以及研究特定的靶器官毒性。 切片的一個缺點是它們在培養的前 24 小時後迅速退化,這主要是由於氧氣向切片內部細胞的擴散不良。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通過溫和的旋轉可以實現更有效的曝氣。 這與使用更複雜的介質一起,使切片能夠存活長達 96 小時。

      組織外植體在概念上類似於組織切片,也可用於確定特定目標器官中化學物質的毒性。 組織外植體是通過取出一小塊組織(用於致畸研究,一個完整的胚胎)並將其放入培養物中進行進一步研究而建立的。 外植體培養物可用於短期毒性研究,包括皮膚刺激和腐蝕性、氣管石棉研究和腦組織神經毒性研究。

      分離的灌注器官也可用於評估靶器官毒性。 這些系統提供了類似於組織切片和外植體的優勢,因為所有細胞類型都存在,但不會因製備切片的操作而對組織造成壓力。 此外,它們允許維持器官內相互作用。 一個主要的缺點是它們的短期生存能力,這限制了它們在體外毒性測試中的使用。 就作為替代品而言,這些培養物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改進,因為動物不會經歷體內毒物治療的不良後果。 然而,它們的使用並沒有顯著減少所需的動物數量。

      總之,有幾種類型的體外系統可用於評估靶器官毒性。 使用這些技術中的一種或多種,可以獲得有關毒性機制的大量信息。 困難仍然在於知道如何從代表毒理學過程的相對較小部分的體外系統外推到體內發生的整個過程。

      眼部刺激的體外測試

      從動物福利的角度來看,最具爭議的全動物毒性試驗可能是在兔子身上進行的眼睛刺激 Draize 試驗。 在這個測試中,將少量固定劑量的化學物質放入兔子的一隻眼睛中,而另一隻眼睛用作對照。 在接觸後的不同時間對刺激和炎症的程度進行評分。 正在努力開發替代該測試的方法,該測試不僅出於人道原因,而且還因為觀察的主觀性和結果的可變性而受到批評。 有趣的是,儘管 Draize 測試受到了嚴厲的批評,但它已被證明在預測人眼刺激物方面非常成功,尤其是其他方法難以識別的輕微至中度刺激性物質。 因此,對體外替代品的需求很大。

      尋找 Draize 測試的替代方案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儘管預計會成功。 已經開發了許多體外和其他替代方案,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已經實施。 根據定義,Draize 測試的改進替代品對動物的痛苦或痛苦較小,包括 Low Volume Eye Test,其中將少量測試材料放入兔子的眼睛中,不僅出於人道原因,而且為了更接近地模擬人們實際可能意外接觸的量。 另一個改進是 pH 值小於 2 或大於 11.5 的物質不再在動物身上進行測試,因為已知它們會嚴重刺激眼睛。

      1980 年至 1989 年間,用於化妝品眼部刺激性測試的兔子數量估計下降了 87%。 體外測試已被納入分層測試方法的一部分,以實現整體動物測試的大幅減少。 這種方法是一個多步驟過程,首先要全面檢查歷史眼睛刺激數據,並對要評估的化學品進行物理和化學分析。 如果這兩個過程沒有產生足夠的信息,則會進行一系列體外測試。 從體外試驗中獲得的額外數據可能足以評估物質的安全性。 如果沒有,那麼最後一步將是進行有限的體內測試。 很容易看出這種方法如何消除或至少大大減少預測測試物質安全性所需的動物數量。

      用作此分級測試策略的一部分的體外測試電池取決於特定行業的需求。 從化妝品到製藥再到工業化學品,許多行業都在進行眼睛刺激測試。 每個行業所需的信息類型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定義一個單一的體外測試電池組。 測試電池通常設計用於評估五個參數:細胞毒性、組織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的變化、定量構效關係、炎症介質以及恢復和修復。 細胞毒性測試的一個例子是使用培養細胞進行的中性紅測定(見上文),這是一種可能的刺激原因。 可以在人角膜上皮細胞的培養物中測定因接觸化學品而導致的細胞生理學和生物化學變化。 或者,研究人員還使用了從屠宰場獲得的完整或解剖的牛或雞眼球。 在這些全器官培養物中測量的許多終點與體內測量的終點相同,例如角膜混濁和角膜腫脹。

      炎症通常是化學性眼損傷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且有許多檢測方法可用於檢查此參數。 各種生化測定檢測在炎症過程中釋放的介質的存在,例如花生四烯酸和細胞因子。 雞蛋的絨毛尿囊膜 (CAM) 也可用作炎症指標。 在 CAM 測定中,將 14 到 XNUMX 天的雞胚的一小塊殼移除以暴露 CAM。 然後將化學物質應用於 CAM,然後在不同時間對炎症跡象(例如血管出血)進行評分。

      在體外評估最困難的體內過程之一是眼部損傷的恢復和修復。 一種新開發的儀器,矽微生理計,測量細胞外 pH 值的微小變化,可用於實時監測培養的細胞。 該分析已被證明與體內恢復相當好,並已被用作該過程的體外測試。 這是對用作 Draize 眼刺激測試替代方法的測試類型的簡要概述。 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很可能會定義一個完整的體外測試電池系列,並且每個電池都將針對其特定用途進行驗證。

      驗證

      監管機構接受和實施體外測試方法的關鍵是驗證,即為特定目的確定候選測試可信度的過程。 美國和歐洲都在努力定義和協調驗證過程。 歐盟於 1993 年成立了歐洲替代方法驗證中心 (ECVAM),以協調那裡的工作並與美國組織進行互動,例如美國學術中心約翰霍普金斯動物試驗替代中心 (CAAT)和替代方法驗證機構間協調委員會 (ICCVAM),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美國環境保護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以及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的代表組成。

      體外試驗的驗證需要大量的組織和計劃。 政府監管機構以及工業界和學術界的科學家必須就可接受的程序達成共識,並由科學顧問委員會進行充分監督,以確保協議符合既定標準。 驗證研究應在一系列參考實驗室中進行,使用來自化學庫的校準化學品組和來自單一來源的細胞或組織。 必須證明候選測試的實驗室內重複性和實驗室間再現性,並對結果進行適當的統計分析。 一旦驗證研究的不同組成部分的結果得到匯總,科學顧問委員會就可以針對特定目的對候選測試的有效性提出建議。 此外,研究結果應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並放入數據庫中。

      驗證過程的定義目前正在進行中。 每項新的驗證研究都將為下一項研究的設計提供有用的信息。 國際交流與合作對於快速制定廣泛接受的一系列協議至關重要,特別是考慮到 EC 化妝品指令的通過所帶來的緊迫性。 這項立法確實可以為進行認真的驗證工作提供所需的動力。 只有完成這一過程,才能開始接受各種監管機構的體外方法。

      結論

      本文概述了體外毒性測試的現狀。 體外毒理學科學相對年輕,但它正在呈指數級增長。 未來幾年的挑戰是將細胞和分子研究產生的機理知識納入大量體內數據清單,以提供更完整的毒理學機制描述,並建立可以使用體外數據的範例預測體內毒性。 只有通過毒理學家和政府代表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這些體外方法的內在價值。

       

      上一頁

      週日,一月16 2011:18 56

      結構活動關係

      結構活性關係 (SAR) 分析是利用有關化學品分子結構的信息來預測與持久性、分佈、攝取和吸收以及毒性相關的重要特性。 SAR 是一種識別潛在危險化學品的替代方法,它有望幫助行業和政府確定物質的優先順序,以便進一步評估或用於新化學品的早期決策。 毒理學是一項日益昂貴和資源密集型的工作。 人們越來越擔心化學品可能會對暴露的人群造成不利影響,這促使監管機構和衛生機構擴大測試範圍和靈敏度,以檢測毒理學危害。 與此同時,監管對行業的實際和感知負擔引起了人們對毒性測試方法和數據分析實用性的擔憂。 目前,化學致癌性的確定取決於對至少兩個物種(男女)在不同劑量下的壽命測試,對多個器官進行仔細的組織病理學分析,以及檢測細胞和靶器官的癌前變化。 在美國,癌症生物測定的成本估計超過 3 萬美元(1995 年美元)。

      即使有無限的財政資源,測試當今世界生產的大約 70,000 種現有化學品的負擔也將超過訓練有素的毒理學家的可用資源。 即使是對這些化學品的一級評估也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才能完成 (NRC 1984)。 在許多國家,對在毒性試驗中使用動物的倫理問題有所增加,這給使用標準毒性試驗方法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SAR 已廣泛用於製藥行業,以識別具有治療有益用途潛力的分子(Hansch 和 Zhang 1993)。 在環境和職業健康政策中,SAR 用於預測化合物在物理化學環境中的擴散,並篩選新化學品以進一步評估潛在毒性。 根據美國有毒物質控制法 (TSCA),EPA 自 1979 年以來一直使用 SAR 方法作為製造前通知 (PMN) 過程中新化學品的“第一篩選”; 澳大利亞使用類似的方法作為其新化學品通知 (NICNAS) 程序的一部分。 在美國,SAR 分析是確定是否有合理依據得出結論認為物質的製造、加工、分銷、使用或處置將對人類健康或環境造成不合理的傷害風險的重要依據,如第TSCA 的 5(f)。 基於這一發現,EPA 然後可以根據 TSCA 第 6 節要求對該物質進行實際測試。

      搜尋與援救的理由

      SAR 的科學原理基於這樣的假設,即化學物質的分子結構將預測其在物理化學和生物系統中行為的重要方面(Hansch 和 Leo 1979)。

      搜救過程

      SAR 審查過程包括鑑定化學結構,包括經驗配方和純化合物; 結構相似物質的鑑定; 在數據庫和文獻中搜索有關結構類似物的信息; 毒性分析和結構類似物的其他數據。 在極少數情況下,僅關於化合物結構的信息就足以支持某些基於充分理解的毒性機制的 SAR 分析。 已經編制了幾個關於 SAR 的數據庫,以及基於計算機的分子結構預測方法。

      利用此信息,可以使用 SAR 估算以下端點:

      • 理化參數:沸點、蒸氣壓、水溶性、辛醇/水分配係數
      • 生物/環境歸宿參數:生物降解、土壤吸附、光降解、藥代動力學
      • 毒性參數:水生生物毒性、吸收、急性哺乳動物毒性(限度試驗或LD50)、皮膚、肺和眼睛刺激、致敏、亞慢性毒性、致突變性。

       

      應該指出的是,對於致癌性、發育毒性、生殖毒性、神經毒性、免疫毒性或其他靶器官效應等重要的健康終點,不存在 SAR 方法。 這是由三個因素造成的:缺乏用於檢驗 SAR 假設的大型數據庫,缺乏對毒性作用的結構決定因素的了解,以及這些終點所涉及的靶細胞和機制的多樣性(參見“美國生殖毒物和神經毒劑的風險評估方法”)。 利用分配係數和溶解度的信息,利用 SAR 預測藥代動力學的一些有限嘗試(Johanson 和 Naslund 1988)。 已經進行了更廣泛的定量 SAR 來預測一系列化合物的 P450 依賴性代謝以及二噁英和 PCB 樣分子與細胞溶質“二噁英”受體的結合(Hansch 和 Zhang 1993)。

      SAR 已被證明對上面列出的一些終點具有不同的可預測性,如表 1 所示。該表提供了預測活動與通過經驗測量或毒性測試獲得的實際結果的兩次比較的數據。 美國 EPA 專家進行的 SAR 在預測物理化學特性方面的表現比預測生物活性(包括生物降解)的表現更差。 對於毒性終點,SAR 在預測致突變性方面表現最好。 Ashby 和 Tennant (1991) 在一項更廣泛的研究中也發現,在他們對 NTP 化學品的分析中,短期遺傳毒性具有良好的可預測性。 考慮到目前對遺傳毒性分子機制(參見“遺傳毒理學”)和親電性在 DNA 結合中的作用的理解,這些發現並不令人驚訝。 相比之下,SAR 傾向於低估哺乳動物的全身和亞慢性毒性,而高估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表 1. SAR 和測試數據的比較:OECD/NTP 分析

      端點 協議 (%) 分歧 (%) 聯繫電話
      沸點 50 50 30
      蒸汽壓力 63 37 113
      水溶性 68 32 133
      分配係數 61 39 82
      生物降解 93 7 107
      魚類毒性 77 22 130
      水溞毒性 67 33 127
      急性哺乳動物毒性 (LD50 ) 80 201 142
      皮膚過敏 82 18 144
      眼睛刺激 78 22 144
      皮膚過敏 84 16 144
      亞慢性毒性 57 32 143
      致突變性2 88 12 139
      致突變性3 82-944 1-10 301
      致癌性3 : 兩年生物測定 72-954 - 301

      資料來源:來自經合組織的數據,個人通訊 C. Auer,美國環保署。 本分析僅使用可比較 SAR 預測和實際測試數據的那些端點。 NTP 數據來自 Ashby 和 Tennant 1991。

      1 令人擔憂的是 SAR 未能預測 12% 的測試化學品的急性毒性。

      2 OECD 數據,基於 Ames 測試與 SAR 的一致性

      3 NTP 數據,基於基因毒性分析與幾類“結構性警報化學品”的 SAR 預測的比較。

      4 一致性因班級而異; 一致性最高的是芳香氨基/硝基化合物; 最低的是“雜項”結構。

      對於其他有毒終點,如上所述,SAR 的實用性較差。 由於缺乏複雜分子毒代動力學的 SAR,哺乳動物毒性預測變得複雜。 儘管如此,已經進行了一些嘗試來提出複雜哺乳動物毒性終點的 SAR 原則(例如,參見 Bernstein (1984) 對潛在雄性生殖毒物的 SAR 分析)。 在大多數情況下,數據庫太小而無法對基於結構的預測進行嚴格測試。

      在這一點上可以得出結論,SAR 可能主要用於確定毒性測試資源投資的優先次序或引起對潛在危害的早期關注。 只有在致突變性的情況下,SAR 分析本身才有可能可靠地用於為其他決策提供信息。 對於任何終點,SAR 都不可能提供本章其他地方討論的風險評估目的所需的定量信息類型,並且 百科全書.

       

      上一頁

      週一,三月07 2011 18:46

      概述

      在國際勞工組織的第 3 版中 百科全書,發表於 1983 年,一篇只有四頁左右的文章總結了人體工程學。 自第 3 版出版以來,對安全與健康之間相互關係的重視和理解發生了重大變化:世界不再容易歸類為醫學、安全和危害預防。 在過去的十年中,生產和服務行業的幾乎每個分支機構都在提高生產力和質量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這一重組過程產生的實踐經驗清楚地表明,生產率和質量與工作條件的設計直接相關。 生產力的一種直接經濟衡量標準——因病缺勤的成本——受工作條件的影響。 因此,應該有可能提高生產率和質量,並通過更多地關注工作條件的設計來避免曠工。

      總而言之,現代人體工程學的簡單假設可以這樣表述:疼​​痛和疲憊會導致健康危害、生產力浪費和質量下降,這些都是衡量人類工作成本和收益的指標。

      這個簡單的假設可以與職業醫學形成對比,職業醫學通常僅限於確定職業病的病因。 職業醫學的目標是建立條件,使發生此類疾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使用人體工程學原理,這些條件可以很容易地以需求和負載限制的形式來表述。 職業醫學可以概括為“通過醫學科學研究建立局限性”。 傳統人體工程學將其作用視為製定方法之一,在這些方法中,使用設計和工作組織,可以將通過職業醫學建立的限制付諸實踐。 傳統的人體工程學可以描述為“通過科學研究進行修正”,其中“修正”被理解為所有工作設計建議,這些建議僅要求注意負載限制,以防止健康危害。 此類糾正建議的一個特點是,實踐者最終會獨自解決應用這些建議的問題——沒有多學科團隊的努力。

      1857 年發明人體工程學的初衷與這種“矯正人體工程學”形成鮮明對比:

      ... 一種科學方法,使我們能夠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以最少的努力和最大的滿足感收穫生活勞動的最佳成果(Jastrzebowski 1857)。

      “人體工程學”一詞源於希臘語“nomos”,意思是規則,“ergo”意思是工作。 有人可能會建議人體工程學應該為更具前瞻性、前瞻性的設計概念制定“規則”。 與“矯正人體工程學”相反, 前瞻性人體工程學 基於應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建議,同時考慮到利潤率 (Laurig 1992)。

      開發這種方法的基本規則可以從實踐經驗中推導出來,並通過職業衛生和人體工程學研究的結果得到加強。 換一種說法, 前瞻性人體工程學 意味著在工作設計中尋找替代方案,以防止工作主體的疲勞和疲憊,以提高人類生產力(“……為了我們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這種綜合方法 前瞻性人體工程學 包括工作場所和設備設計,以及由不斷增加的信息處理量和不斷變化的工作組織所決定的工作條件設計。 前瞻性人體工學 因此,它是來自廣泛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從業人員為同一目標聯合起來的跨學科方法,並且是現代對職業安全與健康的理解的一般基礎的一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2 年)。

      基於這樣的認識, 人體工程學 國際勞工組織第 4 版中的章節 百科全書 涵蓋面向工人特徵和能力的不同知識和經驗集群,旨在通過使工作更“符合人體工學”,即更人性化,最佳利用資源“人力工作”。

      本章的主題選擇和文章結構遵循行業實踐中該領域典型問題的結構。 開始於 目標、原則和方法 作為人體工程學的一部分,接下來的文章涵蓋了生理學和心理學等基礎科學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礎上,接下來的文章將介紹從工作組織到產品設計的工作條件人體工學設計的主要方面。 “為每個人設計”特別強調基於工人特徵和能力的人體工程學方法,這一概念在實踐中經常被忽視。 人體工程學的重要性和多樣性在本章末尾的兩個例子中得到體現,也可以從本版國際勞工組織的許多其他章節中找到。 百科全書 與人體工程學直接相關,例如 熱和冷, Noise, 振動, 視覺顯示單元,以及這些部分中的幾乎所有章節 事故與安全管理管理與政策.

       

      上一頁

      週一,三月14 2011 19:23

      工作組織

      生產系統設計

      許多公司在計算機支持的生產系統上投資了數百萬美元,同時沒有充分利用其人力資源,而人力資源的價值可以通過培訓投資顯著增加。 事實上,利用合格員工的潛力而不是高度複雜的自動化,在某些情況下不僅可以顯著降低投資成本,還可以大大提高靈活性和系統能力。

      技術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

      現代技術投資旨在實現的改進往往甚至無法大致實現(Strohm、Kuark 和 Schilling 1993 年;Ulich 1994 年)。 最重要的原因是技術、組織和員工資質方面的問題。

      可以確定技術問題的三個主要原因:

        1. 技術不足. 由於技術變革的速度很快,進入市場的新技術有時沒有經過充分的連續可用性測試,因此可能會導致計劃外停機。
        2. 不合適的技術. 為大公司開發的技術通常不適合小公司。 當一家小公司引入為一家大公司開發的生產計劃和控制系統時,它可能會剝奪其成功甚至生存所必需的靈活性。
        3. 過於復雜的技術. 當設計師和開發人員使用他們的全部規劃知識來實現技術上可行的東西而不考慮生產相關人員的經驗時,結果可能是複雜的自動化系統,不再容易掌握。

             

            組織問題主要歸因於不斷嘗試在不合適的組織結構中實施最新技術。 例如,將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計算機引入第二代組織毫無意義。 但這正是許多公司所做的(Savage 和 Appleton 1988)。 在許多公司中,組織的徹底重組是成功使用新技術的先決條件。 這尤其包括對生產計劃和控制概念的檢查。 最終,在某些情況下,合格操作員的本地自我控制比技術高度發達的生產計劃和控制系統更加有效和經濟。

            員工資格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大量公司沒有認識到在引入計算機支持的生產系統時需要採取資格措施。 此外,培訓經常被視為成本因素而無法控制和最小化,而不是戰略投資。 事實上,允許根據操作員的能力和特定於系統的知識和經驗來診斷和修復故障,通常可以有效地減少系統停機時間和由此產生的成本。 在緊密耦合的生產設施中尤其如此(Köhler 等人,1989 年)。 這同樣適用於引入新產品或產品變體。 許多低效過度使用技術的例子證明了這種關係。

            此處簡要分析的結果是,只有將計算機支持的生產系統整合到尋求共同優化技術使用、組織結構和員工素質提高的整體概念中,計算機支持的生產系統的引入才有望取得成功.

            從任務到社會技術系統的設計

            生產設計的工作相關心理概念是基於 的首要地位
            任務
            . 一方面,任務形成了個人和組織之間的接口(Volpert 1987)。 另一方面,該任務將社會子系統與技術子系統聯繫起來。 “任務必須是社會和技術系統之間的接合點——將技術系統中的工作與其在社會系統中的相關角色行為聯繫起來”(Blumberg 1988)。

            這意味著一個社會技術系統,例如一個生產島,主要是由它必須執行的任務來定義的。 人和機器之間的工作分配起著核心作用,因為它決定了人是作為機器的長臂“發揮作用”,而機器的功能在自動化“差距”中遺留下來,還是機器作為機器的長臂發揮作用。人,具有支持人類能力和能力的工具功能。 我們將這些對立的立場稱為“技術導向”和“工作導向”(Ulich 1994)。

            完成任務的概念

            完全活動原理 (黑客 1986)或 完成任務 在定義工作任務和在人機之間劃分任務的工作相關心理學概念中起著核心作用。 完成的任務是那些“個人有相當大的個人控制權”並且“在個人內部產生強大的力量來完成或繼續它們”的任務。 完成任務有助於“發展被描述為……‘任務導向’——即個人興趣被任務的性質激發、參與和引導的狀態”(Emery 1959) . 圖 1 總結了完整性的特徵,在針對面向工作的生產系統設計採取措施時必須考慮這些特徵。

            圖 1. 完整任務的特徵

            ERG160T1
             
             
             
             
             
             
             
             
             
             
             
             
             
             
             
             
             
             
             
             
             
             
             
            完整任務原則對生產設計的具體影響舉例如下:
             
              1. 目標的獨立設定,可以納入更高層次的目標,需要從中央計劃和控制轉向分散的車間控制,這提供了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做出自主決定的可能性。
              2. 自我決定的行動準備,在執行計劃功能的意義上,需要整合車間的工作準備任務。
              3. 選擇方法意味著,例如,允許設計人員決定他或她是否希望使用繪圖板而不是自動化系統(例如 CAD 應用程序)來執行某些子任務,前提是確保其他部分所需的數據的過程被輸入到系統中。
              4. 在封裝工作流程“流程窗口”的情況下,適當情況下需要糾正操作的流程反饋績效函數有助於最小化流程距離。
              5. 結果反饋的行動控制意味著車間工人承擔質量檢查和控制的職能。

                       

                      這些對實現完整任務原則所產生的後果的指示清楚地表明了兩件事:(1)在許多情況下——甚至可能是大多數情況——圖 1 中描述的完整任務只能被構造為組任務考慮由此產生的複雜性和相關範圍; (2) 工作任務的重組——特別是當它與引入小組工作相關時——需要將它們整合到一個涵蓋公司各個層面的全面重組概念中。

                      表 1 總結了適用於各個級別的結構原則。

                      表 1. 以工作為導向的生產結構化原則

                      組織層面

                      結構原理

                      公司

                      權力下放

                      組織單位

                      功能整合

                      群組

                      自我調節1

                      個人

                      熟練的生產工作1

                      1 考慮到差功設計的原則。

                      資料來源:烏利希 1994 年。

                      圖 1 所示的生產公司重組提案說明了實現表 2 中概述的生產結構化原則的可能性。該提案得到了生產負責人和為以下目的而成立的項目組的一致批准重組,也表明從根本上擺脫了泰勒主義的勞動和權力劃分概念。 許多公司的例子表明,在這種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工作和組織結構的重組,既能滿足促進健康和人格發展的工作心理標準,又能滿足長期經濟效率的需求(見Ulich 1994)。

                      圖 2. 重組生產公司的建議

                      ERG160F1

                      這裡贊成的論點——由於篇幅原因僅作了非常簡要的概述——試圖闡明三件事:

                        1. 此處提到的概念代表了 Womack、Jones 和 Roos(1990 年)所描述意義上的“精益生產”的替代方案。 雖然在後一種方法中“每個自由空間都被移除”並保持了泰勒主義意義上的工作活動的極端分解,但在這些頁面中提出的方法中,具有廣泛自我調節的小組完成任務起著核心作用.
                        2. 技術工人的傳統職業道路被修改,在某些情況下被功能整合原則的必要實現所排除,也就是說,在車間重新整合所謂的間接生產功能,例如車間工作準備、維護、質量控制等。 這需要從根本上重新定位,用能力文化取代傳統的職業文化。
                        3. 諸如此處提到的概念意味著公司權力結構的根本變化,這種變化必須在發展相應的參與可能性時找到對應物。

                             

                            工人參與

                            在前面的部分中,工作組織類型被描述為一個基本特徵,即通過增加關於工作內容和車間工作條件的自主權和決策自由度,在組織層次結構的較低級別實現民主化。 在本節中,民主化是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一般的參與決策。 首先,提出了參與的定義框架,然後討論了關於參與影響的研究。 最後,比較詳細地研究了參與式系統設計。

                            參與的定義框架

                            組織發展、領導力、系統設計和勞資關係是參與被認為相關的各種任務和環境的例子。 可以被視為參與核心的一個共同點是個人和團體有機會通過影響在給定情況下的備選行動之間的選擇來促進他們的利益(Wilpert 1989)。 然而,為了更詳細地描述參與,需要一些維度。 經常建議的維度是 (a) 正式-非正式,(b) 直接-間接,(c) 影響程度和 (d) 決策內容(例如,Dachler 和 Wilpert 1978;Locke 和 Schweiger 1979)。 正式參與是指在法律或其他規定的規則(例如,談判程序、項目管理指南)範圍內的參與,而非正式參與是基於非規定的交流,例如,主管和下屬之間的交流。 直接參與允許相關個人的直接影響,而間接參與則通過代表系統發揮作用。 影響程度通常用從“不向員工告知某項決定”,到“提前向員工提供信息”和“與員工協商”,再到“所有相關方共同決定”的量表來描述。 對於未經協商或共同決策而預先提供信息的問題,一些作者認為這根本不是低水平的參與,而只是一種“偽參與”(Wall and Lischeron 1977)。 最後,可以指定參與式決策的內容領域,例如,技術或組織變革、勞資關係或日常運營決策。

                            Hornby 和 Clegg (1992) 開發了一種分類方案,該方案與從迄今為止提出的維度得出的分類方案完全不同。 基於 Wall 和 Lischeron (1977) 的工作,他們區分了參與過程的三個方面:

                              1. 參與決策的各方之間互動的類型和層次
                              2. 參與者之間的信息流
                              3. 各方對彼此施加影響的性質和程度。

                                   

                                  然後,他們使用這些方面來補充 Gowler 和 Legge (1978) 建議的框架,該框架將參與描述為兩個組織變量的函數,即結構類型(機械與有機)和過程類型(穩定與不穩定)。 由於該模型包括許多關於參與及其與組織的關係的假設,因此它不能用於對一般類型的參與進行分類。 此處將其呈現為在更廣泛的背景下定義參與的一種嘗試(見表 2)。 (在本文的最後一節中,將討論 Hornby 和 Clegg 的研究(1992 年),該研究也旨在檢驗模型的假設。)

                                  表 2. 組織背景下的參與

                                   

                                  組織結構

                                   

                                  機械的

                                  天然

                                  組織過程

                                     

                                  穩定

                                  調節
                                  交互:垂直/命令
                                  信息流:非互惠
                                  影響:不對稱

                                  已提交
                                  互動:橫向/協商
                                  信息流:互惠
                                  影響:不對稱

                                  不穩定

                                  任意的
                                  互動:儀式/隨機
                                  信息流:
                                  非互惠/零星的
                                  影響:專制

                                  調節
                                  交互:密集/隨機
                                  信息流:
                                  互惠/疑問
                                  影響:家長式

                                  資料來源:改編自 Hornby 和 Clegg 1992。

                                  通常不包括在參與分類中的一個重要維度是選擇參與策略背後的組織目標(Dachler 和 Wilpert 1978)。 最根本的是,參與可以為了遵守民主規範而進行,而不管它對決策過程的有效性以及決策結果和執行的質量的影響。 另一方面,可以選擇參與式程序以從相關個人的知識和經驗中受益或確保接受決定。 通常很難確定選擇參與式決策背後的目標,而且通常會同時找到多個目標,因此這個維度不能輕易用於對參與進行分類。 然而,為了理解參與過程,這是一個需要牢記的重要維度。

                                  參與效果研究

                                  一個廣泛接受的假設認為,通過提供直接參與決策的機會,可以實現滿意度和生產力的提高。 總體而言,研究支持這一假設,但證據並不明確,許多研究在理論和方法論方面受到批評(Cotton 等人 1988 年;Locke 和 Schweiger 1979 年;Wall 和 Lischeron 1977 年)。 棉花等。 (1988) 認為不一致的研究結果是由於所研究的參與形式不同造成的; 例如,非正式參與和員工所有權與高生產率和滿意度相關,而短期參與在這兩個方面都無效。 儘管他們的結論受到強烈批評(Leana、Locke 和 Schweiger 1990),但人們一致認為,參與研究通常具有許多缺陷,包括 Cotton 等人提到的概念問題。 (1988) 到方法論問題,如基於因變量不同操作的結果變化(例如,Wagner 和 Gooding 1987)。

                                  為了舉例說明參與研究的困難,簡要描述了 Coch 和 French(1948)的經典研究,然後是 Bartlem 和 Locke(1981)的批評。 前一項研究的重點是通過參與克服變革的阻力。 紡織廠的操作員經常在工作任務之間轉移,他們有機會在不同程度上參與新工作的設計。 一組操作員通過選定的代表(即他們組中的幾名操作員)參與決策(新工作的詳細工作程序和計件工資)。 在兩個較小的組中,所有操作員都參與了這些決策,第四組作為控制組,不允許參與。 此前在工廠發現,與在工廠學習第一份工作相比,大多數操作員對調動表示不滿,重新學習新工作的速度較慢,並且調動操作員的缺勤率和離職率高於最近未調動的操作員。

                                  儘管提供了調動獎金以補償調動到新工作後最初的計件收入損失,但還是發生了這種情況。 比較三種實驗條件發現,未參與組在轉移後的第一個月仍保持在設定為組標準的低生產水平,而完全參與組則恢復到原來的生產率幾天之內,甚至在月底超過了它。 通過選出的代表參與的第三組並沒有恢復得那麼快,但一個月後又恢復了原來的生產力。 (然而,他們在第一周也沒有足夠的材料來處理。)參與的小組沒有發生更替,並且觀察到對管理的攻擊性很小。 沒有參與的參與組的離職率為17%,對管理層的態度普遍是敵對的。 沒有參與的小組在一個月後解散,又在兩個半月後重新聚集在一起從事新的工作,這次他們有機會參與工作的設計。 然後他們表現出與參與第一個實驗的組相同的恢復模式和提高的生產力。 Coch 和 French 根據 Lewin(1951 年,見下文)的工作得出的抵制變革的一般模型對結果進行了解釋。

                                  Bartlem 和 Locke(1981 年)認為,這些發現不能解釋為支持參與的積極影響,因為在與管理層的介紹性會議中對改變的必要性的解釋、培訓的數量等方面,各組之間存在重要差異。收到的時間研究的方式來確定計件工資,可用的工作量和團隊規模。 他們假設薪酬率的公平性和對管理層的普遍信任有助於參與小組的更好表現,而不是參與 本身.

                                  除了與參與影響研究相關的問題外,人們對導致這些影響的過程知之甚少(例如,Wilpert 1989)。 在一項關於參與式工作設計影響的縱向研究中,Baitsch (1985) 詳細描述了許多車間員工的能力發展過程。 他的研究可以與 Deci (1975) 的內在動機理論聯繫起來,該理論基於勝任能力和自我決定的需要。 Lewin (1951) 提出了一個關注參與對變革阻力的影響的理論框架,他認為社會系統獲得了一種準靜態平衡,這種平衡會受到任何變革嘗試的干擾。 變革要順利進行,支持變革的力量必須大於反對力量。 參與有助於減少阻力並增加驅動力,因為可以公開討論和處理阻力的原因,並且可以將個人的關注和需求整合到提議的變革中。 此外,Lewin 假設參與式變革過程產生的共同決策提供了變革動機與實際行為變化之間的聯繫。

                                  參與系統設計

                                  鑑於——儘管不完全一致——對參與有效性的實證支持,以及它在工業民主中的倫理基礎,人們普遍認為,為了系統設計的目的,應該遵循參與策略(Greenbaum 和 Kyng 1991;Majchrzak 1988 年;斯卡布羅和科貝特 1992 年)。 此外,許多關於參與式設計過程的案例研究已經證明了參與系統設計的具體優勢,例如,關於最終設計的質量、用戶滿意度和新系統的接受度(即實際使用)(Mumford和 Henshall 1979;Spinas 1989;Ulich 等人 1991)。

                                  那麼重要的問題不是是否參與,而是如何參與。 Scarbrough 和 Corbett (1992) 概述了設計過程各個階段的各種類型的參與(見表 3)。 正如他們指出的那樣,用戶很少參與實際的技術設計,而且通常不會超出信息分發範圍。 參與主要發生在技術系統實施和優化的後期階段以及社會技術設計選項的開發過程中,即組織和工作設計選項與技術系統使用選項相結合。

                                  表 3. 用戶參與技術過程

                                   

                                  參與類型

                                  技術過程的階段

                                  正式

                                  非正式的

                                  設計

                                  工會諮詢
                                  原型

                                  用戶重新設計

                                  執行

                                  新技術協議
                                  集體談判

                                  討價還價的技巧
                                  談判
                                  用戶合作

                                  使用

                                  工作設計

                                  品質圈

                                  非正式工作重新設計
                                  和工作實踐

                                  改編自 Scarbrough 和 Corbett 1992。

                                  除了經理和工程師對用戶參與技術系統設計的抵制和公司正式參與結構中的潛在限制外,一個重要的困難是需要允許討論和評估系統的方法,這些系統還沒有存在(Grote 1994)。 在軟件開發中,可用性實驗室可以幫助克服這一困難,因為它們為未來用戶提供了早期測試的機會。

                                  在研究系統設計過程(包括參與過程)時,Hirschheim 和 Klein(1989)強調了系統開發人員和管理人員對社會組織的性質、技術的性質及其作用等基本主題的隱式和顯式假設的影響。自己在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系統設計者將自己視為專家、催化劑還是解放者將極大地影響設計和實施過程。 此外,如前所述,必須考慮參與式設計發生的更廣泛的組織背景。 Hornby 和 Clegg (1992) 為一般組織特徵與所選參與形式(或更準確地說,在系統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演變的形式)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些證據。 他們研究了在參與式項目結構中實施並明確承諾用戶參與的信息系統的引入。 然而,用戶報告說,他們對應該發生的變化知之甚少,對系統設計和相關問題(如工作設計和工作保障)的影響很小。 這一發現是根據組織的機械結構和不穩定過程來解釋的,這些組織促進了“任意”參與而不是理想的公開參與(見表 2)。

                                  總之,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參與式變革策略的好處。 然而,關於產生、緩和或阻止這些積極影響的潛在過程和影響因素,仍有許多需要了解的地方。

                                   

                                  上一頁

                                  週四,三月10 2011 16:45

                                  目標、定義和一般信息

                                  工作對於生活、發展和個人成就感至關重要。 不幸的是,食品生產、原材料提取、商品製造、能源生產和服務等不可或缺的活動涉及過程、操作和材料,這些過程、操作和材料或多或少會對工人和附近社區的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以及一般環境。

                                  然而,通過適當的危害控制干預措施,可以防止工作環境中有害物質的產生和釋放,這不僅可以保護工人的健康,還可以限制通常與工業化相關的對環境的破壞。 如果從工作過程中消除了有害化學物質,它既不會影響工人,也不會進一步污染環境。

                                  專門針對預防和控制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危害的專業是職業衛生。 職業衛生的目標包括保護和促進工人健康、保護環境以及促進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職業衛生保護工人健康的必要性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即使在可行的情況下,如果不停止接觸病原體,職業病的診斷和治愈也不會阻止進一步的發生。 只要不健康的工作環境保持不變,其損害健康的可能性就會存在。 只有控制健康危害才能打破圖 1 所示的惡性循環。

                                  圖 1. 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IHY010F1

                                  然而,預防行動應該更早開始,不僅在任何健康損害表現之前,甚至在接觸實際發生之前。 工作環境應處於持續監控之下,以便在有害物質和因素造成任何不良影響之前,可以檢測並消除或控制它們; 這就是職業衛生的作用。

                                  此外,職業衛生也可能有助於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即“確保(發展)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同時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 在不耗盡或破壞全球資源基礎,不造成不利的健康和環境後果的情況下滿足當今世界人口的需求,需要知識和影響行動的方法(WHO 1992a); 當與工作流程相關時,這與職業衛生習慣密切相關。

                                   

                                   

                                   

                                   

                                   

                                   

                                   

                                   

                                   

                                   

                                   

                                   

                                  職業健康需要多學科的方法,涉及基礎學科,其中之一是職業衛生,以及其他學科,包括職業醫學和護理、人體工程學和工作心理學。 圖 2 顯示了職業醫師和職業衛生師的行動範圍示意圖。

                                  圖 2. 職業醫師和職業衛生師的行動範圍。

                                  IHY010F2

                                  重要的是,決策者、管理人員和工人本身以及所有職業衛生專業人員都了解職業衛生在保護工人健康和環境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這方面對專業專業人員的需求場地。 還應牢記職業健康與環境健康之間的密切聯繫,因為應從工作場所開始,通過妥善處理和處置有害廢水和廢物來預防工業源污染。 (參見“工作環境的評估”)。

                                   

                                   

                                   

                                   

                                  概念和定義

                                  職業衛生

                                  職業衛生是預測、識別、評估和控制工作場所產生的危害的科學,這些危害可能損害工人的健康和福祉,同時考慮到對周圍社區和一般人的可能影響環境。

                                  職業衛生的定義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然而,它們在本質上都具有相同的含義,並且旨在實現相同的基本目標,即通過工作場所的預防措施保護和促進工人的健康和福祉,以及保護一般環境。

                                  職業衛生尚未被普遍認可為一種職業; 然而,在許多國家,框架立法正在出現,這將導致其建立。


                                  職業衛生師

                                   職業衛生師是能夠:

                                  • 預測工作流程、操作和設備可能導致的健康危害,並據此就其規劃和設計提出建議
                                  • 認識和理解工作環境中(真實的或潛在的)化學、物理和生物因素以及其他壓力的發生,以及它們與可能影響工人健康和福祉的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
                                  • 了解毒劑進入人體的可能途徑,以及此類毒劑和其他因素可能對健康產生的影響
                                  • 評估工人接觸潛在有害物質和因素的情況並評估結果
                                  •  從潛在有害物質和其他因素的可能產生和釋放/傳播的角度評估工作流程和方法,以期消除暴露或將其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 單獨或與其他專業人員合作設計、推薦採用並評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確保有效和經濟的控制
                                  • 參與代理人、過程或工作場所的整體風險分析和管理,並有助於建立風險管理的優先級
                                  • 了解本國職業衛生實踐的法律框架
                                  • 在危險交流的各個方面對各級人員進行教育、培訓、通知和建議
                                  • 在涉及其他專業人員的多學科團隊中有效工作
                                  • 識別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因素和因素,並了解將職業衛生實踐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必要性。

                                   

                                  應該記住,職業不僅包括知識體系,還包括道德準則; 國家職業衛生協會以及國際職業衛生協會 (IOHA) 都有自己的道德規範 (WHO 1992b)。  


                                   

                                  職業衛生技術員

                                  職業衛生技術員是“有能力對工作環境進行測量的人”,但不能“做出職業衛生師要求的解釋、判斷和建議”。 必要的能力水平可以在綜合或有限的領域中獲得(WHO 1992b)。

                                  國際職業衛生協會 (IOHA)

                                  IOHA 於 2 年 1987 月 19 日在蒙特利爾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正式成立。目前 IOHA 有 XNUMX 個國家職業衛生協會的參與,擁有來自 XNUMX 個國家的 XNUMX 多名成員。

                                  IOHA 的主要目標是通過組織和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人力資源的進一步發展和高標準的推廣等方式,以高水平的專業能力在全世界促進和發展職業衛生的道德實踐。 IOHA 活動包括科學會議和通訊出版。 附屬協會的成員自動成為 IOHA 的成員; 對於尚未建立全國協會的國家的會員,也可以作為個人會員加入。

                                  证书

                                  除了職業衛生和職業衛生師角色的公認定義外,還需要建立認證計劃以確保職業衛生能力和實踐達到可接受的標準。 認證是指基於建立和維護專業人員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程序的正式計劃(Burdorf 1995)。

                                  IOHA 促進了對現有國家認證計劃的調查(Burdorf 1995),以及促進國際合作以確保專業職業衛生師質量的建議,其中包括:

                                  • “專業職業衛生師能力和實踐標準的統一”
                                  • “建立一個國際同行機構來審查現有認證計劃的質量”。

                                   

                                  本報告中的其他建議包括諸如“互惠”和“國家指定的交叉接受,最終旨在形成一個具有一個國際認可的指定的綜合計劃”等項目。

                                  職業衛生實踐

                                  職業衛生實踐的經典步驟是:

                                  • 認識到工作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健康危害
                                  • 危害評估,這是評估暴露並就人類健康風險水平得出結論的過程
                                  • 預防和控制危害,這是製定和實施戰略以消除或減少工作場所有害物質和因素的發生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過程,同時還要考慮環境保護。

                                   

                                  理想的危害預防方法是“預期和綜合預防行動”,其中應包括:

                                  • 在設計和安裝任何新工作場所之前進行職業健康和環境影響評估
                                  • 選擇最安全、危害最小和污染最少的技術(“清潔生產”)
                                  • 環境適宜的位置
                                  • 適當的設計,具有適當的佈局和適當的控制技術,包括安全處理和處置由此產生的流出物和廢物
                                  • 制定有關流程正確操作培訓的準則和規定,包括安全工作實踐、維護和應急程序。

                                   

                                  預測和預防所有類型的環境污染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從可能的負面影響及其預防的角度考慮新技術,從工藝的設計和安裝到由此產生的廢水和廢物的處理,在所謂的搖籃中-到墳墓的方法。 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發生過的環境災難本可以通過在工作場所應用適當的控制策略和應急程序來避免。

                                  應從比通常的初始成本考慮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經濟方面; 從長遠來看,提供良好健康和環境保護的更昂貴的選擇可能會更經濟。 必須比通常更早地開始保護工人的健康和環境。 設計新工藝、機械、設備和工作場所的人員應始終可以獲得有關職業和環境衛生的技術信息和建議。 不幸的是,當唯一的解決方案是昂貴且困難的改造時,或者更糟的是,當後果已經是災難性的時,此類信息通常提供得太晚了。

                                  危害識別

                                  危害識別是職業衛生實踐中的一個基本步驟,對於充分規劃危害評估和控制策略以及確定行動重點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充分設計控制措施,還需要對污染物來源和污染物傳播路徑進行物理表徵。

                                  對危害的認識導致確定:

                                  • 哪些代理人可能在場,在什麼情況下
                                  • 對健康和福祉的相關不利影響的性質和可能的程度。

                                   

                                  識別危險物質、它們的來源和接觸條件需要廣泛的知識和仔細研究工作流程和操作、使用或產生的原材料和化學品、最終產品和最終副產品,以及意外形成的可能性化學品、材料分解、燃料燃燒或雜質的存在。 如果發生過度接觸這些試劑可能引起的生物效應的性質和潛在程度的認識,需要了解和獲得毒理學信息。 這方面的國際信息來源包括國際化學品安全計劃 (IPCS)、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 和國際潛在有毒化學品登記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IRPTC)。

                                  在工作環境中造成健康危害的因素包括空氣污染物; 非空氣傳播的化學品; 物理因素,例如熱量和噪音; 生物製劑; 人體工程學因素,例如不適當的提升程序和工作姿勢; 和社會心理壓力。

                                  職業衛生評估

                                  進行職業衛生評估是為了評估工人的接觸情況,並為控制措施的設計或測試效率提供信息。

                                  本章其他部分介紹了對工人暴露於職業危害(如空氣污染物、物理和生物製劑)的評估。 儘管如此,這裡還是提供了一些一般性注意事項,以便更好地了解職業衛生領域。

                                  重要的是要記住,危害評估本身並不是目的,而必須被視為更廣泛程序的一部分,該程序始於認識到工作中可能存在某種能夠導致健康損害的因素環境,並以控制該劑作為結論,以防止其造成傷害。 危害評估為危害預防鋪平了道路,但不能取代危害預防。

                                  暴露評估

                                  接觸評估旨在確定代理工人接觸了多少、接觸的頻率和時間。 這方面的指導方針已在國家和國際層面製定——例如,由歐洲標準化委員會(歐洲標準化委員會)制定的 EN 689 (CEN 1994)。

                                  在空氣污染物暴露評估中,最常用的程序是吸入暴露評估,這需要確定工作人員暴露於該物質的空氣濃度(或者,如果是空氣傳播的顆粒,則需要確定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相關分數,例如“可吸入分數”)和暴露的持續時間。 但是,如果吸入以外的其他途徑對某種化學物質的吸收有明顯貢獻,則可能僅根據吸入暴露做出錯誤判斷。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評估總暴露量,生物監測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

                                  職業衛生實踐涉及三種情況:

                                  • 評估工人接觸的初步研究
                                  • 後續監測/監督
                                  • 流行病學研究的暴露評估。

                                   

                                  確定工作環境中是否過度暴露於有害物質的主要原因是決定是否需要干預。 這通常但不一定意味著確定是否符合採用的標準,該標准通常以職業接觸限值表示。 “最壞暴露”情況的確定可能足以實現這一目的。 實際上,如果預期暴露量相對於可接受的限值非常高或非常低,則定量評估的準確性和精確度可能低於預期暴露量接近限值時的準確度和精度。 事實上,當危害顯而易見時,最明智的做法可能是先將資源投入到控制措施上,並在控制措施實施後進行更精確的環境評估。

                                  後續評估通常是必要的,特別是如果需要安裝或改進控制措施,或者如果預見到流程或所用材料的變化。 在這些情況下,定量評估在以下方面具有重要的監督作用:

                                  • 評估充分性、測試效率或披露控制系統中可能出現的故障
                                  • 檢測過程中的變化(例如操作溫度)或原材料中的變化是否改變了暴露情況。

                                   

                                  每當進行與流行病學研究相關的職業衛生調查以獲取有關暴露與健康影響之間關係的定量數據時,必須以高水平的準確度和精確度來表徵暴露。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充分錶徵所有暴露水平,因為僅表徵最壞情況下的暴露情況是不夠的。 理想的做法是,儘管在實踐中很困難,但始終保持精確和準確的暴露評估記錄是理想的,因為將來可能需要歷史暴露數據。

                                  為了確保評估數據能夠代表工人的接觸情況,並且不浪費資源,必須設計並遵循適當的抽樣策略,考慮到所有可能的變異源。 “工作環境評估”中涵蓋了抽樣策略以及測量技術。

                                  結果解釋

                                  暴露參數估計的不確定性程度,例如,空氣污染物的真實平均濃度,是通過對測量結果(例如採樣和分析)的統計處理來確定的。 結果的可信度取決於“測量系統”的變異係數和測量次數。 一旦有了可接受的信心,下一步就是考慮暴露對健康的影響:這對暴露工人的健康意味著什麼:現在? 在不遠的將來? 在他們的工作生活中? 對後代會有影響嗎?

                                  只有當測量結果根據來自實驗毒理學、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以及某些情況下的臨床試驗的數據(有時稱為“風險評估數據”)進行解釋時,評估過程才算完成。 應該澄清的是,術語風險評估已與兩種類型的評估結合使用——一般而言,對因接觸化學品或其他試劑而導致的風險的性質和程度的評估,以及對特定工人的風險評估或一群工人,在特定的工作環境中。

                                  在職業衛生實踐中,接觸評估結果通常與採用的職業接觸限值進行比較,後者旨在為危害評估和設定控制目標水平提供指導。 超過這些限制的暴露需要通過改進現有控制措施或實施新控制措施立即採取補救行動。 事實上,預防性干預應該在“行動水平”上進行,這因國家而異(例如,職業接觸限值的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 低行動水平是避免未來問題的最佳保證。

                                  接觸評估結果與職業接觸限值的比較是一種簡化,因為除其他限制外,許多影響化學品吸收的因素(例如,個體易感性、體力活動和體型)沒有被該程序考慮在內。 此外,在大多數工作場所,同時會接觸到許多代理人; 因此,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聯合暴露和藥物相互作用的問題,因為單獨暴露於某種藥物的健康後果可能與暴露於同一藥物與其他藥物組合的後果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如果存在協同作用或增強作用效果。

                                  控制測量

                                  以調查藥劑的存在和工作環境中的暴露參數模式為目的的測量對於控制措施和工作實踐的規劃和設計非常有用。 此類測量的目標包括:

                                  • 來源識別和表徵
                                  • 發現封閉系統或外殼中的關鍵點(例如,洩漏)
                                  • 確定工作環境中的傳播路徑
                                  • 不同控制干預措施的比較
                                  • 使用噴水時,驗證可吸入粉塵與可見的粗粉塵一起沉降
                                  • 檢查受污染的空氣是否來自鄰近區域。

                                   

                                  直讀儀器對於控制目的非常有用,特別是那些可用於連續採樣並實時反映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儀器,從而揭示可能無法檢測到並需要控制的暴露情況。 此類儀器的示例包括:光電離檢測器、紅外分析儀、氣溶膠計和檢測管。 當從整個工作環境的源頭取樣以獲得污染物行為的圖片時,準確度和精確度並不像暴露評估那樣重要。

                                  這種用於控制目的的測量的最新發展包括可視化技術,其中之一是圖片混合曝光——PIMEX (Rosen 1993)。 該方法將工人的視頻圖像與顯示空氣污染物濃度的刻度相結合,在呼吸區連續測量空氣污染物濃度,並使用實時監控儀器,從而可以可視化執行任務時濃度的變化情況. 這為比較不同控制措施(例如通風和工作實踐)的相對功效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工具,從而有助於更好的設計。

                                  還需要測量來評估控制措施的效率。 在這種情況下,源採樣或區域採樣很方便,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個人採樣一起使用,以評估工作人員的接觸情況。 為確保有效性,“之前”和“之後”採樣(或測量)的位置和使用的技術在靈敏度、準確度和精密度方面應相同或等效。

                                  危害防控

                                  職業衛生的主要目標是在工作環境中實施適當的危害預防和控制措施。 標準和法規如果不強制執行,對於保護工人的健康毫無意義,而強制執行通常需要監測和控制策略。 缺乏法律規定的標準不應成為實施必要措施以防止有害接觸或將有害接觸控制在可行的最低水平的障礙。 當嚴重危害顯而易見時,應建議採取控制措施,甚至在進行定量評估之前。 如果不存在危害評估能力,有時可能需要將“識別-評估-控制”的經典概念更改為“識別-控制-評估”,甚至更改為“識別-控制”。 一些明顯需要採取行動而無需事先進行環境採樣的危險示例包括在不通風的小房間內進行電鍍,或者使用沒有環境控製或保護設備的手提鑽或噴砂設備。 對於這些公認的健康危害,當務之急是控制,而不是定量評估。

                                  預防措施應以某種方式中斷危險因素(化學品、灰塵、能源)從源頭傳播到工人的鏈條。 控制措施主要分為三組:工程控制、工作實踐和個人措施。

                                  最有效的危害預防方法是應用工程控制措施,通過管理工作環境來防止職業暴露,從而減少工人或潛在暴露人員採取主動行動的需要。 工程措施通常需要一些工藝改造或機械結構,涉及從源頭消除或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產生或釋放的技術措施,或者,當源頭消除不可能時,工程措施的設計應防止或減少通過以下方式將危險物質傳播到工作環境中:

                                  • 包含它們
                                  • 立即將它們移除到源頭之外
                                  • 干擾它們的傳播
                                  • 降低他們的注意力或強度。

                                   

                                  涉及對源進行一些修改的控制干預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可以消除或降低有害物質的濃度或強度。 源頭減少措施包括材料的替代、工藝或設備的替代/改造以及更好的設備維護。

                                  當源修改不可行或不足以達到所需的控制水平時,應通過隔離(例如,封閉系統,圍欄)、局部排氣通風、屏障和防護罩、工人隔離。

                                  其他旨在減少工作環境暴露的措施包括適當的工作場所設計、稀釋或置換通風、良好的內務管理和充足的儲存。 標籤和警告標誌可以幫助工人進行安全工作實踐。 控製程序中可能需要監控和報警系統。 監測爐子周圍的一氧化碳、污水處理廠中的硫化氫以及封閉空間中的缺氧情況都是一些例子。

                                  工作實踐是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工人的工作姿勢會影響暴露的工作,例如工人是否彎腰工作。 工人的位置可能會影響接觸條件(例如,與污染物源相關的呼吸區、皮膚吸收的可能性)。

                                  最後,可以通過在工人身上設置保護屏障來避免或減少職業暴露,在相關有害物質的關鍵進入點(口、鼻、皮膚、耳朵)——即使用個人防護設備。 應該指出的是,在考慮使用個人防護設備之前,應探索所有其他控制的可能性,因為這是常規控制暴露的最不令人滿意的方法,尤其是空氣污染物。

                                  其他個人預防措施包括教育和培訓、個人衛生和限制接觸時間。

                                  通過環境監測和健康監測進行的持續評估應該成為任何危害預防和控制策略的一部分。

                                  工作環境的適當控制技術還必須包括防止環境污染(空氣、水、土壤)的措施,包括對危險廢物的充分管理。

                                  雖然這裡提到的大多數控制原則適用於空氣污染物,但許多也適用於其他類型的危害。 例如,可以修改工藝以產生更少的空氣污染物或產生更少的噪音或更少的熱量。 隔離屏障可以將工人與噪音源、熱源或輻射源隔離開來。

                                  預防往往停留在最廣為人知的措施上,例如局部排氣通風和個人防護設備,而沒有適當考慮其他有價值的控制選項,例如替代清潔技術、材料替代、工藝改進和良好工作實踐。 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工作流程被認為是不可更改的,而實際上,可以進行更改以有效預防或至少減少相關危害。

                                  工作環境中的危害預防和控制需要知識和智慧。 有效的控制不一定需要非常昂貴和復雜的措施。 在許多情況下,危害控制可以通過適當的技術來實現,這可以很簡單,就像在碼頭工人裸露的肩膀和一袋可以通過皮膚吸收的有毒物質之間放置一塊不透水的材料。 它還可以包括簡單的改進,例如在紫外線源和工人之間放置一個可移動的屏障,或者對工人進行安全工作實踐培訓。

                                  選擇適當的控制策略和技術時要考慮的方面,包括危險因素的類型(性質、物理狀態、健康影響、進入人體的途徑)、來源類型、接觸程度和條件、危險因素的特徵工作場所和工作站的相對位置。

                                  必須確保控制系統的正確設計、實施、操作、評估和維護所需的技能和資源。 局部排氣通風等系統必須在安裝後進行評估,然後定期檢查。 只有定期監控和維護才能確保持續高效,因為即使是設計良好的系統,如果被忽視,也可能會失去其初始性能。

                                  控制措施應納入危害預防和控制計劃,目標明確,管理有效,涉及由職業衛生師和其他職業健康與安全人員、生產工程師、管理人員和工人組成的多學科團隊。 計劃還必須包括危險溝通、教育和培訓等方面,涵蓋安全工作實踐和應急程序。

                                  健康促進方面也應包括在內,因為工作場所是促進一般健康生活方式和提醒注意危險的非職業暴露危險的理想場所,例如,在沒有充分保護的情況下射擊或吸煙。

                                  職業衛生、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之間的聯繫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一種方法,旨在描述因特定物質的特定接觸而導致的預期健康影響類型,並提供在不同接觸水平下這些健康影響發生概率的估計值。 它還用於描述特定的風險情況。 它涉及危害識別、暴露-效應關係的建立和暴露評估,從而導致風險特徵描述。

                                  第一步是指確定一種物質(例如,一種化學品)是否會造成有害的健康影響(例如,癌症或全身中毒)。 第二步確定有多少暴露對多少暴露的人造成了多少給定影響。 這些知識對於解釋暴露評估數據至關重要。

                                  暴露評估是風險評估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獲取數據以表徵風險情況時,還是在獲取數據以從流行病學研究中建立暴露-效應關係時。 在後一種情況下,必須準確描述導致某種職業或環境影響的暴露,以確保相關性的有效性。

                                  儘管風險評估是職業衛生實踐中做出的許多決定的基礎,但它在保護工人健康方面的作用有限,除非轉化為工作場所的實際預防措施。

                                  風險評估是一個動態過程,因為新知識通常會揭示之前被認為相對無害的物質的有害影響; 因此,職業衛生師必須始終能夠獲得最新的毒理學信息。 另一個含義是暴露應始終控制在最低可行水平。

                                  圖 3 展示了風險評估的不同要素。

                                  圖 3. 風險評估的要素。

                                  IHY010F3

                                  工作環境中的風險管理

                                  消除所有造成職業健康風險的因素並不總是可行的,因為有些是不可或缺或可取的工作過程所固有的; 然而,風險可以而且必須得到管理。

                                  風險評估為風險管理提供了基礎。 然而,雖然風險評估是一項科學程序,但風險管理更為務實,涉及旨在防止或將可能對工人、周圍社區和環境的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的發生或減少到可接受水平的決策和行動,還考慮了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背景。

                                  風險管理髮生在不同的層面; 在國家一級作出的決定和採取的行動為在工作場所一級實施風險管理鋪平了道路。

                                  工作場所的風險管理需要以下方面的信息和知識:

                                  • 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確定和評級的健康危害及其嚴重程度
                                  • 法律要求和標準
                                  • 技術可行性,就可用和適用的控制技術而言
                                  • 經濟方面,例如設計、實施、運行和維護控制系統的成本,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控製成本與控制職業和環境危害所產生的財務收益)
                                  • 人力資源(可用和需要)
                                  • 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背景

                                   

                                  作為決定的基礎,其中包括:

                                  • 制定控制目標
                                  • 選擇適當的控制策略和技術
                                  • 鑑於風險情況以及現有的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背景(在發展中國家尤為重要),確定行動重點

                                   

                                  這應該會導致以下行動:

                                  • 確定/搜索財務和人力資源(如果尚不可用)
                                  • 設計特定的控制措施,應適合保護工人的健康和環境,並儘可能保護自然資源基礎
                                  • 實施控制措施,包括適當操作、維護和應急程序的規定
                                  • 建立具有適當管理並包括常規監視的危害預防和控制計劃。

                                   

                                  傳統上,在工作場所負責大多數這些決定和行動的專業是職業衛生。

                                  風險管理中的一個關鍵決定,即可接受風險的決定(什麼影響可以被接受,在多少百分比的工作人口中,如果有的話?),通常但不總是在國家決策層面做出並遵循通過採用職業接觸限值和頒布職業健康法規和標準。 這導致建立控制目標,通常由職業衛生學家在工作場所層面建立,他們應該了解法律要求。 然而,可能會發生關於可接受風險的決定必須由工作場所層面的職業衛生學家做出的決定——例如,在標準不可用或未涵蓋所有潛在暴露的情況下。

                                  所有這些決定和行動都必須納入一個現實的計劃,這需要多學科和多部門的協調與合作。 儘管風險管理涉及務實的方法,但其效率應得到科學評估。 不幸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風險管理行動是在考慮到財務和其他限製而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避免任何風險與在實踐中可以採取的最佳措施之間進行折衷。

                                  有關工作環境和一般環境的風險管理應得到很好的協調; 不僅存在重疊領域,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一方的成功與另一方的成功相互關聯。

                                  職業衛生計劃和服務

                                  國家層面的政治意願和決策將直接或間接影響政府或私人層面職業衛生計劃或服務的製定。 為所有類型的職業衛生計劃和服務提供詳細模型超出了本文的範圍; 然而,有適用於許多情況的一般原則,可能有助於有效實施和運作。

                                  全面的職業衛生服務應有能力為危害評估和控制目的進行充分的初步調查、取樣、測量和分析,如果不能設計控制措施,也應有能力推薦控制措施。

                                  全面的職業衛生計劃或服務的關鍵要素是人力和財力資源、設施、設備和信息系統,通過周密的規劃進行良好的組織和協調,在有效的管理下,還涉及質量保證和持續的計劃評估。 成功的職業衛生計劃需要最高管理層的政策基礎和承諾。 財政資源的採購超出了本文的範圍。

                                  人力資源

                                  充足的人力資源是任何計劃的主要資產,應作為優先事項加以確保。 所有員工都應該有明確的工作描述和職責。 如果需要,應制定培訓和教育規定。 職業衛生計劃的基本要求包括:

                                  • 職業衛生師——除了關於識別、評估和控制職業危害的一般知識外,職業​​衛生師可能專長於特定領域,例如分析化學或工業通風; 理想的情況是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團隊,在職業衛生的綜合實踐和所有必需的專業領域
                                  • 實驗室人員、化學家(取決於分析工作的範圍)
                                  • 技術人員和助理,用於實地調查和實驗室,以及儀器維護和維修
                                  • 信息專家和行政支持。

                                   

                                  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專業能力,不僅必須達到而且還必須保持。 在計劃或服務之內或之外的繼續教育應包括,例如,立法更新、新進展和技術以及知識差距。 參加會議、座談會和研討會也有助於保持能力。

                                  員工的健康和安全

                                  應確保實地調查、實驗室和辦公室的所有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 職業衛生師可能會面臨嚴重的危險,應佩戴所需的個人防護裝備。 根據工作類型,可能需要免疫接種。 如果涉及農村工作,根據地區的不同,應制定蛇咬解毒劑等規定。 實驗室安全是本文其他地方討論的一個專業領域 百科全書.

                                  不應忽視辦公室的職業危害——例如,使用可視化顯示設備和激光打印機、複印機和空調系統等室內污染源。 還應考慮人體工程學和社會心理因素。

                                  環境介紹

                                  其中包括辦公室和會議室、實驗室和設備、信息系統和圖書館。 設施應經過精心設計,考慮到未來的需求,因為後期的搬遷和調整通常成本更高、更耗時。

                                  職業衛生實驗室和設備

                                  職業衛生實驗室原則上應具備對暴露於空氣污染物(化學品和灰塵)、物理因素(噪音、熱應激、輻射、照明)和生物因素進行定性和定量評估的能力。 在大多數生物製劑的情況下,定性評估足以推薦控制措施,從而消除了通常困難的定量評估的需要。

                                  儘管某些用於空氣污染物的直讀儀器在暴露評估方面可能存在局限性,但這些儀器對於識別危害和確定其來源、確定濃度峰值、收集控制措施數據以及檢查非常有用在通風系統等控制裝置上。 對於後者,還需要檢查風速和靜壓的儀器。

                                  一種可能的結構將包括以下單元:

                                  • 現場設備(取樣、直讀)
                                  • 分析實驗室
                                  • 粒子實驗室
                                  • 物理因素(噪音、熱環境、照明和輻射)
                                  • 儀器儀表維護和修理車間。

                                   

                                  在選擇職業衛生設備時,除了性能特徵外,還必鬚根據預期的使用條件考慮實際方面——例如,可用的基礎設施、氣候、位置。 這些方麵包括便攜性、所需能源、校準和維護要求以及所需消耗品的可用性。

                                  只有在以下情況下才應購買設備:

                                  • 確實有需要
                                  • 具備適當操作、維護和修理的技能
                                  • 完整的程序已經制定,因為它沒有用,例如,在沒有實驗室分析樣品(或與外部實驗室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購買採樣泵。

                                   

                                  所有類型的職業衛生測量和取樣以及分析設備的校準都應該是任何程序的組成部分,並且所需的設備應該可用。

                                  維護和修理對於防止設備長時間閒置至關重要,製造商應通過直接協助或提供員工培訓來確保維護和修理。

                                  如果正在開發一個全新的程序,最初應該只購買基本設備,隨著需求的確定和操作能力的確保,添加更多的項目。 然而,即使在設備和實驗室可用和運行之前,通過檢查工作場所以定性評估健康危害,並通過推薦針對已識別危害的控制措施,也可以取得很大進展。 缺乏進行定量暴露評估的能力絕不應成為對明顯危險的暴露不採取行動的理由。 對於工作場所危害不受控制且重度暴露很常見的情況尤其如此。

                                  資訊

                                  這包括圖書館(書籍、期刊和其他出版物)、數據庫(例如在 CD-ROM 上)和通信。

                                  只要有可能,應提供個人電腦和 CD-ROM 閱讀器,以及互聯網連接。 在線網絡公共信息服務器(萬維網和 GOPHER 站點)的可能性不斷增加,這些服務器提供對與工人健康相關的大量信息源的訪問,因此完全證明對計算機和通信的投資是合理的。 這種系統應包括電子郵件,它為個人或團體的交流和討論開闢了新的視野,從而促進和促進全世界的信息交流。

                                  規劃

                                  及時仔細地規劃計劃的實施、管理和定期評估對於確保實現目標和目標,同時充分利用可用資源至關重要。

                                  最初,應獲取並分析以下信息:

                                  • 普遍危害的性質和程度,以確定優先事項
                                  • 法律要求(法規、標準)
                                  • 可用資源
                                  • 基礎設施和支持服務。

                                   

                                  規劃和組織過程包括:

                                  • 鑑於預期需求和可用資源,確定計劃或服務的目的、目標定義和活動範圍
                                  • 資源分配
                                  • 組織結構的定義
                                  • 所需人力資源概況及其發展計劃(如果需要)
                                  • 單位、班組、個人責任明確
                                  • 設施的設計/改造
                                  • 設備選型
                                  • 操作要求
                                  • 建立服務內部和外部的通信機制
                                  • 時間表。

                                   

                                  業務成本不應被低估,因為缺乏資源可能會嚴重阻礙項目的連續性。 不可忽視的要求包括:

                                  • 採購消耗品(包括過濾器、檢測管、活性炭管、試劑等物品)、設備備件等。
                                  • 設備的維護和修理
                                  • 運輸(車輛、燃料、維修)和旅行
                                  • 信息更新。

                                   

                                  必須通過仔細研究應被視為綜合服務的組成部分的所有要素來優化資源。 向不同單位(現場測量、取樣、分析實驗室等)和所有組成部分(設施和設備、人員、操作方面)均衡分配資源對於成功的計劃至關重要。 此外,資源分配應具有靈活性,因為職業衛生服務可能必須進行調整才能滿足應定期評估的實際需求。

                                  溝通、分享和協作是成功的團隊合作和增強個人能力的關鍵詞。 需要在計劃內外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以確保採用必要的多學科方法來保護和促進工人的健康。 應與其他職業衛生專業人員密切互動,尤其是職業醫師和護士、人體工程學專家和工作心理學家,以及安全專業人員。 在工作場所層面,這應包括工人、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

                                  成功項目的實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因此,在規劃階段,應根據既定的優先事項並考慮到可用資源,制定一個切合實際的時間表。

                                  管理

                                  管理涉及在所有相關人員的參與下,就要實現的目標和有效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行動進行決策,以及預見和避免,或認識和解決可能對完成目標造成障礙的問題。要求的任務。 應該記住,科學知識並不能保證運行有效計劃所需的管理能力。

                                  實施和執行正確的程序和質量保證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因為完成的工作與出色完成的工作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此外,真正的目標,而不是中間步驟,應該作為衡量標準; 職業衛生計劃的效率不應以開展的調查數量來衡量,而應以導致保護工人健康的實際行動的調查數量來衡量。

                                  好的管理應該能夠區分什麼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和什麼是重要的; 涉及抽樣和分析的非常詳細的調查,產生非常準確和精確的結果,可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但真正重要的是之後將要採取的決定和行動。

                                  品質保證

                                  質量保證的概念,涉及質量控制和能力測試,主要是指涉及測量的活動。 儘管這些概念經常與分析實驗室聯繫起來考慮,但它們的範圍必須擴展到也包括採樣和測量。

                                  每當需要取樣和分析時,從質量的角度來看,應將完整的程序視為一個過程。 由於沒有一條鏈比最薄弱的一環更牢固,因此對於同一評估程序的不同步驟、不同質量水平的工具和技術,使用它是一種資源浪費。 非常好的分析天平的準確度和精密度無法補償泵在錯誤流速下的採樣。

                                  必須檢查實驗室的性能,以便識別和糾正錯誤來源。 需要一種系統的方法來控制所涉及的眾多細節。 為職業衛生實驗室建立質量保證計劃很重要,這既指內部質量控制,也指外部質量評估(通常稱為“能力驗證”)。

                                  關於抽樣或使用直讀儀器進行的測量(包括物理試劑的測量),質量涉及充分和正確的:

                                  • 初步研究,包括確定可能的危害和戰略設計所需的因素
                                  • 抽樣(或測量)策略的設計
                                  • 選擇和使用採樣或測量的方法和設備,同時考慮調查的目的和質量要求
                                  • 程序的執行,包括時間監控
                                  • 樣品的處理、運輸和儲存(如果有的話)。

                                   

                                  關於分析實驗室,質量涉及充分和正確的:

                                  • 設施的設計和安裝
                                  • 選擇和使用經過驗證的分析方法(或者,如果需要,分析方法的驗證)
                                  • 儀表的選擇和安裝
                                  • 充足的供應(試劑、參考樣品等)。

                                   

                                  對於兩者來說,都不可或缺:

                                  • 明確的協議、程序和書面說明
                                  • 設備的日常校準和維護
                                  • 培訓和激勵工作人員充分執行所需程序
                                  • 適當的管理
                                  • 內部質量控制
                                  • 外部質量評估或能力驗證(如果適用)。

                                   

                                  此外,必須正確處理所獲得的數據和結果的解釋,以及準確的報告和記錄保存。

                                  CEN (EN 45001) 將實驗室認可定義為“對測試實驗室有能力進行特定測試或特定類型測試的正式認可”,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控制工具,應予以推廣。 它應涵蓋取樣和分析程序。

                                  方案評估

                                  質量概念必須應用於職業衛生實踐的所有步驟,從識別危害到實施危害預防和控制計劃。 考慮到這一點,必須定期和嚴格地評估職業衛生計劃和服務,以持續改進。

                                  結語

                                  職業衛生對於保護工人的健康和環境至關重要。 它的實踐涉及許多步驟,這些步驟是相互關聯的,它們本身沒有任何意義,但必須整合成一個綜合方法。

                                   

                                  上一頁

                                  週日,一月16 2011:19 01

                                  健康與安全法規中的毒理學

                                  毒理學在製定法規和其他職業健康政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了防止職業傷害和疾病,決策越來越多地基於在人類暴露類型之前或在沒有人類暴露類型的情況下可獲得的信息,這些信息會產生關於風險的明確信息,例如流行病學研究。 此外,如本章所述,毒理學研究可以在實驗室研究的受控條件下提供有關劑量和反應的精確信息; 在不受控制的職業接觸環境中,通常很難獲得這些信息。 然而,必須仔細評估這些信息,以估計對人類產生不利影響的可能性、這些不利影響的性質以及暴露和影響之間的定量關係。

                                  自 1980 世紀 XNUMX 年代以來,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開發在監管決策中利用毒理學信息的客觀方法。 形式化方法,通常稱為 風險評估, 已被政府和非政府實體在這些國家提出並使用。 風險評估的定義各不相同; 從根本上說,它是一個評估過程,結合了毒理學、流行病學和接觸信息,以確定和估計與接觸危險物質或條件相關的不利影響的可能性。 風險評估本質上可以是定性的,表明不利影響的性質和可能性的一般估計,也可以是定量的,估計在特定暴露水平下受影響的人數。 在許多監管體系中,風險評估分四個階段進行: 危害識別, 毒性作用性質的描述; 量效評估,對暴露(或劑量)與毒性作用的嚴重程度或可能性之間關係的半定量或定量分析; 暴露評估,評估一般人群或人群中的亞群可能發生的暴露範圍的信息; 風險特徵,將上述所有信息彙編成在特定暴露條件下預期發生的風險大小的表達式(參見 NRC 1983 有關這些原則的聲明)。

                                  在本節中,將介紹三種風險評估方法作為說明。 不可能提供全世界使用的風險評估方法的綜合綱要,這些選擇不應被視為規定性的。 應該指出的是,存在風險評估方法協調的趨勢,部分是為了響應最近的 GATT 協議中的規定。 通過國際化學品安全計劃 (IPCS) 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目前正在進行兩項風險評估方法的國際協調進程。 這些組織還保留有關國家風險評估方法的最新信息。

                                   

                                  上一頁

                                  WHO(世界衛生組織)於1980年引入了人體功能受限的分類; ICIDH(國際分類損傷、殘疾和障礙)。 在這種分類中,疾病、局限性和障礙之間存在差異。

                                  這個參考模型是為了促進國際交流而創建的。 該模型的提出一方面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框架,另一方面為醫生診斷患有疾病後果的人提供參考框架。

                                  為什麼這個參考框架? 它的出現旨在試圖改善和增加長期能力有限的人的參與。 提到了兩個目標:

                                  • 康復的角度,即人們重新融入社會,這意味著工作、學校、家庭等。
                                  • 疾病的預防以及可能的疾病後果,例如殘疾和障礙。

                                   

                                  自 1 年 1994 月 5 日起,分類正式生效。 隨後開展的活動範圍廣泛,特別涉及以下問題:針對特定群體的信息和教育措施; 工人保護條例; 或者,例如,要求公司至少僱用 XNUMX% 的殘疾工人。 從長遠來看,分類本身會導致融合和不歧視。

                                  疾病

                                  疾病襲擊了我們每個人。 有些疾病可以預防,有些則不能。 某些疾病可以治愈,而另一些則不能。 應盡可能預防疾病,並儘可能治癒疾病。

                                  減值

                                  損傷是指心理、生理或解剖結構或功能的任何缺失或異常。

                                  出生時只有三個手指而不是五個手指不一定會導致殘疾。 個人的能力以及三個手指的操作程度將決定該人是否殘疾。 然而,當大腦中樞水平無法進行相當數量的信號處理時,損傷肯定會導致殘疾,因為目前還沒有辦法為患者“治愈”(解決)這個問題。

                                  殘疾

                                  殘疾描述了個人在執行任務時遇到困難的功能水平,例如,難以從椅子上站起來。 這些困難當然與減值有關,但也與它周圍的環境有關。 一個坐在輪椅上,生活在荷蘭這樣平坦國家的人,比同樣生活在西藏這樣山區的人,有更多的自行交通的可能性。

                                  阻礙

                                  當問題被置於障礙水平時,可以確定主要問題在哪個領域是有效的,例如,不動或身體依賴。 這些會影響工作表現; 例如,此人可能無法自己去工作; 或者,一旦開始工作,可能需要個人衛生等方面的幫助。

                                  障礙顯示了殘疾的消極後果,只能通過消除消極後果來解決。

                                  總結和結論

                                  上述分類及其政策提供了一個定義明確的國際可行框架。 任何關於為特定群體設計的討論都需要這樣一個框架來定義我們的活動並嘗試在設計中實現這些想法。

                                  週一,三月14 2011 19:35

                                  睡眠剝奪

                                  健康的人每天有規律地睡幾個小時。 通常他們在夜間睡覺。 他們發現在午夜和清晨之間的幾個小時內保持清醒是最困難的,而這正是他們通常的睡眠時間。 如果一個人在這些時間裡必須完全或部分保持清醒,那麼這個人就會進入一種被迫失眠的狀態,或者 睡眠剝奪,這通常被認為是疲倦。 需要睡眠,伴隨著睡意的波動,這種感覺一直持續到充足的睡眠。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說睡眠不足會導致一個人招致 睡眠不足 or 睡不著覺.

                                  對於因工作安排(例如,夜間工作)或就此而言,長時間的空閒時間活動而無法獲得足夠睡眠時間的工人,睡眠剝奪是一個特殊的問題。 上夜班的工人一直處於睡眠不足狀態,直到輪班結束時有機會獲得睡眠時間。 由於白天的睡眠時間通常比需要的時間短,因此工人無法從睡眠不足的狀況中充分恢復,直到進行長時間的睡眠,很可能是夜間睡眠。 在那之前,這個人會累積睡眠不足。 (類似的情況——時差—在相差幾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的時區之間旅行後出現。 旅行者往往睡眠不足,因為新時區的活動時間段與出發地的正常睡眠時間段更清楚地對應。)在睡眠不足期間,工作人員會感到疲倦,他們的工作表現會受到各種影響。 因此,不同程度的睡眠剝奪已融入不得不不規律工作的工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採取措施應對這種睡眠不足的不利影響是很重要的。 導致睡眠不足的主要工作時間不規律情況見表 1。

                                  表 1. 工作時間不規律導致不同程度睡眠剝奪的主要情況

                                  工作時間不規律

                                  導致睡眠剝奪的條件

                                  值夜班

                                  沒有或縮短夜間睡眠

                                  清晨或傍晚值班

                                  睡眠時間縮短,睡眠中斷

                                  長時間工作或兩班制一起工作

                                  睡眠的相位偏移

                                  直接上夜班或清晨班

                                  睡眠的連續相位偏移

                                  換班間隔時間短

                                  短暫而中斷的睡眠

                                  休息日間隔時間長

                                  睡眠不足的累積

                                  在不同的時區工作

                                  在出發地的“夜間”時間沒有或縮短睡眠時間(時差)

                                  空閒時間不平衡

                                  睡眠相位錯位,睡眠時間短

                                   

                                  在極端條件下,睡眠剝奪可能會持續一天以上。 然後隨著睡眠剝奪時間的延長,嗜睡和表現變化會增加。 然而,工人通常會在睡眠剝奪變得過於持久之前採取某種形式的睡眠。 如果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的影響仍然存在。 因此,重要的是不僅要了解各種形式的睡眠剝奪的影響,還要了解工人可以從中恢復的方式。

                                  圖 1. 一組被剝奪兩晚睡眠的受試者的表現、睡眠等級和生理變量

                                  ERG185F1

                                  睡眠剝奪的複雜性質如圖 1 所示,它描述了實驗室研究中關於兩天睡眠剝奪影響的數據(Fröberg 1985)。 數據顯示了長期睡眠剝奪導致的三個基本變化:

                                    1. 績效效率的客觀績效和主觀評價均有普遍下降趨勢。
                                    2. 性能下降受一天中時間的影響。 這種循環下降與那些具有晝夜循環週期的生理變量相關。 正常活動階段的表現更好,例如腎上腺素排泄和體溫高於最初分配給正常夜間睡眠的時期,此時生理指標較低。
                                    3. 嗜睡的自我評價隨著持續睡眠剝奪的時間而增加,具有與一天中的時間相關的明顯循環成分。

                                         

                                        睡眠剝奪的影響與生理晝夜節律相關這一事實有助於我們理解其複雜的性質(Folkard 和 Akerstedt 1992)。 這些影響應被視為日常生活中睡眠-覺醒週期相移的結果。

                                        因此,連續工作或睡眠不足的影響不僅包括警覺性下降,還包括工作能力下降、入睡可能性增加、幸福感和士氣下降以及安全性受損。 當重複這樣的睡眠剝奪時期時,例如輪班工人,他們的健康可能會受到影響(Rutenfranz 1982;Koller 1983;Costa 等人 1990)。 因此,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確定睡眠剝奪在多大程度上損害了個人的健康,以及我們如何才能最好地利用睡眠的恢復功能來減少這種影響。

                                        睡眠剝奪的影響

                                        在一夜睡眠剝奪期間和之後,人體的生理晝夜節律似乎仍然持續。 例如,夜班工人第一天上班的體溫曲線趨於保持其基本的晝夜節律規律。 在夜間,氣溫會在清晨時分下降,在隨後的白天反彈上升,並在下午高峰後再次下降。 眾所周知,生理節律只能在連續幾天重複上夜班的過程中逐漸“調整”到夜班工人相反的睡眠-覺醒週期。 這意味著夜間對性能和嗜睡的影響比白天更顯著。 因此,睡眠剝奪的影響與生理和心理功能中的原始晝夜節律有不同的關聯。

                                        睡眠剝奪對錶現的影響取決於要執行的任務類型。 任務的不同特徵會影響效果(Fröberg 1985;Folkard 和 Monk 1985;Folkard 和 Akerstedt 1992)。 通常,複雜的任務比簡單的任務更容易受到攻擊。 在三天的睡眠不足期間,涉及越來越多的數字或更複雜的編碼的任務的性能會下降更多(Fröberg 1985;Wilkinson 1964)。 需要在一定時間間隔內響應的節奏任務比自定節奏的任務更糟糕。 易受攻擊任務的實際例子包括對定義的刺激的連續反應、簡單的分類操作、編碼消息的記錄、複製打字、顯示監控和持續檢查。 睡眠剝奪對劇烈運動表現的影響也是眾所周知的。 圖 2 顯示了長期睡眠剝奪對錶現(視覺任務)的典型影響(Dinges 1992)。 失眠兩晚(40-56 小時)後的效果比失眠一晚(16-40 小時)後的效果更明顯。

                                        圖 2. 回歸線適合響應速度(響應時間的倒數),在沒有睡眠損失(10-5 小時)、一晚睡眠損失(16 -16 小時)和兩晚失眠(40-40 小時)

                                        ERG185F2

                                        任務執行受到影響的程度似乎也取決於它如何受到晝夜節律的“掩蔽”成分的影響。 例如,一些績效衡量標準,如五目標記憶搜索任務,被發現比連續反應時間任務更快地適應夜間工作,因此它們在快速輪班系統中可能相對未受影響(Folkard 等人,1993 年)。 XNUMX). 在考慮睡眠剝奪影響下性能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時,必須考慮內源性生理生物鐘節律及其掩蔽成分的影響差異。

                                        睡眠剝奪對工作效率的一種特殊影響是出現頻繁的“失誤”或無反應期(Wilkinson 1964;Empson 1993)。 這些表現失誤是短時間的警覺性降低或淺睡眠。 這可以在錄像表演、眼球運動或腦電圖 (EEG) 的記錄中找到。 長時間的任務(一個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尤其是重複任務時,更容易導致此類失誤。 單調的任務,例如簡單反應的重複或不頻繁信號的監測在這方面非常敏感。 另一方面,新任務受到的影響較小。 在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中的表現也很抗拒。

                                        雖然有證據表明睡眠剝奪會逐漸減少覺醒,但人們預計失誤之間的表現水平受影響較小。 這解釋了為什麼一些性能測試的結果在短時間內完成時顯示睡眠不足的影響很小。 在一個簡單的反應時間任務中,失誤會導致很長的反應時間,而其餘的測量時間將保持不變。 因此,在解釋有關實際情況下睡眠損失影響的測試結果時需要謹慎。

                                        睡眠剝奪期間的困倦變化顯然與生理晝夜節律以及此類流逝期有關。 嗜睡隨著夜班工作的第一段時間急劇增加,但在隨後的白天時間裡減少。 如果睡眠剝奪持續到第二天晚上,夜間嗜睡會變得非常嚴重(Costa 等人 1990 年;Matsumoto 和 Harada 1994 年)。 有時感覺對睡眠的需求幾乎無法抗拒; 這些時刻對應於失誤的出現,以及腦電圖記錄所證明的大腦功能中斷的出現。 過了一會兒,感覺睡意減輕了,但又出現了另一段時效。 然而,如果工人被問及各種疲勞感,他們通常會提到在整個睡眠剝奪期和間歇期持續增加的疲勞程度和全身疲倦。 在夜間睡眠剝奪後的白天,主觀疲勞水平略有恢復,但在持續睡眠剝奪的第二晚和隨後的夜晚,疲勞感明顯加劇。

                                        在睡眠剝奪期間,之前的覺醒和晝夜節律階段相互作用的睡眠壓力可能總是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但困倦受試者的狀態不穩定性也受到環境效應的調節 (Dinges 1992)。 嗜睡受到刺激的數量和類型、環境提供的興趣以及刺激對受試者的意義的影響。 單調或需要持續注意的刺激更容易導致警惕性下降和失誤。 由於睡眠不足導致的生理困倦越大,受試者就越容易受到環境單調的影響。 動機和激勵可以幫助克服這種環境影響,但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

                                        部分睡眠剝奪和累積睡眠不足的影響

                                        如果受試者連續工作一整夜不睡覺,許多性能功能肯定會下降。 如果對像在沒有任何睡眠的情況下進入第二個夜班,則性能下降會更嚴重。 在完全剝奪睡眠的第三或第四個晚上之後,即使有很高的積極性,也很少有人能保持清醒並完成任務。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完全失眠的情況很少發生。 通常人們會在隨後的夜班中睡上一覺。 但來自不同國家的報告顯示,白天的睡眠幾乎總是不足以從夜間工作所招致的睡眠債中恢復過來(Knauth 和 Rutenfranz 1981;Kogi 1981;ILO 1990)。 結果,隨著輪班工人重複上夜班,睡眠不足不斷累積。 當由於需要遵守輪班時間表而減少睡眠時間時,也會導致類似的睡眠不足。 即使可以採取夜間睡眠,已知每晚僅兩小時的睡眠限制會導致大多數人睡眠不足。 這種睡眠減少會導致性能和警覺性受損(Monk 1991)。

                                        表 1 給出了導致睡眠不足或部分睡眠剝奪累積的輪班制條件的例子。輪班、頻繁的夜班和不適當的假期分配加速了睡眠不足的積累。

                                        白天睡眠質量差或睡眠時間縮短也很重要。 白天睡眠伴隨著覺醒頻率增加、深度睡眠和慢波睡眠減少以及與正常夜間睡眠不同的快速眼動睡眠分佈(Torsvall、Akerstedt 和 Gillberg 1981;Folkard 和 Monk 1985;Empson 1993)。 因此,即使在有利的環境中,白天的睡眠也可能不如夜間的睡眠好。

                                        圖 3 說明了由於輪班制度中不同的睡眠時間而難以獲得優質睡眠,該圖根據日記記錄顯示了德國和日本工人的睡眠持續時間與入睡時間的函數關係(Knauth 和 Rutenfranz 1981 年;科吉 1985 年)。 由於晝夜節律的影響,白天的睡眠時間被迫縮短。 許多工人可能會在白天分開睡眠,並經常在可能的情況下在晚上增加一些睡眠。

                                        圖 3. 平均睡眠時間與入睡時間的函數關係。 德國和日本輪班工人的數據比較。

                                        ERG185F3

                                        在現實生活中,輪班工作者採取各種措施來應對這種睡眠不足的累積(Wedderburn 1991)。 例如,他們中的許多人試圖在上夜班前提前睡覺或在夜班後睡很長時間。 儘管這些努力決不能完全有效地抵消睡眠不足的影響,但它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作為應對措施的一部分,社會和文化活動可能會受到限制。 例如,外出的空閒時間活動在兩個夜班之間進行的頻率較低。 因此,睡眠時間和持續時間以及睡眠不足的實際累積取決於工作相關和社會環境。

                                         

                                         

                                         

                                         

                                        從睡眠剝奪和健康措施中恢復

                                        從睡眠剝奪中恢復過來的唯一有效方法是睡覺。 睡眠的這種恢復作用是眾所周知的(Kogi 1982)。 由於睡眠恢復可能因時間和持續時間而異(Costa 等人,1990 年),因此了解人們應該何時睡覺以及睡多長時間至關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加速睡眠不足的恢復,最好的辦法是保證一整晚的睡眠,但人們通常會通過分時段睡眠來補充被剝奪的正常夜間睡眠,從而盡量減少睡眠不足. 此類替換睡眠的各個方面如表 2 所示。

                                        表 2. 提前睡眠、錨定睡眠和延遲睡眠替代正常夜間睡眠的各個方面

                                        方面

                                        提前睡覺

                                        錨睡眠

                                        延遲睡眠

                                        場合

                                        上夜班前
                                        夜班之間
                                        早之前
                                        早上工作
                                        晚睡

                                        斷斷續續的夜晚
                                        工作
                                        在夜班期間
                                        隔日工作
                                        延長空閒時間
                                        小睡了
                                        非正式地

                                        上夜班後
                                        夜班之間
                                        長時間後
                                        晚上工作
                                        白天小睡

                                        時間長度

                                        通常很短

                                        短的定義

                                        通常很短但
                                        遲到後更長
                                        晚上工作

                                        品質

                                        更長的潛伏期
                                        入睡
                                        上升時心情不佳
                                        減少快速眼動睡眠
                                        慢波睡眠
                                        依賴於
                                        先前的覺醒

                                        延遲時間短
                                        上升時心情不佳
                                        睡眠階段相似
                                        到 a 的初始部分
                                        正常的夜間睡眠

                                        更短的延遲
                                        REM睡眠
                                        增加
                                        覺醒
                                        增加快速眼動睡眠
                                        增加慢波
                                        睡了很久
                                        覺醒

                                        與...的互動
                                        晝夜
                                        節奏

                                        節奏紊亂;
                                        比較快
                                        調整

                                        有利於
                                        穩定了
                                        原創節奏

                                        節奏紊亂;
                                        緩慢調整

                                         

                                        為了彌補夜間睡眠不足,通常的做法是在“提前”和“延遲”階段(即夜班工作前後)進行白天睡眠。 這樣的睡眠與晝夜節律活動相吻合。 因此,睡眠的特點是潛伏期延長、慢波睡眠縮短、快速眼動睡眠中斷和社交生活障礙。 社會和環境因素對於決定睡眠的恢復效果很重要。 在考慮睡眠恢復功能的有效性時,應牢記在現實生活中輪班工作者不可能完全改變晝夜節律。

                                        在這方面,已經報導了短暫“錨定睡眠”的有趣特徵(Minors 和 Waterhouse 1981;Kogi 1982;Matsumoto 和 Harada 1994)。 當一部分習慣性的日常睡眠在正常的夜間睡眠期間進行,其餘時間不規律地休息時,直腸溫度和尿液中幾種電解質的分泌的晝夜節律可以保持24小時。 這意味著在夜間睡眠期間進行短暫的夜間睡眠有助於在隨後的時間段保持原始的晝夜節律。

                                        鑑於這些睡眠的不同恢復功能,我們可以假設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進行的睡眠可能具有某些互補作用。 對於夜班工人來說,一個有趣的方法是使用通常持續長達幾個小時的夜間小睡。 調查顯示,這種在夜班時的短暫睡眠在一些工人群體中很常見。 這種錨定睡眠型睡眠可有效減少夜間工作疲勞 (Kogi 1982),並可減少恢復睡眠的需要。 圖 4 比較了連續兩次夜班期間的疲勞主觀感受以及午睡組和非午睡組之間的下班恢復期(Matsumoto 和 Harada 1994)。 夜間小睡對減輕疲勞的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這些影響在夜間工作後的大部分恢復期持續存在。 在這兩組之間,將非小睡組的白天睡眠時間與小睡組的總睡眠時間(夜間小睡加上隨後的白天睡眠)進行比較,沒有發現顯著差異。 因此,夜間小睡可以使部分基本睡眠在夜間工作後的白天睡眠之前得到。 因此可以建議,夜間工作期間的小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從工作和伴隨的睡眠剝奪引起的疲勞中恢復(Sakai 等人 1984 年;Saito 和 Matsumoto 1988 年)。

                                        圖 4. 連續兩個夜班和下班恢復期的午睡和不午睡組疲勞主觀感覺的平均分

                                        ERG185F4

                                        然而,必須承認,不可能製定出每個患有睡眠不足的工人都可以應用的最佳策略。 夜班國際勞工標準的製定證明了這一點,該標準為經常夜班的工人推薦了一套措施(Kogi 和 Thurman 1993)。 這些措施的不同性質以及增加輪班系統靈活性的趨勢清楚地反映了開發靈活睡眠策略的努力(Kogi 1991)。 年齡、身體健康、睡眠習慣和其他個體耐受性差異可能發揮重要作用(Folkard 和 Monk 1985;Costa 等人 1990;Härmä 1993)。 在這方面,增加工作時間表的靈活性並結合更好的工作設計是有用的(Kogi 1991)。

                                        針對睡眠剝奪的睡眠策略應取決於工作生活的類型,並足夠靈活以滿足個人情況(Knauth、Rohmert 和 Rutenfranz 1979;Rutenfranz、Knauth 和 Angersbach 1981;Wedderburn 1991;Monk 1991)。 一個普遍的結論是,我們應該通過選擇適當的工作時間表來最大程度地減少夜間睡眠剝奪,並通過鼓勵適合個人的睡眠來促進恢復,包括在睡眠剝奪後的早期進行補充睡眠和良好的夜間睡眠。 重要的是要防止睡眠不足的累積。 剝奪工人正常夜間睡眠時間的夜間工作時間應盡可能短。 輪班間隔應足夠長,以保證足夠長的睡眠時間。 更好的睡眠環境和應對社會需求的措施也很有用。 因此,社會支持對於設計工作時間安排、工作設計和個人應對策略以促進面臨頻繁睡眠不足的工人的健康至關重要。

                                         

                                        上一頁

                                        週四,三月10 2011 17:05

                                        危險識別

                                        工作場所危害可以定義為可能對暴露人員的福祉或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的任何情況。 識別任何職業活動中的危害都涉及通過識別危險因素和可能暴露於這些危害的工人群體來表徵工作場所。 危害可能來自化學、生物或物理來源(見表 1)。 工作環境中的一些危險很容易識別——例如,刺激物,在皮膚接觸或吸入後會立即產生刺激作用。 其他的則不太容易識別——例如,意外形成且沒有警告特性的化學物質。 某些物質,如金屬(例如,鉛、汞、鎘、錳),可能會在接觸數年後造成傷害,如果您意識到其中的風險,可能很容易識別。 一種有毒物質在低濃度或無人接觸時可能不會構成危害。 識別危險的基礎是識別工作場所可能存在的物質、了解這些物質的健康風險以及了解可能的接觸情況。

                                        表 1. 化學、生物和物理製劑的危害。

                                        危險類型

                                        產品描述

                                        包機成本結構範例

                                        化學性

                                        危害

                                         

                                        化學物質主要通過吸入、皮膚吸收或食入進入人體。 毒性作用可能是急性的、慢性的或兩者兼而有之。

                                         

                                        腐蝕

                                        腐蝕性化學品實際上會在接觸部位造成組織破壞。 皮膚、眼睛和消化系統是身體最常受影響的部位。

                                        濃酸和鹼、磷

                                        刺激

                                        刺激物會導致它們沉積的組織發炎。 皮膚刺激物可能引起濕疹或皮炎等反應。 嚴重的呼吸道刺激物可能會導致呼吸急促、炎症反應和水腫。

                                        美容: 酸、鹼、溶劑、油 呼吸: 醛類、鹼性粉塵、氨、二氧化氮、光氣、氯、溴、臭氧

                                        過敏反應

                                        化學過敏原或致敏劑會引起皮膚或呼吸道過敏反應。

                                        美容:松香(松香)、甲醛、鉻或鎳等金屬、一些有機染料、環氧硬化劑、松節油

                                        呼吸:異氰酸酯、纖維活性染料、甲醛、許多熱帶木屑、鎳

                                         

                                        窒息

                                        窒息劑通過乾擾組織的氧合作用發揮其作用。 簡單窒息劑是惰性氣體,可將大氣中可用的氧氣稀釋到維持生命所需的水平以下。 儲罐、船艙、筒倉或礦井中可能會出現缺氧氣氛。 空氣中的氧氣濃度絕不能低於 19.5%(按體積計)。 化學窒息劑阻止氧氣運輸和血液的正常氧合或阻止組織的正常氧合。

                                        簡單的窒息劑:甲烷、乙烷、氫氣、氦氣

                                        化學窒息劑:一氧化碳、硝基苯、氰化氫、硫化氫

                                         

                                        癌症

                                        已知的人類致癌物是指已明確證明會導致人類癌症的化學物質。 可能的人類致癌物是已明確證明會導致動物致癌或人類證據不明確的化學物質。 煤煙和煤焦油是最早被懷疑致癌的化學物質。

                                        已知的: 苯(白血病); 氯乙烯(肝血管肉瘤); 2-萘胺、聯苯胺(膀胱癌); 石棉(肺癌、間皮瘤); 硬木粉塵(鼻竇腺癌) 可能:甲醛、四氯化碳、重鉻酸鹽、鈹

                                        生殖的

                                        影響

                                         

                                        生殖毒物會干擾個體的生殖或性功能。

                                        錳、二硫化碳、乙二醇的單甲醚和乙醚、汞

                                         

                                        發育毒物是可能對接觸者的後代造成不良影響的物質; 例如,出生缺陷。 胚胎毒性或胎兒毒性化學品會導致自然流產或流產。

                                        有機汞化合物、一氧化碳、鉛、沙利度胺、溶劑

                                        系統性

                                        毒藥

                                         

                                        全身毒物是對特定器官或身體系統造成傷害的藥劑。

                                        大腦:溶劑、鉛、汞、錳

                                        外周神經系統:正己烷、鉛、砷、二硫化碳

                                        造血系統:苯,乙二醇醚

                                        腎臟: 鎘、鉛、汞、氯化碳氫化合物

                                        : 二氧化矽、石棉、煤塵(塵肺)

                                         

                                         

                                         

                                         

                                        生物

                                        危害

                                         

                                        生物危害可以定義為來自不同生物來源的有機粉塵,例如病毒、細菌、真菌、動物蛋白質或植物物質,例如天然纖維的降解產物。 病原體可能來自活生物體或污染物,或構成灰塵中的特定成分。 生物危害分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病原體。 非傳染性危害可進一步分為活生物體、生物毒素和生物過敏原。

                                         

                                        傳染性危害

                                        傳染源引起的職業病相對少見。 面臨風險的工人包括醫院員工、實驗室工作人員、農民、屠宰場工人、獸醫、動物園飼養員和廚師。 易感性變化很大(例如,接受免疫抑製藥物治療的人會有很高的敏感性)。

                                        乙型肝炎、肺結核、炭疽、布魯氏菌、破傷風、鸚鵡熱衣原體、沙門氏菌

                                        活生物體和生物毒素

                                        活生物體包括真菌、孢子和黴菌毒素; 生物毒素包括內毒素、黃曲霉毒素和細菌。 細菌和真菌的新陳代謝產物複雜且數量眾多,並受溫度、濕度和它們生長的基質種類的影響。 在化學上,它們可能由蛋白質、脂蛋白或粘多醣組成。 例如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和黴菌。 面臨風險的工人包括棉紡廠工人、大麻和亞麻工人、污水和污泥處理工人、糧倉工人。

                                        棉菌病、“谷熱”、軍團病

                                        生物過敏原

                                        生物過敏原包括真菌、動物來源的蛋白質、萜烯、儲蟎和酶。 農業中相當一部分生物源性過敏原來自動物皮膚的蛋白質、毛皮的毛髮以及糞便和尿液中的蛋白質。 過敏原可能存在於許多工業環境中,例如發酵過程、藥物生產、麵包店、造紙、木材加工(鋸木廠、生產、製造)以及生物技術(酶和疫苗生產、組織培養)和香料生產。 在敏感人群中,接觸過敏劑可能會引起過敏症狀,如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或哮喘。 過敏性肺泡炎的特徵是急性呼吸道症狀,如咳嗽、發冷、發燒、頭痛和肌肉疼痛,這可能導致慢性肺纖維化。

                                        職業性哮喘:羊毛、毛皮、麥粒、麵粉、紅雪松、大蒜粉

                                        過敏性肺泡炎: 農民病、蔗渣病、“鳥類愛好者病”、加濕器熱、紅杉病

                                         

                                        物理危害

                                         

                                         

                                        Noise

                                        噪音被認為是可能對個人或人群的健康和福祉產生不利影響的任何不需要的聲音。 噪聲危害的方麵包括聲音的總能量、頻率分佈、暴露時間和脈衝噪聲。 聽力敏銳度通常首先受到 4000 Hz 的損失或下降的影響,然後是 2000 至 6000 Hz 頻率範圍內的損失。 噪音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影響,如溝通問題、注意力下降、嗜睡,並因此影響工作表現。 長時間暴露於高水平噪音(通常高於 85 分貝)或脈衝噪音(約 140 分貝)可能會導致暫時性和慢性聽力損失。 永久性聽力損失是索賠中最常見的職業病。

                                        鑄造廠、木工、紡織廠、金屬加工

                                        振動

                                        振動有幾個與噪聲頻率、振幅、暴露持續時間以及它是連續還是間歇的共同參數。 操作方法和操作者的熟練程度似乎在振動有害影響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使用電動工具的體力勞動與稱為“雷諾現象”或“振動誘發的白指”(VWF) 的外周循環障礙症狀有關。 振動工具還可能影響周圍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系統,導致握力下降、腰痛和退行性背部疾病。

                                        承包機械、採礦裝載機、叉車、氣動工具、鏈鋸

                                        電離

                                        輻射

                                         

                                        電離輻射最重要的慢性影響是癌症,包括白血病。 相對較低水平的輻射過度暴露與手部皮炎和對血液系統的影響有關。 可能過度暴露於電離輻射的過程或活動受到嚴格限制和管制。

                                        核反應堆、醫療和牙科 X 射線管、粒子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

                                        非電離性

                                        輻射

                                         

                                        非電離輻射包括紫外線輻射、可見輻射、紅外線、激光、電磁場(微波和射頻)和極低頻輻射。 紅外輻射可能導致白內障。 高功率激光可能會導致眼睛和皮膚損傷。 人們越來越擔心暴露於低水平電磁場會導致癌症,並可能導致女性出現不良生殖結果,尤其是暴露於視頻顯示設備。 關於與癌症的因果關係的問題尚未得到解答。 最近對現有科學知識的審查通常得出結論,使用 VDU 與不良生殖結果之間沒有關聯。

                                        紫外線輻射:電弧焊接和切割; 油墨、膠水、油漆等的UV固化; 消毒; 產品控制

                                        紅外輻射: 熔爐、玻璃吹製

                                        激光: 通信、外科、建築

                                         

                                         

                                         

                                        危害的識別和分類

                                        在進行任何職業衛生調查之前,必須明確定義目的。 職業衛生調查的目的可能是確定可能的危害、評估工作場所的現有風險、證明符合監管要求、評估控制措施或評估與流行病學調查有關的暴露。 本文僅限於旨在識別和分類工作場所危險的程序。 已經開發了許多模型或技術來識別和評估工作環境中的危險。 它們的複雜性各不相同,從簡單的檢查表、初步工業衛生調查、工作暴露矩陣、危害和可操作性研究到工作暴露概況和工作監督計劃(Renes 1978 年;Gressel 和 Gideon 1991 年;Holzner、Hirsh 和 Perper 1993 年;Goldberg 等人. 1993;Bouyer 和 Hémon 1993;Panett、Coggon 和 Acheson 1985;Tait 1992)。 沒有一種技術對每個人都是明確的選擇,但所有技術都有可用於任何調查的部分。 模型的有用性還取決於調查的目的、工作場所的規模、生產和活動的類型以及操作的複雜性。

                                        危害的識別和分類可分為三個基本要素:工作場所特徵、暴露模式和危害評估。

                                        工作場所表徵

                                        一個工作場所可能有幾名員工到幾千名員工,並有不同的活動(例如,生產工廠、建築工地、辦公樓、醫院或農場)。 在工作場所,不同的活動可以本地化到特殊區域,例如部門或部門。 在工業過程中,可以確定不同的階段和操作,因為生產是從原材料到成品。

                                        應獲取有關過程、操作或其他相關活動的詳細信息,以識別使用的試劑,包括原材料、在過程中處理或添加的材料、初級產品、中間體、最終產品、反應產物和副產品。 過程中的添加劑和催化劑也可能有興趣識別。 僅通過商品名稱識別的原材料或添加材料必須通過化學成分進行評估。 製造商或供應商應提供信息或安全數據表。

                                        流程中的某些階段可能發生在封閉系統中,沒有任何人暴露在外,維護工作或流程故障期間除外。 應識別這些事件並採取預防措施以防止接觸有害物質。 其他過程在開放系統中進行,這些系統提供或不提供局部排氣通風。 應提供通風系統的一般描述,包括局部排氣系統。

                                        如果可能,應在新工廠或流程的規劃或設計中識別危害,此時可以在早期階段進行更改並且可以預見和避免危害。 必須在過程狀態中識別和評估可能偏離預期設計的條件和程序。 危害的識別還應包括排放到外部環境和廢料。 設施位置、操作、排放源和試劑應以系統的方式組合在一起,以形成可識別的單元,以便進一步分析潛在暴露。 在每個單元中,操作和試劑應根據試劑對健康的影響和對工作環境排放量的估計進行分組。

                                        曝光模式

                                        化學和生物製劑的主要接觸途徑是吸入和皮膚吸收或偶然攝入。 暴露模式取決於接觸危險的頻率、暴露強度和暴露時間。 必須系統地檢查工作任務。 重要的是不僅要學習工作手冊,還要了解工作場所的實際情況。 工人可能因實際執行任務而直接暴露,也可能因為與暴露源位於相同的一般區域或位置而間接暴露。 可能有必要從專注於即使接觸時間很短也很可能造成傷害的工作任務開始。 必須考慮非常規和間歇性操作(例如,維護、清潔和生產週期的變化)。 全年的工作任務和情況也可能有所不同。

                                        在同一職位中,接觸或吸收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有些工人佩戴防護設備而其他人則沒有。 在大型工廠中,很少可以對每個工人進行危險識別或定性危險評估。 因此,具有類似工作任務的工人必須歸入同一暴露組。 工作任務、工作技巧和工作時間的差異將導致相當不同的暴露,必須加以考慮。 與在室內使用局部排氣通風裝置的室內工作組相比,在室外工作的人員和在沒有局部排氣通風裝置的情況下工作的人員已被證明具有更大的日常變異性(Kromhout、Symanski 和 Rappaport 1993)。 可以使用工作流程、申請該流程/工作的代理人或職位名稱中的不同任務,而不是職位名稱,來描述具有相似暴露的群體的特徵。 在組內,必鬚根據危險因素、接觸途徑、因素的健康影響、接觸危險的頻率、強度和接觸時間,對可能接觸的工人進行識別和分類。 應根據危險因素和估​​計的接觸情況對不同的接觸組進行排序,以確定風險最大的工人。

                                        定性危害評價

                                        工作場所存在的化學、生物和物理因素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影響應基於對現有流行病學、毒理學、臨床和環境研究的評估。 有關工作場所使用的產品或製劑的健康危害的最新信息,應從健康和安全期刊、毒性和健康影響數據庫以及相關科學和技術文獻中獲取。

                                        如有必要,應更新材料安全數據表 (MSDS)。 數據表記錄了有害成分的百分比以及化學文摘社的化學標識符、CAS 編號和閾限值 (TLV)(如果有)。 它們還包含有關健康危害、防護設備、預防措施、製造商或供應商等的信息。 有時報告的成分相當簡陋,必須用更詳細的信息進行補充。

                                        應研究監測數據和測量記錄。 具有 TLV 的代理在決定情況是否可以接受時提供一般指導,但必須考慮到當工人接觸多種化學品時可能發生的相互作用。 在不同暴露組內和不同暴露組之間,應根據存在的物質的健康影響和估計暴露(例如,從輕微健康影響和低暴露到嚴重健康影響和估計高暴露)對工作人員進行排名。 那些排名最高的人應該得到最高的優先級。 在開始任何預防活動之前,可能有必要執行暴露監測計劃。 所有結果都應記錄在案並易於獲得。 工作方案如圖 1 所示。

                                        圖 1. 風險評估的要素

                                        IHY010F3

                                        在職業衛生調查中,還可以考慮對室外環境的危害(例如,污染和溫室效應以及對臭氧層的影響)。

                                        化學、生物和物理製劑

                                        危害可能來自化學、生物或物理來源。 在本節和表 1 中,將對各種危害進行簡要描述,並附上它們所在的環境或活動的示例(Casarett 1980 年;國際職業健康大會 1985 年;Jacobs 1992 年;Leidel、Busch 和 Lynch 1977 年; Olishifski 1988 年;萊蘭德 1994 年)。 更詳細的信息將在本文的其他地方找到 百科全書.

                                        化學試劑

                                        化學品可分為氣體、蒸氣、液體和氣溶膠(粉塵、煙霧、薄霧)。

                                        氣體

                                        氣體是只有在壓力升高和溫度降低的共同作用下才能變成液態或固態的物質。 處理氣體總是意味著暴露的風險,除非它們是在封閉系統中處理的。 容器或分配管道中的氣體可能會意外洩漏。 在高溫過程中(例如,焊接操作和發動機排放的廢氣),會形成氣體。

                                        蒸氣

                                        蒸氣是物質的氣態形式,通常在室溫和常壓下呈液態或固態。 當液體蒸發時,它會變成氣體並與周圍的空氣混合。 蒸汽可視為氣體,蒸汽的最大濃度取決於物質的溫度和飽和壓力。 任何涉及燃燒的過程都會產生蒸汽或氣體。 脫脂操作可以通過氣相脫脂或用溶劑浸泡清潔來進行。 加註和混合液體、噴漆、噴塗、清潔和乾洗等工作活動可能會產生有害蒸氣。

                                        液體

                                        液體可能由純物質或兩種或多種物質(例如,溶劑、酸、鹼)的溶液組成。 儲存在開口容器中的液體會部分蒸發成氣相。 平衡時氣相中的濃度取決於物質的蒸氣壓、其在液相中的濃度和溫度。 除了有害蒸氣外,使用液體進行操作或活動可能會導致飛濺或其他皮膚接觸。

                                        粉塵

                                        粉塵由無機和有機顆粒組成,可根據顆粒大小分為可吸入、胸腔或呼吸。 大多數有機粉塵都有生物來源。 無機粉塵會在研磨、鋸切、切割、破碎、篩分或篩分等機械過程中產生。 當塵土飛揚的材料被處理或被交通中的空氣流動捲起時,灰塵可能會散開。 通過稱重、灌裝、裝料、運輸和包裝等方式處理乾物料或粉末會產生粉塵,絕緣和清潔工作等活動也會產生粉塵。

                                        發煙

                                        煙霧是固體顆粒在高溫下蒸發並凝結成小顆粒。 汽化通常伴隨著化學反應,例如氧化。 構成煙霧的單個顆粒非常細小,通常小於 0.1 μm,並且通常聚集成更大的單元。 例如焊接、等離子切割和類似操作產生的煙霧。

                                        霧氣

                                        霧氣是由氣態凝結成液態或通過飛濺、起泡或霧化將液體分解成分散態而產生的懸浮液滴。 例如來自切割和研磨操作的油霧、來自電鍍的酸霧、來自酸洗操作的酸或鹼霧或來自噴塗操作的噴漆霧。

                                         

                                        上一頁

                                        " 免責聲明:國際勞工組織不對本門戶網站上以英語以外的任何其他語言呈現的內容負責,英語是原始內容的初始製作和同行評審所使用的語言。自此以來,某些統計數據尚未更新百科全書第 4 版的製作(1998 年)。”

                                        內容